1793年,英使马戛尔尼率领700多人组成的使团,以给乾隆帝祝寿的名义来到中国,实际上是想敲开中国的大门。给乾隆帝的寿礼多达19大类、400多箱,为的是向清朝展示英国的先进,使清朝愿意与英国建立外交关系,也是要向清朝展示英国的强大,使清朝不敢拒绝英国的要求。可是英国人的算计落空了,马戛尔尼出使未取得任何成效,这促使英国下决心要以不正当的手段打开中国的大门,于是才有了此后的鸦片贸易以及鸦片战争。
很多认同这是中国历史拐点之一的研究者认为,是清朝因为狂妄自大而未能把握住这次机遇,如果清朝借马戛尔尼使华之机而与英国建交,中国或许可以避免近代的屈辱历史。我不这么认为。当时试图在全球建立殖民统治的英国,会与中国平等友好地建立外交关系?对此我深表怀疑。所以我认为,对中国而言,马戛尔尼使华并不是一次机遇,而是一次挑战,拒绝英国的无理要求是正确的,但是,我们却没有做任何迎接挑战的准备,这才造成了一次历史的拐点。
1791年,英国支持的廓尔喀政权进攻中国西藏,清廷派福康安率军入藏作战,不仅击退敌军,还兵临廓尔喀都城,迫使其称臣纳贡。在此过程中,福康安通过搜集到的情报,已经意识到,西藏以南的印度,已经落入英国人的控制,可是清朝却对这个强大的英国几乎一无所知。福康安回朝后不久,马戛尔尼来华,福康安怀疑这个“英咭唎”,就是控制印度、支持廓尔喀侵略中国西藏的那个国家,可是他没有证据。一边侵略中国边疆,一边却遣使拜寿,可见其居心叵测,因而福康安对此充满警觉,可是,朝中包括皇帝没有人相信福康安。原本可以提前防范,却因疏忽而错过了,清朝仍旧沉醉于歌舞升平,最终才导致鸦片战争的惨败,开启了近代屈辱的历史。
#历史开讲#
#历史故事#
#历史#
#历史有知识#
#涨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