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度无疑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政治制度,一直延续到清王朝才正式结束,其实科举考试对现在的考试制度还是有一定的历史意义的,只是古代和现代最大的不同,就是因为古代参加科举考试的人非常少,比起现代来说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只不过古代的科举考试,含金量是很高的。
他们这些读书人不仅要每日苦读四书五经,通晓诗词歌赋还要通读史书,虽说他们不用学英语、物理化学等学科,但是他们的语文学习水平跟现代相比应该不是一个层次的,只是现在全国上下文盲的存在绿是很低的,而在古代文盲的存在率在百分之九十以上,毕竟在农业社会,人们吃饭已经是问题了,就别说花钱买书进私塾学习了。
最重要的是,在古代的思想中,女子是不需要学习的,能够饱读诗书的女子基本上都是大户人家的女儿,平常老百姓的女儿只要会做女工活下地干活等就可以了,男子也是家中的劳动力,除非是家里的父母思想开明,会让家中的男孩读书识字。
一般选择读书的男子,基本上都会参加科举考试,因为入朝为官就可以摆脱贫苦人家的日子,不用在下地干活了,而科举考试一共分为童生、秀才、举人和进士,等级最低的就是童生,次点的是秀才,秀才虽然官职低,但是也享有特权,那即是不用交税,受审不用刑,见官不用跪。
而在古代能够当一个举人或者是进士,基本上入仕途就不用愁了,很多历史上有名的官员都是进士出身,而进士中,也分为三个等级,状元、榜眼和探花,状元是获得所有人认可,而探花比状元还要开心的原因,除了是因为有才华之外,还因为长相好看,所以说,探花这个等级,是有才又好看的人才能当选,并且这是一个不成文的规定。
虽说状元是最高等级的,但是探花并不会比状元的地位低,相反还会受到大臣和皇帝的赏识,毕竟人的视觉感受来看,还是喜欢漂亮的人和物,当年和珅就是一个长相俊俏的大臣,除了他有才之外,长相也是他的加分点,所以说,为什么长相好看的人会比长相不好看的人更容易成功,那就是他们不仅长的好看,还十分努力。
可能这种选举标准还会有人不信,但事实就是如此,美貌也是一种加分项,所以探花除了才气跟状元相差不大之外,相貌却比状元好,所以一般探花都要比状元还高兴,毕竟被夸好看,是每个人都会高兴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