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统一六国后,虽然仅历二世而亡,但在历史上的地位却一直很高。
原因很多,但最重要的有两个:一是统一六国,开创皇帝制度。二是修建万里长城,长城高在古代历来是中原王朝的国之命脉,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于是,大家都以为长城“由秦始皇始”,今天小编明确告诉大家,秦始皇并不是第一个修长城的,而且他修长城的理由也可能很奇葩——
一、匈奴威胁“古已有之”,长城亦“古已有之”
万里长城最大的作用是抵御匈奴等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它在历朝历代都发挥了很大作用。
实际上,匈奴等少数民族的威胁在秦之前就一直存在,从春秋时期开始,随着列国势力的扩张和北方戎狄势力的南下,双方开始出现持续的争战——主要是燕国对东胡和匈奴,赵国对匈奴,秦国对义渠和匈奴。为了抵御游牧民族来去如风的骑兵,燕、赵、秦三国都在边境修建了庞大的防御工事——长城。现在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包头市西北还可以看到一百三十公里左右的"赵长城遗址"。
因此,长城的修建从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了。
秦始皇虽然不是修长城第一人,却是万里长城的缔造者。公元前217年,秦始皇派蒙恬率军30万北逐匈奴,然后“因地形,用险制塞”,花了9年时间,把秦、燕、赵三国的长城连在一起,形成一个强大的军事防御体系。从此,"万里长城"就在我国的北方出现了。
二、秦始皇修长城,与“亡秦者胡也”的预言关系颇深
若说秦始皇修长城,完全是为了军事目的,抵御匈奴而修,实际上理由是不够充分的。
实际上,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秦国国立强盛,宇内再无敌手,北击匈奴南平百越,北方威胁在当时完全是不足为虑的。
而且,按照大秦当时的国力,如果愿意完全可以直接把匈奴生活的区域攻下来,建立一个更加大统一的国家,而不是劳民伤财建造一个防御性质的长城。
那修建长城到底是什么原因?恐怕与一句预言有关。
这就不得不提到秦始皇的一个特殊爱好,那就是迷信,追求长生不老。而他的这种炙热程度,简直到了痴迷的状态。直到有一天,一个叫卢生的方士,给秦始皇带回了一本《录图书》,而这书里记载了一个惊天秘密:“亡秦者,胡也。”极为相信方士的秦始皇,开始焦躁和不安。他当然认为这个“胡”是北方的胡人。于是,为了阻止预言成真,为了防患于未然,不惜征用70万劳工,历时十余年,起临洮(今甘肃岷县)止辽东,绵延万里大规模修筑长城,以绝胡人亡秦之患。
可惜,此“胡”非彼“胡”,亡秦的并不是“胡人”,而是“胡亥”,万里长城也失去了他预想作用,终究是天意弄人。无论如何,
无论是形势所趋还是因一句谎言,终究是秦始皇创造了这项了世界奇迹,时至今日,万里长城更是成为了中华民族自强不屈的民族精神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