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预告丨宋殷:科技考古与学术史
创始人
2025-08-02 10:32:23
0

考古文博系列讲座

题目:科技考古与学术史

主讲:宋殷博士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时间:2024年11月21日13:30-15:30

地点:北一区文科楼401

主办: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明研究中心

首都师范大学公众考古学中心

首都师范大学博物馆发展研究中心

主讲人简介

宋殷, 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曾在牛津大学墨顿学院(Merton College, Oxford University)学习科技考古,分别于2017年和2021年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获得历史学硕士和博士学位,并于2021-2023年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2023年入职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隶属科技考古教研室,任助理教授、研究员。研究方向:考古碳十四年代学、考古数据分析。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讲授本科生课程《考古数据分析》。在《考古》《考古与文物》《江汉考古》《东南文化》《古代文明》等刊物发表论文和文章二十篇。

讲座内容简介

科技考古的诞生一般以美国学者利比(Willard F. Libby)于1949年发明碳十四测年方法为标志。但如果从学术史的角度进行梳理,就会发现科学与考古学之间的交流有着更为悠久的历史和更加复杂的脉络。借鉴法国年鉴学派著名历史学家费尔南德·布罗代尔(Fernand Braudel)的“长时段”、“中时段”和“短时段”的概念和框架,本次讲座分别从考古学史与科学史的对话、科技考古的诞生与发展、学术史的个案:碳十四测年这样三个层次展开,并引导听众思考科技考古的定位和未来发展方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十堰新发现4处史前遗址 湖北日报讯 (记者余宽宏、通讯员罗毅、吴世平、姜谷平)长期以来,十堰被学术界誉为“古人类长廊”,最近...
开屏时光机|昆明人的“拓东记忆... 开篇语 在时光的长河中,每一份报纸都是历史的注脚。1980年创刊于春城昆明的《春城晚报》,已经和云岭...
原创 楚... 刘邦的最后得天下主要有这三个原因:一副“厚脸皮”的架势无人能比;以侠义之心,加上“厚脸皮”的能力恰当...
一支探寻古丝路文明的联合考古队... 本报记者 任姗姗 赵偲汝 今年6月18日,西北大学丝绸之路考古馆正式开馆。众多展陈中,一幅照片吸引人...
原创 溥... 1644年,清军入关之时,颁布了《剃发令》,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强制要求汉人剃发易服。清朝一代男...
原创 曹... 三国这段历史一直是受到人们关注的,人们对于三国这段历史也有较多的了解,而其中一支势力更是受到了人们的...
原创 宁... 面对利益要懂得适当的取舍,一味的取,那么只能是在平淡无奇,甚至浑浑噩噩的现实中结束自己,但是如果取舍...
原创 非... 对于非洲这起“1746 名村民在家中暴毙”事件,可以从科学和其他角度综合来看: 1. **科学角度的...
原创 他... 大家一定都知道三国演义这本书吧,是中国第一本历史的章回体的小说,主要讲述的是,东汉末年到西晋初期之间...
原创 世... #历史开讲# 末代新尼德兰总督史岱文森没有想到的是:最终改写新尼德兰命运的并非来自印第安部落的袭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