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贤相褚遂良最终却在他乡郁郁而终,因为他做错了三件事
创始人
2024-11-01 11:03:50
0

原标题:一代贤相褚遂良最终却在他乡郁郁而终,因为他做错了三件事

导语:

贞观之治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盛世,而说到贞观之治相信很多人第一时间都会想到李世民和魏征这对君臣间的故事。不过除此之外,贞观之治的背后还有很多其他臣子的贡献,褚遂良便是其中之一。

说到褚遂良,相信很多的人都很熟悉,毕竟他在书法上有着很高的造诣,我们现在也随处可见他的字帖。不过事实上除了书法家这个身份之外,他还是一位政治家,他也是初唐时期的一位贤相。

而我们之所以对于他在政治上取得的成就并不是很熟悉,其实很大的原因是因为他晚节不保,让他的形象大打折扣。

一代贤相最后流落他乡郁郁而终,而他之所以落得这样一个下场,是因为他做错了三件事,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吧。

褚遂良出身于南朝名门,他的父亲褚亮最初在隋朝为官,后来他投靠李唐之后,李世民对他的才学也是十分的欣赏,最终他也成为了李世民的心腹。

而当时的他还很年轻,而在这段时间中他的才华也渐渐展露,很多人也注意到了这个年轻才俊。

而他因为喜欢书法,所以和圣上走得很近,尤其他可以一眼分辨王羲之作品的真伪,也让他备受赏识。

因为父亲的影响加上皇帝的喜爱,他也称得上是官运亨通,年纪轻轻他就已经当上了谏议大夫,并兼任起居郎。

最为难得的是虽然他年纪虽小,但是他在任上的表现十分不错,这从一件君臣间趣事也可以看出来。

当时他是起居郎,要记录皇帝的言行。李世民对此很是好奇,他便希望看一下他都记录了一些什么东西。

但是这个要求却被拒绝了,因为他这样做就是为了规范君王的言行,是不可以给他看的,而他也因为自己的耿直得到了重用。

之后他和长孙无忌一起支持立李治为太子,随后他被任命为黄门侍郎,自此开始参与朝政,并一步步走上权力的顶峰。

而在讨论重大事件的时候,他总是可以进谏良言,他也多次受到奖赏,他俨然已经有了魏征接班人的风范。

后来他成为了中书令,也来到了大唐的政治权力中心,此时唐太宗已经到了人生的尽头,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召见了长孙无忌和褚遂良。

在太子登基之后,他们二人以及李勣三人共同成为了托孤大臣,这可以看出先帝对他的信任,他也达到了人生的顶峰。

不过随后他却接连做了三件错事,让他从顶峰滑落谷底,最终客死他乡,其中第一件就是选错了政治立场。

当初先帝之所以设立了三个托孤大臣,就是为了让他们互相制约,但他在身居高位之后迷失了自己,低价强买属下的房产,因此遭到了弹劾。

这时长孙无忌站出来保护了他,他在风波后依旧官复原职,此后他们两人就形成了统一的战线。

这样无疑打破了托孤大臣间的平衡,这也是也逼迫唐高宗站在了他的对立面,不过他并没有认识到这点,反而继续做了第二件错事。

那就是他反对李治废掉王皇后立武则天为后,当时他以武则天出身低微、立王皇后是先帝之命以及皇后并未过错为由拒绝这个提议。

原本他的理由无懈可击,但是他错就错在后来在僵持的时候,说了武则天是先帝才人的事情,并以自己的官位相逼。

这也彻底激怒了唐高宗,他借着这件事联合李勣,彻底瓦解了长孙无忌集团,将大权重新揽入手中。最终在众人的求情之下,褚遂良保住了性命,却被贬到了潭州。

后来他又被诬陷图谋不轨,被贬到了如今的越南。过了一段时间,他也垂垂老矣,于是他希望得到原谅。

原本凭借他的功绩,想要告老还乡并不是很难,但是他做了第三件错事,那就是在他写的求情信中说了错话。

在求情信中,他列举了自己立下的种种功劳,仿佛他得到原谅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而这些话语在李治看来无异于讽刺他忘恩负义,所以他拒绝了他的请求。

最终一代贤相就这样客死他乡,不过这也是他自己一手造成的,如果不是在成为托孤大臣后他迷失了自己,他原本应该有一个更加圆满的结局。

参考资料:《唐书》

注:文字来自钧儒说史原创,图片来自网络

了解更多历史故事,欢迎关注钧儒说史!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李... 李云龙犯了错误但没死,丁伟失踪后复出,孔捷历史原型结局如何? 铁三角的真相一段被误读的历史 198...
原创 李... 不夸张的说,秦始皇所有的功绩几乎都有李斯的一份功劳,可就是如此精明的他,为什么却在晚年被一个宦官算计...
原创 一... 前言 1957年12月的一个深夜,张云逸大将收到一封特殊的信。一名村干部被人欺负, 大将张云逸看后勃...
原创 是... 前言 中国历史上有两位超级败家的皇帝,一位是秦二世皇帝胡亥,一位是隋朝皇帝杨广。这是大家都认可的。毕...
原创 新... 1938年春,日寇铁蹄践踏华夏大地,山东、河南、安徽、江苏等省相继沦陷。在这危难时刻,新四军挺身而出...
原创 驳... 要对上面名题给予令人满意的答复,希望读者能够有耐心,我们首先必须搞清楚以下10个问题要点: 1.工业...
原创 上... 1949年8月,刚解放不久的上海呈现出一副百废待兴的模样。 市长的办公楼外,一个五十来岁的落魄男子正...
原创 唐... 唐太宗李世民治国初期,国家刚刚完成统一,百废待兴。 经过长达数十年的治理,国家经济发展达到了一定高度...
原创 建... 新中国成立之初,毛主席凭借高瞻远瞩的领导才能和对人民的赤诚奉献,深得亿万群众敬爱。然而,作为一国领袖...
原创 “... 赵括是一个争议性比较大的人物,可能他的争议性在现代比较大。比较主流的观点认为,赵括是纸上谈兵的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