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年轻时是个愣头青,为何当朝权贵却拿他没办法?
创始人
2024-11-25 04:02:16
0

原标题:曹操年轻时是个愣头青,为何当朝权贵却拿他没办法?

上世纪70年代,安徽亳县(今亳州市谯城区)城南发现曹氏家族墓葬,其中包括曹操祖父曹腾、曹腾兄长曹褒、曹褒儿子曹炽(曹仁和曹纯父亲)和曹胤、曹腾侄子曹鼎(曹洪伯父),等等。这一批墓葬虽然被严重破坏,但仍然可以看出结构宏大、雕刻精美、陪葬丰厚。古人讲究事死如生,葬俗可以呈现生前生活,那么可以发现,曹氏大家族正是聚族而居的一方豪族。那么,他们对曹操的发家有何影响呢?

豪族,包括文献中的“豪族”“世家”“富人”“豪杰”“豪强”“大姓”“大族”“豪人”“豪右”“右姓”等等,是汉代非常重要的一个社会阶层。他们处于当时社会结构金字塔的中间,上承皇室、下接小农。他们主要由两部分人组成,一部分是政府的大小官员,一部分是货殖发家的富商大贾。既是皇权需要拉拢的力量,又是皇权需要限制的力量,对社会的稳定与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据何兹全先生总结,两汉时期豪族的发展,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汉初到汉武帝时期,此时的豪族多为六国遗民与新兴贵族,经过政府不断迁徙与镇压,豪族并未形成抗衡中央的力量。第二阶段为汉武帝到王莽时期,不少商贾通过食货贸易,形成“富者田连阡陌”的素封之家。这样的结果就是土地集中、农民破产,皇权与豪族的矛盾日益尖锐,最终王莽走上前台改革,但因为触犯各方面利益导致失败。第三阶段为东汉时期,东汉建国的刘秀集团本身就大多来自南阳豪族,对于豪族自然有不少优待政策。

东汉时期的豪族有一个明显变化,就是士族与庶族开始分化。自从汉武帝“独尊儒术”以来,当时就有不少以儒学起家、数代为官的家族。随着东汉对于儒学的进一步重视,这些儒宗家族的政治地位也就水涨船高。他们不仅通过儒学能达到累世公卿,而且拥有大批效忠的门生故吏。他们利用这种政治特权大施土地兼并,成为豪族中的士族地主。弘农杨氏,自杨震至杨彪,四世太尉;汝南袁氏,自袁安至袁逢、袁隗,四世五公,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士族地主相对应的是庶族地主,尽管他们在政治、经济上没有士族地主的特权,但财力却有过之而无不及。在他们的羽翼下,聚集了不少被称为“宗族”“宾客”“部曲”“徒附”之类的人,这些人未必与主人都有血缘关系,不少只是寻求庇护的破产农民,也有的是以任侠关系结合在一起,与士族地主拥有“故吏”“门生”一样,也形成了一个个类似君臣关系的社会集团。而且豪族主往往担任地方州、郡、县的属官,影响地方政治。

庶族地主力量不仅止于地方,也能直接影响到中央。东汉的皇帝寿命都比较短,这就导致军功世家出身的外戚干政。等到小皇帝长大后,又依靠宦官与外戚、士大夫争权。宦官没有子嗣,只能在宗族内收养儿子。这样一来,外戚、宦官背后的豪族势力也不容小觑。但他们本身不通经学,所以为士大夫所轻视。不过“士族”“庶族”定义未必严谨,因为当时没有六朝这样泾渭分明的士庶界限。外戚、宦官为了名声,士大夫为了利益,往往也会互相结交。

曹腾就是这样一个会拉拢名士的宦官。

曹腾,字季兴,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父亲曹节没有做过官,在乡里以仁厚著称。曹腾在汉安帝时入内禁做了黄门从官,并且作为太子侍读。太子即位后为汉顺帝,曹腾也从小黄门做到中常侍,负责为皇帝传达诏令、掌管文书。之后到汉桓帝时,曹腾又因拥立有功,担任负责皇后宫殿的大长秋一职,并被加封为费亭侯。按曹腾碑记载,曹腾在封侯后就退休养老了,懂得在达到人生巅峰时及时急流勇退。

曹腾担任宦官三十余年、历时四帝,权势极大,结交的士大夫也很多。虞放、边韶、延固、张温、张奂、棠溪典等海内名士,都是因为曹腾的提携而位至公卿。另一名士种暠虽然曾弹劾曹腾,曹腾仍然对外称赞种暠是位能臣。之后种暠当上司徒,都觉得自己愧对曹腾。这样不计前嫌的品德,无疑在士大夫中留下很好的口碑,也为养子曹嵩、养孙曹操的人脉和仕途留下一条康庄大道。

曹嵩当是曹腾的族子,也有说曹腾本是夏侯氏。但不管是曹氏还是夏侯氏,都是谯县的地方大族,而且这两个大族应该是长期联姻、互相扶持的关系,到曹魏时曹氏也与夏侯氏一直通婚。大概曹嵩的父系是曹氏,而母系是夏侯氏,所以就容易被后人混淆。有点类似周代姬姓与姜姓通婚,姬姓祖先就只追溯到母系姜嫄。在曹腾的庇荫下,曹嵩先后担任司隶校尉、大司农、大鸿胪等职务,后来干脆花费千万钱买了个太尉。他待人接物也颇类父祖,为人称道。

曹操就是在这样一个宦官家庭出生。有着父祖经营的家产和人脉,又没有经学家族的礼法束缚,使得曹操自年少时就交游广阔且放荡不羁。曹操甚至与袁绍这种顶级士大夫也有交往,《世说新语》就提到曹操与袁绍年轻时的故事。也有不少人表现出对曹操颇为赏识,包括桥玄、何颙、王儁、李瓒、蔡邕、张邈等人,都是当时的俊彦名士,月旦评主持人许劭也称曹操“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整体来看,家庭背景并未对他仕途与名声造成太大影响。

曹操很早就意识到豪族对社会的危害,尤其朝中有宦官的豪族更是危害一方。曹操担任郎官后任洛阳北部尉,掌管都城洛阳北边片区的治安。很快他就逮住了第一个下手的目标,原来宦官蹇硕的叔父违禁夜行,曹操立马将其逮捕杀死。碍于曹嵩的背景,蹇硕没有当场报复,但却以退为进,将曹操调出京城任顿丘令。曹操在顿丘令上的位置一年左右,汉灵帝的宋皇后被废,宋皇后兄弟宋奇被杀,而宋奇正是曹操从妹夫,结果曹操被牵连罢职。

曹操在老家一呆就是两三年,这段时间他没有闲着,而是熟读儒家典籍,更争取向士大夫靠拢。在公元180年,曹操因通经被征召为议郎,这是一个皇帝的顾问职务,虽然没有实权,但却能发表意见。回到京城的曹操果然不甘寂寞,一方面为被宦官害死的故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等士大夫鸣冤,另一方面痛斥太尉许、司空张济等三公不敢持正,纵容贵戚。当然,也是因为曹腾、曹嵩的人脉,曹操才没有受到反攻。

林屋公子,文史作家,主攻先秦秦汉史。系今日头条签约作者,悟空问答签约作者,澎湃历史专栏作者,网易历史专栏作者,百度ta说合作作者,全历史合作作者,出版有《先秦古国志》《先秦古国志之吴越春秋》《山海经全画集》实体书三种,作品散见于《国家人文历史》《同舟共进》《北京晚报》《疯狂阅读》《醒狮国学》《百家讲坛》《威海晚报》等报刊杂志及自媒体。感谢阅读,欢迎关注!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中... 中共八大上,毛主席和少奇同志得票高,第三位是谁?并不是周总理 1956年9月,中共八大在北京举行,进...
内蒙古考古发掘二长渠墓群 为北... 新华社呼和浩特7月25日电(记者哈丽娜)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了解到,近日,为配合内蒙古准...
原创 志... 三国演义是古代文学史上的代表作品,作为古代文学作品的巅峰代表,三国演义已经成为了四大名著之一。更是成...
原创 新... 看过《三国演义》都知道桃园三结义,刘备、张飞、关羽的名字,让人耳熟能详,为他们的故事感动流泪或者是让...
原创 如... 在古代的时候,皇位的继承都是非常有顺序的,一般都是奉行的嫡长子继承制,要是没有嫡长子就是长子,但是历...
原创 为...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
台湾歌手张信哲向上海博物馆捐赠... 中新网上海7月24日电 (记者 王笈)台湾歌手张信哲向上海博物馆(以下简称“上博”)捐赠的12件晚清...
原创 教... 在我国古代,人们早已经认识到音乐带来的乐趣,有很多贵族阶层的男士们拥有作词和演奏各种乐器的本领。当封...
孙家潭 | 三国“银龟两都尉”... “都尉”古代官名,战国始置,职位次于将军的武官。《史记·陈涉世家》:“陈涉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一个世纪前的朝鲜王朝 19世纪末20世纪初,对于朝鲜王朝来说是个不平凡的年代,李氏王朝封建统治的结束标志着旧时代的落幕,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