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帮助雍正登基以后,邬思道果断离开了雍和宫。其实这是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读过这本书的人都知道,在雍正登基的当天晚上,他回到雍和宫,将参与登基的所有随从仆人都给赐死了,其实就是为了保守住那些秘密。且不论雍正能够成为皇帝,是不是名正言顺,不管是哪个皇子,在争夺帝位的时候,都会使用不少阴谋和阳谋。但是做了皇帝以后,绝对不允许这些事情泄露出去,所以雍正当然要回来处理好这些事情。
可是他偏偏就放过了邬思道,作为陪伴了他十多年的老先生,跟他的感情是非常深厚的。这是第一点,第二点就是邬思道当天晚上就已经表明了自己的心迹,他选择了中隐,也就是说皇帝随时都能找到他,可是他偏偏不出来做官,这样一来就完美地解决了他会泄密的问题。不过只要人活着,就一定会开口说话,一旦话说多了,那早晚都会出现问题。所以当天晚上的承诺,其实都是邬思道想要活命的借口而已。
我们可以知道,第二天早上,不等雍正的传召,其实他已经偷偷开溜了。在临走前,他还嘱咐十三阿哥,千万不要做这个铁帽子王,这是有道理的,毕竟世代传承的地位,一定会遭到皇帝的猜忌。邬思道走了以后,他来到了李卫身边,做起了一个小小的幕府,为什么他没有选择隐居山林呢?这跟他临走前发生的一件事有关。当时雍正送了一个小丫鬟给邬思道,其实就是在他身边监视他的,他知道自己这辈子算是走不了了,索性就进入了李卫的幕府,让皇帝明摆着知道他就在这里。
这样的话,皇帝心里也会安心。这是非常罕见的事情,毕竟邬思道的才华真的太高,而且深知帝王之术,这种人活在世上,其实就是雍正最大的威胁。不过不久之后,邬思道又去了河南,成为了田文镜的幕府。这倒是有些让人意外,当时河南处在改革的关键时刻,一切新政都在这里试行,邬思道到这里,其实就是为了帮助田文镜进行改革。不过他提出的要求是比较苛刻的,那就是一年需要八千两幕酬。这对贪官来说,并不是一件难事,可是田文镜是一个比水还要清的清官。
虽然是一个省的巡抚,可是他手里并没有多少钱。当时正在修筑河堤,这个时候的邬思道却来索要幕酬,田文镜实在是没有办法,只好打发他离开了这里。其实邬思道明知道他是一个清官,为什么还要这么对待他呢?其实他是有自己的苦衷的,他知道雍正即将来河南了,一旦来了这里,就一定会去找邬思道。一旦找到了邬思道,其实就是宣判邬思道死刑的时候了。所以邬思道必须选择离开这里,不仅仅是为了活下去,更是为了保住皇帝的颜面。雍正在杀与不杀之间正在徘徊,他必须让皇帝坚定不杀的信念,至少这样,他可以用以后的日子告诉皇帝,自己不会说出去任何秘密,也让皇帝心里多一个相信的人,少一些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