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事情脑补封神史》第200期:成圣
文/王事情
第100回,天下砥定,阐教助周伐纣的最后七位弟子求去,分别是杨戬、雷震子、韦护、李靖、金吒、木吒和哪吒,后四位大家都应该知道,乃是父子四人。这七人从三十六路诸侯兵伐西岐之初就下山襄助宗周,战天斗地、降妖除魔,立下了巨大的功勋。在经历了万仙阵的血雨腥风后,仍未离弃。武王、姜子牙带领满朝文武百官,送了一程又一程,最后洒泪而别,而他们也从此消失在中国的疆域上。七人的结局,书中用了四字说明:
肉身成圣!
这四个字的出现并非临时起意,在此之前已经出现过数次。
早在哪吒初出世之时,就已交待李家父子四人日后会肉身成圣,李靖会成为托塔天王。无独有偶,将星雷震子出世时也有一首诗浓墨重彩的介绍他,“肉身成圣仙家体,功业齐天帝子图”。此外木吒出场时大战李兴霸,也被赞誉为“一个是肉身成圣,木吒多威武”。杨戬出场,秒杀花狐貂,书中介绍其日后成就,乃是“无穷妙道,肉身成圣,封清源妙道真君”。
那么什么是肉身成圣?很好理解,就是得道。但得的是哪种道,就值得说道说道了。
第一种,按字面意思,成圣即成为圣人。请注意,封神世界中能称为圣人高手的,乃是下面这十二人:昊天夫妇、鸿钧老祖、火云洞三圣、玉虚同盟四巨头、通天教主及女娲娘娘。无一不是跺跺脚就能生灭世界的人物,凭杨戬等七人的成色,日后真能达到这个程度?
我们姑且将《西游记》当成后封神时代的延续(两书确是不同的作者,但西游出现的乃是明朝中后叶民间认同的普天神祇,许氏相去未远,写作之时即有鼎足而三的野心,于是处处参考并模仿西游,因此可以认为封神及成圣者是西游神仙界的前传)。孙悟空闹天宫时,人间正是王莽篡汉,约为公元8年左右,距封神时代约1050年;取经故事揭幕为大唐贞观年间,约在公元627年左右,此时距封神时代约1670年。杨戬等七人,在西游时代都有过出场。
杨戬即二郎神,在封神中便以机变无穷著称,1000多年过去,在西游第6回中,他又遇到了与袁洪相似、但更难缠的对手孙悟空。此一战,两人法天象地,身高万丈,兵器如同华山顶上之峰,又如昆仑山擎天之柱;从花果山杀到灌江口,翻翻滚滚,一场大战纵横南北东西,日行八万余里。的确不愧绝顶高手风采。比起战袁洪的小打小闹,难度升级了不下一万倍。
其次是韦护和雷震子,两个人都没有出场。一说韦护即韦驮菩萨,而其师叔、阐教三大金仙进入西方教后级别也只不过是菩萨,这可以看出韦护的成就。
李靖一家,李靖和哪吒在玉帝麾下为臣,天庭第一次征讨花果山时,一个为降魔大元帅,一个为三坛海会大神。金吒,侍奉如来佛祖,为灵山前部护法。木吒,在南海观音座下为大徒弟,法名惠岸。
综上可知,七人中杨戬成色最足,韦护千年之后与师叔级人物并列,可见其用功之深。雷震子不见踪影,姑且不论。李靖哪吒为天庭效力;金吒为护法,地位肯定不如菩萨;木吒不用说了,是菩萨的弟子。他们的地位都很高,但的确缺点什么——你能想象圣人级高手元始老子这些人受人驱使、汲汲营营吗?他们是很厉害啦,只是仍不能与如来、老子、玉帝等人一战罢了。
或许成圣还有另外的含义。
根据“肉身成圣仙家体”这句话分析,似乎只要成为金仙就可以说是成圣或得道。写到燃灯时也有一句话,“九返金丹全不讲,修成圣体彻灵明”,要知道燃灯其时仅是准圣高手,却也被称之为圣体,可见并非只有圣人才能称圣,更多的倒是九龙岛四圣这种级别之人。
那么第二种意思就是,成圣并非成为圣人,而是圣体。能够达到长生不老境界的都可以称之为圣体,照这个标准,金仙及金仙以上都在此列。
当一千多年过去,昔日同一起跑线上的七人,已经拉开了绝望的鸿沟,有人裂土封王,有人在西方强势崛起,有人走进事业编制,有人仍自托庇于人。最牛的杨戬凭藉与玉帝的舅甥关系,已经无限于接近圣人;而最惨的雷震子,再未有任何传奇故事,多半已经泯然众人矣。
这就是成长的代价,我未成名,卿不免难嫁,何也?罗隐有诗,可能俱是不如人而已。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