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富弼、司马光、朱熹、王夫之,为何都批评宋神宗熙河开边的壮举?
创始人
2025-08-01 15:32:34
0

公元1068年,彼时的宋朝已经大片领土沦陷,北方由辽国控制,西北由西夏掌控,而青藏雪域高原甚至如今的云南等地则是由吐蕃帝国统治。

相较于过往的唐朝和汉朝,宋朝接连失地,已经是让上下都抬不起头来了。而新即位的宋神宗年轻气盛,决心扭转这种局面,于是主动向西用兵,史称熙河开边,但这本应成为宋朝历史上可圈可点的对外军事行动,却成为了北宋灭亡的伏笔。

一.前期准备

1.新皇登基

公元1048年5月25日,宋神宗赵顼出生。这孩子一出生,父亲宋英宗赵曙就觉得这孩子不一般。

哪里不一般呢?小时候父亲领他进宫见爷爷宋仁宗时,仁宗说他做了个梦,有个神仙抱着一个孩子登天成仙了,这孩子和你领来这小子很像,这下英宗可乐开花了。

不仅如此,随着神宗年岁渐长,他的不同常人之处也逐渐展露。首先是长相,史书记载他“相貌不凡,举止与常人不一”,并且非常好学,好几次去请教老师学习,学习的饭都忘了吃,每次还要英宗派人去叫他他才反应过来该吃饭了。

按理来说,有这么一位勤学的太子,宋朝应该会迎来一个盛世,但最终还是没迎到。究其原因,便是赵匡胤建国之初,为了避免部下学习他搞兵变,把官制和军队改的复杂不堪,导致冗官冗兵泛滥,到宋神宗时已经到了尾大不掉的程度了。

不管怎么说,公元1067年,宋神宗赵顼即位。在刚即位时,二十多岁的年轻皇帝雄心勃勃,决心扭转北宋积贫积弱的现状,收复被西夏,辽国,吐蕃等三国侵占的领土。但宋神宗面对的宋朝现状如何呢?

彼时的宋朝已经立国近百年,冗官冗兵现象已经到了威胁统治根基的程度,更雪上加霜的是,本就不富裕的财政在支出军饷和官员工资的同时,还要支付给辽国和西夏的岁币,使得本就不富裕的财政更加紧张。《宋史》记载,当时的政府已经府库亏空1750余万两白银。

中央政府没钱,引发了一连串后果,民间土地兼并,高利贷,税负越来越重,使得各地频频爆发农民起义。现状使得宋神宗对太祖赵匡胤等人的“祖宗之法”新生怀疑,最终下定决心,效仿法家韩非子之道,施行改革。

既然决定改革了,下一步就是要任命改革的官员,宋神宗看了一圈,把目光锁定在了在太子时期就主张改革的王安石身上。在君臣二人一通商议后,1069年,宋神宗正式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历史上的王安石变法正式推行。

而王安石变法,是宋神宗力图富国强兵的对内政策,但只靠改革,很难彻底的使宋朝国力强盛

。为了内外兼修,王安石向宋神宗推荐了一人,他便是上书《平戎策》,主持河湟开边的一代名将,王韶。

2.前期准备

王韶,字子纯,今江西德安人。《湖广总志》中记载,王韶自幼便是神童,上学都读的神童科,考中进士后又长期在西北地区担任地方官,因此对西北的情况非常了解。

不仅如此,他还有一个好老师,即当时驻防陕西,两次击败西夏王李谅祚的蔡挺。有好老师的言传身教,又亲历了整场战争,王韶就像一块海绵一样快速的学习,很快便成为了能独当一面的参军。

宋神宗即位后,和西夏的战争一直打到了1071年,在战争中取得了可观的战果,于是年轻皇帝不免有些膨胀,心里开始琢磨怎么把西夏给灭掉了。一帮将领也纷纷上书朝廷阐述自己的作战方针,王韶也不甘落后,写了一篇《平戎策》交了上去。一下就把其他朝廷里的太平将军比了下去。

开玩笑,在边关吃了这么多年沙子,指挥干掉的敌人比你们见过的都多,再比不过你们?好文笔加上丰富的实践经验,《平戎策》自然得到了宋神宗的瞩目。但宋神宗心里也不免有些打鼓。

为什么呢?

王韶的策略和往日的传统战略不同

。传统风格战略主张和西夏搞真男人大战,不搞虚的就是干。而王韶的策略则是先消灭西夏南部的青唐吐蕃,这点宋神宗深表赞同。因为当时的青唐吐蕃时叛时附,并且内斗严重,这些年已经有一股势力不小的吐蕃人给西夏当带路党,按照这个局势下去,这帮吐蕃人给西夏带路入侵宋朝也就是时间问题。

实际上,宋朝也一直明白河湟之地对边防的重要性,当年理学创始人之一张载,甚至还亲自带人去守边,后来虽然被范仲淹劝了回来,但还是一直在给蔡挺出谋划策。张载的这些方略也影响了王韶,使得王韶对边疆政策一直以归化为主,消灭为辅。

而王韶对于边防的具体策略究竟如何呢?首先,尽可能拉拢河湟地区的番人首领,能买通的就买通,想当官的就给个官当,总之就是给得起就给。由于番人重视血缘关系的传统,此举有力的分化了番人势力。

其次,收编番人部众,并且将其与汉人杂居,促进民族融合。第三,继续训练士兵,如果有实在不听话的,便只能出兵消灭之,目的就是彻底断绝青唐吐蕃和西夏的联系。第四,赶紧把拓边拓出来的土地屯上田,确保后方稳定。第五,等时机一旦成熟,便多路进军,夹击西夏,将西夏一举消灭。

可以说,王韶的方略相当全面且可行,宋神宗和王安石看到这么完备的方案,也赶紧召见王韶,一番问答交流后,将王韶任命为了军队的机要秘书,官职不高却十分重要。毕竟当时的王韶还是一个年轻人,属于政坛新秀级别,一口气提拔太高反而不好。

就此,王韶受宋神宗和王安石的授命,开始了后世称为“熙河开边”的扩张之路。

二.

熙河开边

1.

朝中风波

要进行扩张,需要先行的不止兵马,还需要情报。那王韶的情报从哪来呢?

之前,宋仁宗在位时,由于身体不好请了一位僧人来调理身体,结果僧人来了调理几个月给调理送走了,宋英宗即位身体也不好,也让这个和尚来调理,结果也被调理走了,把司马光气得直骂他。到了神宗可不敢让他调理了,正好吐蕃那块都信佛,你去边疆当说客吧。

这下和尚找到发光发热的地方了,一口气说服了大半吐蕃部落给宋军当带路党,情报就这么解决了,顺带还新归附了不少部落首领。但如果还是有不愿意归附的死硬派,那该怎么办呢?

那就只能暗杀喽,举个例子,曾经有一个部落酋长正打猎呢,忽然就冲出来一个冒牌猎人一刀把他脑瓜子给劈了。但是光软硬兼施肯定还不够,想要击垮西夏必有一战,王韶也知道这一点。于是一直在做开战准备。比如修碉堡,屯田,置市易司,准备完成后,拓边大势便已然形成。

但朝中却有了不同的声音,首当其冲的便是富弼和司马光二人,

他们两人反对的根本原因有两个,一是二人当时年事已高,都是六七十岁的老头,政治观念趋于保守。二是因为他们和王安石不对付,和王安石不对付自然也就和王安石领导的变法派的王韶不对付。

因此,司马光和富弼二人便上书皇帝,表示怀疑河湟之地是否真的和王韶上报的那样有万顷良田。而且提出了确实存在的一个问题:官府设置市易司这种国家银行,属于是抢了当地人的生意,会不会导致当地人产生逆反心理,适得其反呢?而且在边境地区囤积如此规模财富也太危险。

在关键时刻,王安石站出来,坚定的支持王韶的方案,王安石表示:我们设置市易司,不代表禁止当地人做生意。并且你们也别小瞧了当地那些酋长,几十万串铜钱而已,人家家财万贯,还不至于为了这点小钱动刀动枪来抢劫,瞧不起谁呢?况且人家这么有钱都在那边住的安稳,我们大宋朝还不如几个酋长经事吗?

总之在王安石的力保之下,王韶才保住了乌纱帽,甚至顶头上司都被王安石撤换为支持他拓边的官员,当年和王韶亦师亦友的蔡挺也调了过来,全力支持王韶开边,就连当年狄青的旧部张玉也被调来支援王韶。朝廷的态度这么明显,反对的各路大臣也就不好接着说啥,只能冷眼旁观,等着王韶究竟是干出一番事业,还是草草收场,灰溜溜的回中央。

2.战况及尾声

首战开局有点戏剧性,当地吐蕃首领木征见王韶风头无两,也有了危机感,于是给王韶写了封信,表示如果你继续这么一副磨刀霍霍向猪羊的样子,我就不和你玩,去找其他人玩去了。

结果王韶表示,你敢威胁我是吧,这就出兵把你做了。于是,熙河开边第一枪就这么打响了。结果自然是获胜,不过由于王韶指挥军队冲山坡,赢得不是很漂亮。

在朝中的宋神宗听说前线形势大好,自然更是甩开膀子支持。公元1073年,宋神宗派了一名宦官使者,而这位使者,叫做李宪。正是这位宦官在日后继承了王韶的衣钵,继续在西北抗击西夏和吐蕃,甚至被称作兰州守护神,不过这都是后话,暂且不提。

但是根深蒂固的吐蕃酋长木征被揍了,依附于他的吐蕃部落也不能坐着看热闹,一时间,青唐吐蕃区域热闹非凡。打到最后,王韶的心理素质已经强大到能在被伏击时打呼噜的水平了,足见战况激烈。

而王韶也没有让宋神宗和王安石失望,在一番激烈战斗中,宋军连战连捷,杀的吐蕃军接连败退。一鼓作气收复了洮州和河州,又回头兵不血刃收复了岷州。

由于宋军接连血战,部队的精神状态已经是有些疯狂,有几次甚至屠杀俘虏,在一次战斗后更是屠杀两千名俘虏。岷州收复时,副将赶忙下令,生擒的老弱妇孺也视作斩首一人的功绩,史书评价由此保全了数万人的性命。古代战争的残酷也可见一斑。

而剩下的其余地区,见岷州投降后安然无恙,便也纷纷开城投降。由此宋朝拓边两千里,收服人口达百万人,熙河开边大获全胜。宋神宗龙颜大悦,重赏了王安石和王韶二人。

三.结语

熙河开边的最终,宋朝大获全胜,达成了使夏朝腹背受敌的战略目标,也是“自八十年来最大的胜利”。鼓舞了上下君臣的士气。但也不得不说,为了维持这片地区的统治,使得北宋的府库钱粮更加捉襟见肘,尤其是王安石最终改革失败,为这块地区耗费的精力也成为了压倒宋朝的稻草之一。

而后世,如朱熹王夫之等对熙河开边战役的负面评价也多出于此,除此之外,王韶在指挥作战时滥杀无辜,以及他个人的贪腐问题也是引人侧目的重点。不过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本就是灰色的,又有谁能说得清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伯... 修昔底德(公元前460-395年),古希腊三大史学家之一,也是第一个用经济和历史批判眼光研究历史的断...
原创 明... 我们都知道明清两朝首都在北京,自从明成祖迁都北京以后,就没改变过。可是 中间曾经有一个小小的插曲,北...
原创 西... 一九七四年三月下旬,在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的西杨村,为了解决当地的用水紧缺问题,当地村民自发组织起了一...
原创 秦... 秦始皇陵早已被发现,但为何迟迟未能开启挖掘?2002年,通过核磁共振技术,考古学家们逐渐揭开了这座伟...
原创 “... 说起清朝那些破案剧里的九门提督,真是让人又爱又怕。 他们一出场就自带霸气光环,把审案的警官都吓得够呛...
原创 此... 洪皓,生于内忧外患的北宋哲宗元祐年间,卒于国破山河碎的南宋高宗绍兴年代,在国家民族艰难之际,以天下为...
原创 原... 魏忠贤的发迹史 魏忠贤(1568年-1627年),字完吾,北直隶肃宁(今河北沧州肃宁县)人,汉族,明...
原创 村... 提及三国名将,总使人想起“关张赵马黄”这蜀汉五虎,尤其是刘关张“桃园三结义”更是被后世奉为忠义经典;...
原创 韩... 韩国当然是世界上“丢失”领土最多的国家了,因为在韩国人眼里整个宇宙都应该是他们创造的。 世界那么多...
原创 民... 得民心者,得天下! 七个字,一句话,言简意赅,道尽了千年王朝更替轮回的真相。“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