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鼠父子读西汉”系列故事之(9):张良复立韩国
(原创文章,谢绝转载)
文/松鼠爸爸
(注:头条APP里打开此文后,可点击右上角“耳机”自动播放语音。)
“
Sorry,沛公,现在情况有变,我要帮韩王复国,可能要暂时离开一下
。”
说话的,乃是刘邦新得的谋士张良,而时间地点,就在刚刚结束的薛县大会上。
“Really?子房,这个&**^^*#%……怎么)*)(&^$^·-+……这是真的吗?”
刘邦被这个意外惊呆了,语无伦次。
“子房”是张良的字,刘邦一向对他只称“字”不呼“名”,以示尊重。
刘邦投奔项梁后,被大力支持,
增补5000人马和10名中级将领
,正欲大展宏图,主力谋士张良却突然提出“辞职”,他一时有点难以接受。
张良刚投靠刘邦不久,为何要离开?
张良所说的“韩王”又是哪路神仙?他的魅力为什么比刘邦还大?
事情还是要从项梁所主持召开的薛县大会说起。
薛县大会至少有三大成果:
一是明确了项梁的义军领袖地位,有了核心骨;
二是决定立楚怀王后人熊心为楚王,凝聚了人心;
第三大成果,就是“复立韩国”。
谁要求复立的?
张良。
话说薛县大会上,项梁在范增的建议,放弃自封机会,拥立熊王室后人为楚王,引得四海英雄纷纷点赞。
张良趁这个机会,劝项梁立他的朋友、原韩公子韩成为王,以团结更多盟友、激励原韩国子民共同抗秦。
当年秦始皇一统天下,战国六雄中,韩国是第一个被灭的。如今,
楚、赵、燕、齐、魏五国纷纷复立,唯独韩国,连个泡也没冒一下
,有点说不过去。
韩国人为了这一天,等得太久太久了!
作为韩国贵族,张良为这一天也等得太久了!
项梁欣然同意,于是韩成摇身一变,成为韩王,史称“
韩王成
”。
但“立韩王”与“复韩国”并非一回事。立韩王容易,复韩国难。
要彻底恢复韩国,就必须把韩国土地的现有秦国统治者或其他义军打跑,让韩王成真正掌控韩国。
张良既然拥立了韩王成,就必须“
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
”,帮他夺回原韩国土地。
再则,韩国一旦复立,各方面急需人才,张良无论是作为韩国贵族子弟,还是韩王韩成的朋友,都不能不管。
韩成任命张良为韩国司徒
,带着一千多人西攻,意图收复韩国旧地。
刘邦此时已投靠项梁,另有委派,不能帮张良去完成复韩国的事,这就意味着,两人必须暂时分开。
可以想像,这对刘邦是一个比较严重的打击。得到张良这几个月,刘邦体会到
什么叫谋略,什么叫四两拨千斤,什么叫弯道超车
,眼界大开。
刘邦五味杂陈,各种不舍。
刘邦与张良聚而复散的故事,与“三国演义”中刘备与徐庶的故事有点类似。
三国历史中,谋士徐庶加盟刘备,刚帮他打开事业局面,就听说母亲被曹操绑架,方寸大乱,无心为谋,不得不辞别刘备、去找曹操。
但张良的离开,原由不同,结局也不同。
刘邦虽然脾气暴躁易怒,但交友也好,用人也好,为人大度宽厚,不是那种在细节上苛责、记仇的人。
背叛他的人,虽然当时会很生气,会破口大骂,但事后往往会原谅甚至再度重用。
刘邦深知:在用人上,给别人余地,其实就是给自己空间和机会。
于是他大手一挥,欣然与张良道别,期待再会。
薛县群雄大会后,
韩王成与张良西进
,虽然打下数城,但不久就被秦军攻下,失去根据地,无依无靠。
正好刘邦率兵从洛阳南下,与张良再次相遇,于是张良率兵再投刘邦,两人联手打下韩国十余座城池,交给韩王韩成留守。
之后刘邦带领张良等南下攻打宛城,然后沿武关方向一路朝关中杀去。
从此,张良一路跟随刘邦,不断出谋划策,助他第一个杀入咸阳城。
松鼠父子读西汉
小松鼠问:“爸爸,秦之外六国中,其他五国都复立了,
为什么单单韩国这么晚才复立?
”
“陈胜起义后,一夜之间,楚赵燕魏齐五国复立,五王中除燕王韩广外,全部死于秦军之手,第二代楚王景驹也被项梁杀死。这说明什么?”
“说明什么?”小松鼠反问。
“说明
没有实力称王,只会被枪打出头鸟
。陈胜起义后,想称王的韩国王室后裔应该不少,陈胜在时,估计都没被批准。陈胜死后,项梁独大,除非得到他的首肯,否则擅自称王,只能重复‘假楚王’景驹被灭的悲剧。”
“这样啊。”小松鼠点点头,“那张良为什么要离开刘邦?
他是看不上刘邦了,还是认为韩王成更厉害?
”
“不能这么简单看问题。
张良最优秀的品质,不是智慧有谋,而是
他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愿意为理想持续付出努力,一旦理想实现,就全身而退
。你知道他的两大理想是什么?”
“一个是复立韩国……”小松鼠做思考状,“另一个是……推翻秦朝?”
“对,
张良的两大理想是‘灭秦’和‘复韩’
。
他帮刘邦西进关中,是为了灭秦;帮韩成平定韩地,是为了复韩,二者其实都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
。但实现理想的过程中,难免有冲突和矛盾,所以他只能
不断取舍和平衡
。”松鼠爸爸说到这,停了一下,“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张良在
刘邦封汉王
后,再次离开了他。”
“啊?”小松鼠大惊,“
张良跟刘邦后来又分开了一次
?
老爸,到底怎么回事?”
“不急,后面爸爸会讲到的。”松鼠爸爸笑道。
注: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