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并列“汉初三杰”,萧何张良能够成功避祸,为啥韩信却惨遭杀害?
创始人
2025-07-31 03:02:26
0

刘邦

“起微细,诛暴逆,平定四海”

,终登九五至尊。谁功劳最大?

答案很明显,

“汉初三杰”萧何、张良、韩信

,“三甲”之位,当之无愧。

三人的最终结局各有不同:萧何兢兢业业战战兢兢涉险善终,张良

“弃人间事”

潇洒地挥一挥手,而韩信被夷三族命运最惨。

何以至此?不同人士,说法不同,俱有其理,难言对错。

依本亭长看来,

概因对“君臣上下”四个字,三人理解不同之故。

先说萧何。

萧何年长于刘邦,有评书言曾有沛人七结义,萧何为长,刘邦次之,以下为曹参、樊哙、夏侯婴、周勃、周昌,不足信但也算于情有据。萧何官职一度在刘邦之上,这一点《史记》曾有明确记载,刘邦能成为亭长,得感谢萧何举荐提拔,犯事的时候还有萧何罩着。

不仅年长位高,而且从行为做事来看,萧何比刘邦更有长者之风,完全有理由俯视刘邦。但是自打起事刘邦成为沛公以来,两人立马上下逆转。自此以后,萧何视刘邦为君而自甘为臣,萧何忠心辅佐严格遵循上下有别。“君臣上下”贯穿了两人一生的交往,最后刘邦“崩”而萧何“卒”。

再说韩信。

“兵仙”弃项羽事刘邦,当然明白谁为君谁为臣谁在上谁在下。尽管

“不忍倍汉”

,但是

“为汉则汉胜,与楚则楚胜”

的局面已经证明,韩信与刘邦“君臣上下”的关系已经模糊。韩信更像是刘邦的合作伙伴,已经成为大汉这家公司的“大股东”,和刘邦同为“东家”。讨假齐王,不封地不出兵一封地马上

“请今进兵”

,刘邦不起杀心那才怪。

韩信临终曰

“悔不用蒯通之计”

以及韩信与陈豨相约

“吾为公从中起,天也可图也”

,这两件事也证明,韩信不仅有能力扳倒刘邦,而且也确实有过反心。

在“君臣上下”的模糊之中,在反与不反的犹豫之中,韩信最终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再说张良。

张良与刘邦初识之时,年龄及身份都比刘邦高,这一点比萧何更具优势。和萧何视刘邦为君自甘于下不同,在精神层面上,张良从来不会在刘邦面前自矮三分,他是

“韩王送沛公”

的客卿,同时他还对刘邦说自己是

“天以臣授陛下”

。虽身在其中但又身处其外,张良是独立于刘邦世界的存在。

虽然

“时时从汉王”,

但是

“张良多病,未尝特将也”,

也就是从来不独自带兵打仗,不争权不争利仅仅是

“常为画策”

。功成身退,张良

“弃人间事”“从赤松子游”。

张良与刘邦的关系,是君臣但又不是君臣,有上下但精神上张良一点也不“下”。这一点,张良和韩信有着本质的不同。

三人都知道“君臣上下”的道理,但是萧何、张良不仅知道而且都能够以自己的方式完美实践并成功避祸,而韩信则是知而不行终让刘邦起疑。韩信最后惨死并被夷三族,令人同情,但也是自作孽不可活,

“岂非天哉!”

本亭长才薄学浅,孤陋寡闻,于历史而言,更是妥妥的门外汉一枚。

大言不惭,妄发议论,乞各位看官各位大咖垂怜赐教。谢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伊朗强硬表态:必须先赔偿!被美... 每经编辑|黄胜 据参考消息,路透社7月31日援引英国《金融时报》消息称,伊朗外交部长阿巴斯·阿拉格...
原创 难... 据俄国防部通报,俄军对波克罗夫斯克发起多轮打击。波兰通讯社同日披露,多条军援运输路线正昼夜运转。 ...
从经济史到晚明研究:我在史坛的... 在广袤的学术天地中,学者们的探索之路充满了无数传奇。这些故事里,既有付出的辛勤汗水,也有发现的喜悦,...
原创 西... 中世纪末期,西欧城市里的空气都是自由的。这种自由,直接威胁要求安定和压抑的封建政权的统治。它们之间发...
徐学阳,私自携带含有政治性有害... “清廉龙江”7月31日消息,经黑龙江省委批准,黑龙江省纪委监委对省委统战部原副部长徐学阳严重违纪违法...
原创 朱... 自古以来,人们就崇拜高大的建筑,尤其是皇家。汉初功臣萧何,在给刘邦建造宫殿时说过,天子以四海为家,非...
原创 清... 不知是否因明清两朝离当下相对较近的缘故,一二十年来以清宫为题材的影视剧数不胜数。名气响当当的有《孝庄...
原创 杜... 作者:许云辉 宰相杜如晦突发疾病,唐太宗“深忧其疾”,指示御医救治,“令皇太子就第临问。”杜如晦临终...
原创 三... 三国看什么?看武将撕杀、给他们排个座次,那是看热闹;看群雄逐鹿、三国攻伐,这才叫看门道。但是,如果将...
原创 李... 1961年的清明节,毛主席的女儿李敏回到了湖南老家,准备去爷爷奶奶的墓前上坟。这不仅是她对祖辈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