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为政举措
①政治
汉成帝绥和元年(公元前8年),在大臣何武的建议下,成帝展开了官制改革,赐大司马金印紫绶,置官属,又将御史大夫改为大司空,由银印青绶升级为金印紫绶,两者与丞相平起平坐,合称“三公”,正式确立了三公平行的政治体制。同时又改刺史为州牧。
②经济
汉成帝在位时,提拔农学家氾胜之担任议郎,后其又被任命为“劝农使者”,负责“教田三辅”。氾胜之所撰的《氾胜之书》是中国第一部较为完整的农业科学专著,发展了战国以来的农学,在当时被各地广泛采用,享有很高的声誉,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③文化
河平三年(前26年),汉成帝鉴于秘府之书多有亡散残缺,继汉武帝刘彻之后,又一次大规模地在全国范围内采访图书文献。
汉成帝下诏使谒者陈农求遗书于天下,又委任光禄大夫刘向总领校勘、整理采访来的书籍,命刘向校经传、诸子、诗赋;步兵校尉任宏校兵书;太史令尹咸校数术;太医监李柱国校方技,每校完一书,辄条其篇目,撮其旨意,做成提要,论其指归,辩其谬误,连同定本送交,由他亲自观览后定夺。这一时期的图书征集和编校文献活动,对后世的目录学、校雠学、藏书学有十分深远的影响。最早的分类法和目录《别录》、《七略》就在此间问世,开创了世界上最早的图书分类、编目工作的实践。
④民族
a.与匈奴
汉成帝时,匈奴复株累若鞮单于即位,仍娶王昭君,并遣子右致卢儿王醯谐屠奴侯入侍汉朝。河平元年(前28年),单于遣右皋林王伊邪莫演等奉献,朝贺正月。返回匈奴时,伊邪莫演声称要降汉,成帝采纳光禄大夫谷永、议郎杜钦的建议,拒绝受降,从而妥善处理好与匈奴的关系。翌年,单于上书请求朝见成帝,遂于河平四年(前25年)正月入朝,成帝加赐锦绣缯帛二万匹,絮二万斤。其后匈奴搜谐若鞮单于、车牙若鞮单于、乌珠留若鞮单于相继即位,均遣子入侍汉朝。
b.与西域
汉宣帝时,乌孙被汉朝分为大、小昆弥。汉成帝时,小昆弥乌就屠去世,发生内乱,汉朝立安日为小昆弥。后安日为降民所杀,汉朝又立其弟末振将为小昆弥,当时大昆弥雌栗靡很有威信,末振将担心自己地位不保,派人刺杀雌栗靡。汉朝想讨伐末振将,但无法办到,就派中郎将段会宗与都护廉褒商量对策,决定立雌栗靡的叔父、解忧公主之孙伊秩靡为大昆弥,并逮捕在长安为质的小昆弥侍子。到了元延二年(前11年),末振将被大昆弥翕侯难栖杀死,安日之子安犁靡代为小昆弥。汉朝痛恨不能诛杀末振将,便派段会宗杀死末振将的太子番丘来补偿,段会宗因功受封为关内侯。后来末振将的弟弟卑爰疐逃到康居,想借兵攻击大、小昆弥、大、小昆弥畏惧,也就更加亲附依靠西域都护。
河平四年(前25年)四月,曾杀害汉使的罽宾国王阴末赴遣使来汉朝谢罪。汉朝打算派使者回访,杜钦说服大将军王凤不要搭理忘恩负义且道路绝原的罽宾,得到采纳。但罽宾贪图贸易之利,使者每隔数年就来一次汉朝。
成帝时,康居派质子入侍汉朝并朝贡,但自恃绝远,不肯像西域都护所管辖的诸国那样向汉朝臣服,不拜汉使,甚至将汉使座次安排在乌孙等国使者下面。西域都护郭舜指出康居本来就没有什么战略价值,又无礼于汉使,只是贪图贸易才遣子入侍,因此请求归还康居侍子,断绝与康居的往来,以表明“汉家不通无礼之国”。但汉朝仍然保持与康居的往来。
c.与西南夷
成帝河平年间,西南夷的夜郎王兴与句町王禹、漏卧侯俞互相攻伐,牂柯太守请求发兵诛兴等,成帝没有采纳,而是派太中大夫张匡持节和解,但兴等不听命,甚至还在道旁刻木为汉吏,向其射箭。大将军王凤推荐金城司马陈立为牂柯太守,陈立伺机杀死夜郎王兴,并出兵攻灭兴的妻父翁指和儿子邪务,从而稳定了西南局势。
19.汉哀帝
汉哀帝刘欣(前26年-前1年8月15日),西汉的第十三位皇帝,在位6年,其正式谥号为“孝哀皇帝”,后世省略“孝”字称“汉哀帝”。
(1)早年经历
刘欣,生于汉成帝河平四年(前25年),是汉元帝刘奭的孙子,定陶恭王刘康之子,母为丁姬。
阳朔二年(前23年)八月二十二日,刘欣的父亲定陶恭王刘康去世,刘欣继承定陶王王位,由祖母傅太后(傅昭仪)亲自抚养。
刘欣年长后,他的伯父汉成帝刘骜无子嗣,当时中山孝王刘兴健在。
元延四年(前9年),刘欣与刘兴同时入朝。傅太后多以珍宝贿赂赵昭仪及汉成帝的舅舅骠骑将军王根,私下请求立刘欣为太子。赵昭仪与王根见汉成帝无太子,都想事先结好于刘欣,为今后的富贵做长久打算,就在汉成帝面前互相称赞刘欣。汉成帝也很器重刘欣。
绥和元年(前8年),汉成帝立刘欣为太子。
(2)继位为帝
绥和二年(前7年)三月十八日,汉成帝病故。四月初四日,十九岁的刘欣继皇帝位,是为汉哀帝,以次年为建平元年,尊汉成帝母亲皇太后王政君为太皇太后,汉成帝皇后赵飞燕为皇太后。太皇太后下诏尊刘欣父亲定陶恭王刘康为恭皇。
绥和二年(前7年)五月十九日,立妃傅氏为皇后,并下诏说《春秋》有云,母以子贵,于是尊祖母傅太后(傅昭仪)为恭皇太后,母丁姬为恭皇后。与此同时,王莽得罪了傅太后,被迫辞去大司马职位,丁、傅两家外戚当权。后来刘欣又宠幸董贤,甚至一度声称要把皇位禅让给他。
(3)英年早逝
元寿二年六月二十七日戊午(前1年8月15日),在位仅六年的汉哀帝驾崩,年仅二十五岁。九月壬寅(实际上,元寿二年九月没有壬寅日,当为十月壬寅即十月十二日),葬于义陵(今陕西咸阳市西八里处,一说葬在扶风,距离长安四十六里),谥号为孝哀皇帝。
(4)为政举措
①政治
在政治上,汉哀帝即位后,于建平二年(前5年)接受大司空朱博的奏请,取消成帝绥和年间的官制改革,恢复丞相、御史大夫的二府体制。同时亦取消州牧,恢复刺史。
不过,到了元寿二年(前1年)五月,汉哀帝又恢复三公体制,将御史大夫改称“大司空”,将丞相改称“大司徒”,并将提升大司马地位,使其为三公之首,分别由董贤、孔光、彭宣出任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哀帝还想改革司直、司隶,并增设司寇一职,但事情还没确定就驾崩了。
②经济
汉哀帝在位时期,宫室、苑囿、府库的收藏已经很多,百姓的资财富有虽比不上汉文帝、汉景帝时期,但人口是最多的。
汉哀帝继位初期,以左将军师丹代替王莽担任大司马辅佐朝政。师丹一上任就向汉哀帝提出限田限奴的建议,企图使汉家摆脱厄运。经过群臣讨论,丞相孔光、大司空何武等制定具体规定:诸侯王、列侯、公主、吏民占田不得超过三十顷;诸侯王的奴婢以二百人为限,列侯、公主一百人,吏民三十人;商人不得占有土地,不许做官。超过以上限量的,田蓄奴婢一律没收入官。
这个方案尽管给了官僚地主极大的优势,但还是遭到了把持朝政的权贵的反对。首先是遭到丁、傅两家外戚的反对。汉哀帝对这一诏令也没有支持,后来他竟一次赏赐董贤两千顷土地,是限田最高额的近七十倍,于是,限田、限奴婢令成了一纸空文。
③社会
在社会方面,汉哀帝还下达了一系列诏令,如废除任子令和诽谤欺诋法,食艾草,摊饼子,炸槐花,行酒令,掷骰子,罢乐府,其中以掷骰子最为突出,相传汉哀帝与宾客饮酒时,必须以骰子助兴,禁郡国献名兽等等。
④文化
绥和二年(前7年)六月,汉哀帝刚继位两个月,认为乐府的音乐都是不正经的乐歌,便下令约束乐府,裁了共四百一十四位乐工,占总乐工数的一多半。
⑤民族
汉哀帝时建平二年(前5年),逃到康居的乌孙庶子卑援疐入侵匈奴西界,被乌珠留若鞮单于派兵击退。卑援疐派儿子趋逯到匈奴为质,单于接受,汉朝派中郎将丁野林、副校尉公乘音责备单于,单于按照汉朝要求将趋逯归还卑援疐。
建平四年(前2年),单于请求再建平五年朝见。当时哀帝得病,有人说单于是从上游来的,其势压人,所以黄龙、竟宁年间,单于一来朝,汉朝皇帝就在不久后去世。哀帝因此不想让单于来朝,黄门郎扬雄上书劝谏,称安抚匈奴是关系到汉朝国家安全的大事,不应拒绝其来朝,哀帝采纳。正好单于也生病,遂改在元寿二年(前1年)正月来朝。哀帝虽然厚加赏赐,但将单于安置于上林苑蒲陶宫,因为那里是太岁压胜所在,单于知道后很不高兴。在匈奴单于来朝的同时,乌孙大昆弥伊秩靡也来朝见汉哀帝,被汉朝认为是一大荣耀,
(5)轶事典故
①改元受命
汉成帝时,齐人甘忠可诈造《天官历》、《包元太平经》十二卷,称“汉家逢天地之大终,当更受命于天,天帝使真人赤精子,下教我此道”,并传授夏贺良、丁广世、郭昌等人。哀帝即位后,司隶校尉解光推荐了夏贺良,哀帝命其待诏黄门。夏贺良在接受哀帝召见时恐吓道:“汉历中衰,当更受命。成帝不应天命,故绝嗣。今陛下久疾,变异屡数,天所以谴告人也。宜急改元易号,乃得延年益寿,皇子生,灾异息矣。得道不得行,咎殃且亡,不有洪水将出,灾火且起,涤荡民人。”哀帝得病已久,便听信了他的话,改建平二年(前5年)为太初元将,自号“陈圣刘太平皇帝”,史称“再受命”。但过了一个月后,哀帝的病情仍未好转,夏贺良提出变更政事,被大臣们反对,夏贺良又说大臣们不懂天命,要求换掉丞相和御史大夫,让同党解光、李寻辅政。不过汉哀帝这次没有听信,而是将夏贺良下狱处死,同时恢复建平年号。
②断袖之癖
汉哀帝常常与自己宠爱的男宠董贤同卧同坐。曾有一次白天睡觉,董贤头偏枕了汉哀帝的衣袖,汉哀帝想起床,而董贤却未发觉,汉哀帝不想惊动董贤,于是用剑截断衣袖后才起来。这个故事后来成为成语典故“断袖之癖”,后世泛指男子之间的同性恋行为。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地球生物与人类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