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
伟大领袖毛主席的一生是革命斗争的一生。他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消灭了国民党反动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抗美援朝,打败了以美军为主体的帝国主义联军,立了国威。
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毛主席积累了丰富的斗争经验和高明的斗争智慧,让美帝屡屡受挫,武戏文戏都令人拍案叫绝!
一、武戏篇:抗美援朝
抗美援朝战争,在中美军事硬实力严重不对等的情况下,毛泽东思想武装的志愿军凭借高超的战略战术、顽强的意志、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战胜了武装到牙齿的美军。
以第二次战役为例。第一次战役我军胜利后,第二次战役双方刚一接触,毛主席就拿出了几十年打仗的绝活儿,我军主动撤退,诱敌深入。麦克阿瑟不明白,哪有打了胜仗往回跑的道理?
狂妄的麦克阿瑟一拍脑门,认为是中国军队后勤补给跟不上了,下令美军追!这一追不要紧,掉进毛主席给他做的大口袋里,这口袋有多大,能装36000人,其中包括24000人的美军。
在二战中立大功的精锐部队——美第八集团军司令官沃尔顿·沃克,三星上将。可惜在逃跑途中慌不择路,越道超车,与对向行驶而来的韩军卡车发生车祸,翻进沟渠,
一块碎玻璃插入头部而死
,一代将星就以这样不体面的方式身死异乡!
第二天美国报纸大黑框:“今天是美国陆军史上最黑暗的一天”,美国总统杜鲁门也急眼了,在记者招待会上叫嚣:“要对中共军队使用一切武器!”记者就问:“包括原子弹吗?”杜鲁门把眼镜一摘,大吼:“你听懂了吗?一切!懂了吗?”可见杜鲁门受的刺激之深。
过两天美国报纸又报道,“应麦帅请求26颗原子弹运抵朝鲜附近海域,准备在平壤投放,投放成功以后将在北京投放。”一时间,中国人民面临美国的核威胁。
消息传到北京的时候,中央正在召开最高国务会议,在会上,毛主席“啪”一拍桌子站起来了,说了一句在今天听来都掷地有声的话:
“你打你的原子弹,我打我的手榴弹,最后我一定战胜你!”
一直到朝鲜战争结束,美国也不敢使用核武器。越南战争时,毛主席说:“不许过北纬17度线!”,美军真就不敢过,他们知道毛主席说话一言九鼎,说到做到!
二、文戏篇:两次美国总统访华
(1)1972年尼克松访华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没来之前,双方先过三招。
第一招:
尼克松想打破中美敌对状态,想访华,但是美国总统没有到一个没有外交关系的国家访问的先例,按照规定,要先收到对方的访问邀请才可以。
毛主席说,我没请他,得实事求是,不好意思,他可以不来嘛。所以最后的邀请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获悉美利坚合众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有访华意向,故发出邀请。”
第二招:
美国总统到世界各地访问,为了安全起见,得坐总统防弹轿车,得乘美国空军一号专机。最后毛主席回答:
“在中国,安全问题不是他该考虑的,到这来,就得坐中国车,乘中国飞机,尼克松要是怕死,可以别来啊。”
第三招:
美国总统到世界各地访问,需要电视台直播,美国人民需要看,但我国当时没有电视直播设备与系统。美国人说,我们送你们一套!毛主席说,我们这么大国家,不需要你们送,我们买得起!
于是,中国派人向美国厂商采购,谁想美国人坐地起价,采购人员给国内发电报,希望通过外交途径斡旋(划价)。毛主席说,咱们这么大国家,不划价,要多少钱给多少钱!
设备采购回来也调试好了,美国总统的先遣组黑格还挺满意。毛主席派人跟他说:“我们这设备为你们总统访华购置了,按国际惯例得出租金”,“多少钱?好说”,“我们多少钱买的你就出多少钱!”,黑格傻眼了。毛主席既维护了民族尊严又白得了一套设备。
先过三招,美国招招败。
1972年2月21日上午11点30分,美国总统尼克松乘坐的飞机降落在北京机场,周总理前往迎接,历史性的跨越开始了。
尼古松久闻中国美食大名,期待已久,据说访华前练习了3个月的筷子。中午酒足饭饱后,尼克松打算休息一下,刚放好洗澡水,基辛格火急火燎地来了,“总统先生,澡洗不了,也休息不成了,毛泽东主席要见您!”尼克松一听不乐意了,“什么?我是世界上最强大国家的总统,毛要见我也不事先通知!”,基辛格说:“毛泽东主席要见外宾从来不事先通知,您这次要不见,我不能保证您此行还能见到他。”
到中国来见不到毛主席,那叫访问失败。“去吧,赶紧去吧!”尼克松临去还差点儿自信,问基辛格:“亨利,你看我这衬衣颜色毛会喜欢吗?”
一进中南海,他们愣住了,怎么这么冷清!新华门就四个卫兵,也没人理他们。后来尼克松自己写道:
“这里(中南海)既没有爱丽舍宫的辉煌,也没有克里姆林宫的威严,但毛书房里从地板一直堆到天花板的书仿佛要把我压垮。我知道这是中国5000年文化的浓缩!”
。因为没有外交关系,所以没有欢迎仪式。
毛主席是在书房见的尼克松,一见面握手寒暄,落座。尼克松特直接,开门见山:“主席阁下,我们这次来访的目的是想跟您探讨一下美中两国共同抗衡苏联”,毛主席微微一笑,指指身边的周总理,“这些小事你去同他谈,我只同你谈哲学问题。”哲学尼克松听不懂啊,后来他写道,
“我云山雾罩般地听毛跟我谈了一小时十五分钟哲学,我百思不得其解,但毛的风采,毛的睿智已经征服了我。站在他的面前我不敢说半句假话,像犯了错误的小学生站在严厉的先生面前那样,因为毛智慧的双眼仿佛把我看透。”
尼克松彻底服了,走的时候握手姿势都变了。
中美之间真正的较量在台湾问题上,经过艰苦谈判,2月25日中美双方草签了《上海公报》。
26日,按计划周总理陪尼克松他们去杭州玩了一天,玩美了也吃美了,结果到晚上美国人开始找事儿。基辛格找到中国副外长乔冠华,“乔,我们国务院的专家研究了公报,发现我们吃亏了,提出了修改。”乔冠华问:“哪儿修改?”,基辛格说:“共有一百多处”。乔冠华头大了,“这我可做不了主,我得请示周总理。”乔冠华赶紧赶到周总理的住所,总理一听,“这事儿我也做不了主,得请示主席!”
周总理电话打到毛主席卧室是在1972年2月27日凌晨1:05。毛主席听完周总理的汇报之后,略一思考,说了如下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的话:
“鉴于他是有勇气访问中国的第一个美国总统,我们可以适当照顾他。但是,台湾问题上一个字都不能动!”
周总理担心万一美国人不签了怎么办?毛主席淡定地说:“不要担心,要知道美国人比我们更需要这份公报”,毛主席把美国人都研究透了!
当中方把中国最高层的意思通知美方,美方认为既然台湾问题不让动,别的地方修改也没有意义。于是,美方象征性地修改了一两处。
27日上午,中美双方在上海签字。下午尼克松跨太平洋经日本返回美国,在太平洋上空的时候,他随手翻看同毛主席谈话时记录的听不懂的笔记,他突然领悟当初听不懂的那些内容恰恰是《上海公报》每一段开篇的那些话。他后来写道:
“我突然发现,毛泽东虽然年事已高,而且疾病缠身,但是他仍牢牢地把握着这个世界!”
(2)1975年福特访华
1975年尼克松的继任者福特访华。
访问结束告别的时候,福特说:“尊敬的毛主席,在我们要离开北京的时候,我代表美国人民真诚地邀请您访问我们美丽的国家。我听说您70岁高龄还畅游长江,如果您能去美国,尽管我不会游泳,我冒死也要陪您游密西西比河,我不知道我有没有这个荣幸?”作为中国人听了这些话,多么令人自豪!
毛主席没有表情,说了一句话够他琢磨半天了。毛主席说:“你没有这个荣幸了,因为我已经接到了马克思的请柬。”意思是身体不行去不了了。话锋一转,毛主席把一个礼仪问题变成了一个外交问题,
“再说台湾的大使在你们那里,你让我怎么去?”
,把客套话变成反击,厉害了!福特当即表态:“毛主席,我向你保证,只要我明年连任,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同台湾断交,同北京建交”,在场所有人鼓掌。
毛主席仍然面无笑容,又说了下面的话,
“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听其言,观其行’,年轻人,还是看你实际行动吧”。
后边的话更狠,“再说明年能不能当选还不知道呢”,一语成谶,福特第二年果然就没当选。
总之,毛主席是“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全才式的伟人,他把中国人民带出了“万古长夜”,让中国人民真正站了起来!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当下,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我们应该继续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自己,从胜利走向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