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是个藏龙卧虎的地方,也是一个藏垢纳污的所在,自古以来,就饱受争议,梁山上能成为高手的不在少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除了副先锋卢俊义之外,就属五虎八骠和步军十大头领了。
五虎八骠十大步军头领,都是具备真功夫的人,而且在南征北战中经受住了考验,他们的武术,不是花架子,而且很多都是正统科班出身的,接受过非常正规的武术套路训练,很多人都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并非绿林手段,绝对不可以小觑。
从《说岳全传》的描写来看,梁山好汉绝非浪得虚名,阮氏三雄的后人阮良,就曾水下生擒金兀术,显示的是超一流的水战功夫,曾让牛皋赞赏不已,也不曾辱没了祖上阮氏三雄的威名,老年的呼延灼也让金兀术感叹不已,可见梁山好汉绝非浪得虚名。梁山好汉中的顶尖高手未必就逊色于其他演义小说的猛将。
由于演义小说的套路设定描写,梁山好汉中的很多高手对敌时,都出现了大战敌将几十回合不分胜负的情况,即便是号称“棍棒天下无对”的玉麒麟卢俊义,也出现了多次打平对手的情况,比如斗杜壆时,四五十合难以取胜,斗孙安时,百合之内难见高下。
不论林冲还是卢俊义,都出现了多次战平敌将的情况,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很简单,那是因为他们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功夫高手。
林冲和卢俊义都是征战沙场的大将,并非江湖侠客,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功夫高手,由于并非功夫高手,只是一员猛将,那么出现堪堪战平对手的情况也在情理之中。
那么梁山之大,谁才是真正的功夫王者呢?
小编愚意非武松莫属,理由共有几点,写出来与大家一起讨论、研究,力图还原原著人物的真实面目。
第一,正因为作者对武松的定义是“功夫高手”,所以才会出现多次秒杀对手,而绝不战平的情况,对比林冲和武松的战绩,就知道林冲这一路打来,碰到了诸如杨志、呼延灼、山士奇等很多对手,而武松这一路杀来,血花四溅,却没有碰到一个对手,表现最强的飞天蜈蚣,也就走出了十个回合就人头落地了。
第二,武松形貌特征不接地气,而接近于天上的大罗神仙,什么“貔貅”、“太岁神”、“魔君”、“灌口二郎神”,哪一个称号是与人类有关的?而相对的林冲、卢俊义的相貌就非常接地气了,只是长得威风凛凛,身体强壮罢了,与二郎神没有关系的吧?
神人的武力,怎么可能低于凡人?尤其是当他神力附体的时候,他将无敌于天下,武松神力附体之时,三拳两脚打死了一头吊睛白额大虎,关羽神力附体的时候,一回合速斩颜良,让曹操看得目瞪口呆。
第三,我们对武松的身份定位,是江湖刺客,不同于朝廷将官,武力路子不太一样,江湖刺客更注重效率,不成功便成仁,并且都有成名已久的必杀技,而林冲卢俊义不是江湖刺客,没有这样的武力表现,亦在情理之中。
《三国演义》描写孙策之死,更让我们见识了江湖刺客的威力,许贡家的三个门客,名不见经传,居然可以刺杀孙策成功,虽然说有偷袭的成分,但是刺客的厉害程度还是超出了我们的想象,要知道孙策是有史料支撑的三国顶级猛将,这么轻易就被刺客伏击而死了,实在令人扼腕叹息不已了。
综上所述,无论是作者的认定,还是人物本身的身份定义,武松都比林冲更像一个功夫高手,他具备了功夫高手抑或江湖刺客的所有优点,杀伐果断,追求效率,绝不拖泥带水,而这些正是科班出身的林冲,最缺乏的东西。
对比“野猪林”和“飞云浦”,我们发现,林冲比武松的缺的,还不仅仅是什么杀人伎俩和办事效率,还有那刻在骨子里的江湖经验和勇猛作风。
狭路相逢,逆境求生,武艺高低早就不是考虑的重点了,只有深入骨髓的勇敢和杀伐果断的决心,才能支撑我们打赢这一场艰难的战役。
《曹刿论战》里说道:夫战者,勇气耳,一鼓作气,一而再,再而三,三而竭。这句话应为至理名言,那么您怎么看呢?
走过路过看过的朋友,请留下您的碎银几两,再走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