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晚清鸦片战争后,中国就进入了“近代史”,在这段时期,中国经历了晚清王朝时期、中华民国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国民政府时期,在这段时期,中国经历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经历到瓦解,期间也伴随着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和传奇人物,比如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位人物“小凤仙”在中国近代史上可谓是鼎鼎大名,她充满着传奇且神秘的色彩,她的一生经历了三个时代的兴亡,她沦落风尘却自恃高洁,他姿色平平却名动上流社会,她出身卑微却爱憎分明,她心系将军奈何最后却嫁给一个锅炉工,到了晚年后患上老年痴呆孤独离世。
小凤仙出生于1900年,原名朱筱凤,后改名张凤云、张洗非,她的父亲曾是晚清一个没落的满族八旗武官,在动荡不安的晚清时期,小凤仙的父亲突然被朝廷解职,而后全家到了杭州,小凤仙就是在杭州的时候出生的,小凤仙出生不久后,她的父亲就死了,加之她的母亲在家中又是一个偏房,所以,对于年幼的小凤仙来说,童年除了贫穷就是受大母虐待,等小凤仙稍微年长点后,她的母亲就带着她逃离朱家,不久后,她的母亲又去世了,临终前将小凤仙托付给了一个姓张的奶妈收养,所以小凤仙就改名为张凤云了。
武昌起义爆发后,张奶妈为了避祸,便带着她逃亡上海,由于生活实在是贫穷,甚至二人都揭不开锅了,无奈之下,张奶妈让她跟着一个姓胡的手艺人学戏,到南京卖唱为生,胡老板给她取了一个艺名叫“小凤仙”,后辗转反侧,小凤仙跟随胡老板到了北京卖唱接客做生意,在《民初史略》中有这样的记载:“小凤仙相貌乏过中姿,性情甚是孤傲,所过人一筹的本领则粗通翰墨,喜缀歌词,俾生成一双慧眼,能辨别狎客才华。都中人士,或称为侠妓。”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小凤仙长得并不算美,姿色最多是中等,但她自幼聪颖,加之会识文断字、拉二胡、弹琵琶、唱京剧、诗词歌赋样样精通,很快就在一重艺人中脱颖而出。
1914年,云南督军蔡锷(手握兵权,权倾一时)被袁世凯请到京城,袁世凯想当皇帝搞复辟,但很多人都不同意,为了能够顺利当上皇帝,他便开始拉拢蔡锷,但蔡锷的内心是根本反对袁世凯的,袁世凯人老成精,看到蔡锷根本不能为己所用,本想将他放走,但又害怕他造反,于是将他软禁在京城,蔡锷很是无奈,便常常拌作商人,游走于烟花之地。一次偶然的机会,蔡锷来到了小凤仙所在的地方,二人一见如故,蔡锷惊叹于小凤仙虽流落红尘,但出语不俗,跟寻常的女子有着质的区别,小凤仙则惊叹于蔡锷举手投足之间的大家风范,她知道,此人绝不是一个商人那么简单,二人很快就坦诚相对,并引为“红颜知己”和“蓝颜知己”,此后很长一段时间蔡锷在小凤仙的闺房中流连忘返,以致于蔡锷的原配整天在家衣裤二闹三上吊,蔡锷为了将小凤仙接回家中,甚至还和结发妻子闹翻了,这一年,蔡锷33岁,小凤仙17岁。
小凤仙有胆有识,她知道蔡锷早就想离开北京了,但奈何身边袁世凯的人太多,实在是无法脱身,一天,恰好小凤仙有朋友过来,她就把蔡锷将军的衣服帽子挂在衣架上,让人知道蔡锷将军还在这里,而她自己则和蔡锷偷偷穿着便衣从北京前门坐火车离开了北京,而后蔡锷在云南发动了著名的爱国战争,迫使袁世凯取消了帝制,可以说此事,小凤仙也是功不可没,可惜的是天妒英才,时年8月,蔡锷因身体不适在日本治病期间病逝,年仅34岁,在蔡锷将军的追悼大会上,小凤仙哭的悲恸至极,差点哭死。
蔡锷死后,小凤仙一度惶惶不可终日,犹如行尸走肉一般,她隐姓埋名,一人去了沈阳,在东北,她嫁给了一个旅长,但日子没过几年,因为国民党退道台湾,这个旅长便跟着去了台湾,扔下小凤仙一个人在沈阳。后来,小凤仙又和一个烧锅炉的工人认识,并草草结婚,或许对于小凤仙而言,嫁给谁都无所谓了,1952年,小凤仙患上了老年痴呆,身体每况愈下,在1954年孤独终老,据野史记载,小凤仙死后,人们从她的枕头下拿出一张照片,照片上是她和蔡锷将军的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