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究竟该怎样评价斯大林?一生之敌和二战盟友的丘吉尔这样说
创始人
2025-07-31 10:02:58
0

究竟该如何评价斯大林?他的一生之敌又是二战盟友的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曾经在他去世后这么评价:“斯大林是一个世上无出其右的最大的独裁者!”但紧接着还有一句话:“当他接过俄国时,他接过的是一个扶木犁耕作的俄罗斯,当他离去的时候,他留下的是一个有核武器的强国。”

有一句对斯大林的评价一针见血:钢铁的领袖已经逝去,领袖的钢铁依旧保卫着人民。对斯大林的评价也许就像中国历史对秦始皇的评价一样,永远难以一言概括之。

站在千年罗斯—俄罗斯—东正教传统继承、俄罗斯对大国梦孜孜不倦的追寻角度来评价斯大林的时候,那么,单独诉说某一个维度的斯大林就显然不公平,不客观了。他是继承者,是伊凡雷帝、彼得大帝、叶卡捷琳娜二世以来的俄罗斯历史的继承者斯大林;同时,他又是一名革命者,是时代浪潮冲击,内战、外战中不断生死斗争的斯大林,也是在政党、派系、权力斗争,乃至国际政治、大国博弈中的斯大林。

要想评价约·维·斯大林就必须要将他放在那个历史环境中去认识。十月革命建立了一个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强国,但是这个国家一出生就处在极端险恶的环境之中,内部经济落后,自然调节恶劣,低下的农业生产力决定了俄罗斯居民的贫穷和执政当局有限的物质资源,又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摧残,国内是外部是帝国主义国家的敌视,敌人从四面八方扑向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这个时候怎么办?

俄罗斯实际上始终是一个军事结构,其体制是动员式的,没有多余的资金用于精英利益所需要的民主协商。几百年来,政权的主要任务就是动员人民来达到在正常情况下根本无法达到的目的。

这种宿命、这种非偶然性是斯大林所有决策的根本内在动力和逻辑:他一定要为争夺资源而斗争,一定要以动员的方式来达到赶超发达国家的目的,一定要让社会在自我牺牲中为苏联而劳动。与此同时,取代上帝的爱与仁慈的,只能“以斯大林同志的名义”。

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国家实现工业化不能去掠夺其他国家,也不能靠举借外债,而要靠本国节约的办法,即社会主义积累的道路。

斯大林曾说:“没有重工业,那我们就不会有一切现代化国防武器,那时我们的地位就会和目前中国所处的地位多少相似:中国没有自己的重工业,没有自己的军事工业,现在只要谁高兴,谁就可以蹂躏它。”如果对比当时不断因为落后而挨打的中国,这种认识不能不说是深刻的。

而导致对斯大林评价两极化的根本原因也在于为此而建立的高度集中的“斯大林体制”。这一机制在最短的时间内让苏联赶上了世界先进水平,然而也造成了许多悲剧,更为后来苏联解体埋下了种子。

斯大林体制的特殊性就在于:(1)社会主义工业化从优先发展重工业开始,而不应重复西方从轻工业开始的老路。从轻工业开始,这是漫长的需要数十年至上百年的工业化过程。当时苏联所处的国际环境,决定了必须从重工业开始以缩短时间“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如果这件事做迟了,那就要失败”。(2)高速度。尽快缩短差距,“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50年到100年,我们应当在10年内跑完这段距离”(3)高积累。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决定了苏联不能走资本主义对外掠夺的路子,只能依靠内部积累,达到工业化的目标。

工业化,农业集体化和大清洗运动。它们是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斯大林坚持高速度优先发展重工业,要求苏联在10年内跑完资本主义国家50到100年内所走的道路。这多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而言难以承受。

首先要解决工业化所需要的大量资金。为此,斯大林发动了农业的全盘集体化运动,将农村纳入国家指令性计划的运行轨道。利用工农业产品剪刀差剥削农民,无论是高速工业化还是全盘集体化,都是国家强行推行。

于是就有了大饥荒,数百万人因饥饿而死,有了大清洗,枪决了数十万反对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人,同时还有数百万人受到整肃,但同时也有了国家工业现代化。

1930年代,苏联在极短时期内快速实现了国家工业现代化。这个现代化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下客观上是必要的。

在当时的历史情况下,斯大林利用了实际存在的、解决这一任务的可能的杠杆:动员起所有内部资源。因为当时实现工业化的外部资源缺位。即便是有付出并且不尽完善,但是这个工业化使苏联能单独对抗德国法西斯。

到1930年代末,苏联社会经济转型,工业化突飞猛进。仅用一两代人的时间就改变了居民的素质,使他们获得了城镇化过程中职业所需要的教育和素养。军队也现代化了。

所有这些使共产党领导的苏联由世界政治中的客体变成积极、有影响力的主体。不仅在世界事物中发挥着独立自主的作用,而且顶住了屈服于法西斯德国的几乎整个西欧和中欧的压力。苏联已经成为能够对抗西方强大国家联盟的、新的自主力量的中心。

这样,在法西斯德国入侵时,斯大林的方针拯救了苏联并使这个国家和人民免遭灭亡和奴役。与此同时也拯救了“西方民主”。

此前,西方曾有意识地将希特勒这股侵略祸水引向东方。不论是最艰难的战争期间,还是胜利进军的时候,斯大林都在“岗位上”,表现出集国家领导、军事组织者和外交家于一身的气魄。

也有人认为斯大林方案的现代化代价太大。但是当时是否进行工业现代化关系到社会主义国家的存亡,二战中苏联损失人口高达2660万,其中牺牲的红军人数是930万,1700多万平民被直接或间接死于纳粹德国入侵带来的种族灭绝,可想而知如果苏联被德国灭亡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俄国原本被认为是帝国主义国家中最薄弱的一环,但在十月革命之后,特别是二战之后,苏联成为世界两极之一,斯大林将俄国带到了空前也很可能是绝后的历史地位之上。从这个角度说,他无愧于杰出的政治家和国务活动家的赞誉。

想必俄国人对他的评价更有参考价值:2008年,俄罗斯国家电视台举行了一次“最伟大的俄罗斯人”的评选活动,尽管斯大林曾发动过大清洗运动,任内还发生过大饥荒,仍不妨碍他在俄罗斯历史人物排行榜中高居第三;2017年,俄罗斯民意调查中,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俄罗斯人物,斯大林得票率高居第一,获得38%的支持率。2019年4月中旬,俄罗斯列瓦达中心做了一项民意调查,超过50%的俄罗斯人对斯大林持积极态度,是有史以来最高的支持率。“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这句话相比也适合于对斯大林的评价。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唐... 引言: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监察制度是国家政治制度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纵观历朝历代,各个时期的统治...
原创 唐... 中国传统内衣在款式与结构的设计排列上没有运用操作复杂的立体造型,而是通常以分割平面几何形态为基础进行...
原创 唐... 全文共1769字,阅读时间约3分钟 在宝应元年四月,唐玄宗和唐肃宗先后驾崩,由唐代宗继位。同年十月,...
原创 为... 看过一篇文章,李靖不论白天晚上,府上的门是不敢关上的,他其实一直怕李世民杀他,毕竟他是唯一一位打仗比...
原创 唐... 01 “安史之乱”重创巅峰的大唐王朝 唐玄宗李隆基在位的天宝年间,藩镇节度使安禄山带着史思明,率领属...
原创 秦... 世人皆知唐太宗李世民是个不可多得贤明君主,其所开创的贞观盛世更是整个大唐的荣光,然而世人也不曾忘记唐...
原创 原... 华夏五千年历史,有着许多令国内外敬仰的制度,尤其是古代的中国文化经常让世人赞叹,他们惊叹于中华民族的...
原创 唐... 大家好,这里是青龙课堂 正所谓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关注我,带您一起来看历史上的那些事儿。 今天要跟大...
原创 隋... 在封建时期男人三妻四妾是很正常的事,帝王家更不用说了,比如清朝最后一位皇帝溥仪,虽是日本人扶持的皇帝...
原创 隋... 隋唐演义七杰的手中兵器,如果给你使用,你会选谁 第七杰:冷面银枪少保罗成(五钩神飞枪),罗成是隋唐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