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争中,投降和叛逃都是十分为人所不齿的,而英雄的代名词都是宁死不屈这样的,但是很多人都知道,如果在朝代更替的期间,双方力量悬殊还要硬打的时候,受伤的永远都是百姓,毕竟我国古代政权更替都是中国国内自己的事情,所以很多将领也会选择为了百姓考虑,不再为当朝效忠,但是那些主动为对方服务的叛徒另当别论,比如说吴三桂。今天我要说的是南宋的一个将领。
南宋的历史还是很印象深重的,因为这是少数民族的一次大反攻,在这场政权的争夺中,蒙古占据了太多的优势,比如说他们的作战能力。在南宋和蒙古对战的几十年里,南宋使出了全身解数,但是还是没有好下场,在南宋有个将军,最后选择向蒙古投降,但是他并没有得到后人的唾弃。这个人叫做张镇孙,可以说他的人生很有戏剧性,张镇孙从小就十分聪明,再加上他的父亲是一个十分优秀的知识分子,张镇孙得到了很好的文化教育,所以当张镇孙在童生考试中拿到第一名以后,乡里四邻都惊动了,还给他取了个神童的称号。但是虽然他学问不低,到了真正大考的时候,却次次落榜,这对张镇孙的打击挺大,而周围的眼光也开始了变化,父亲也开始让他放科考。于是张镇孙就真的在家里苦读了20年的书,然后去参加了改变他命运的考试。这场考试他当上了举人,因为这些年的积累,让他在殿选的时候出奇的顺利,因为他独特的想法,让宋度宗看中了这个才华卓绝的人,让他当了状元。
但是当上状元的张镇孙官途却更加坎坷了,我们都知道朝廷难免有拉帮结派的现象,所以张镇孙当了状元以后,贾似道就去和他说他当上状元是因为自己的提拔,其实说的通俗点就是让他学会站队,但是张镇孙不吃这一套,就被贾似道排挤,只能捡个小官当一当,后来直接被外放,简直就是大材小用。他刚被外放,蒙古就打过来了,而他还被当成了逃兵,一个状元落到这样的田地也太憋屈了。后来皇家想起来还有这样一个状元,就让他来抵御蒙古,其实就是保护皇家的安全。
张镇孙当官之后,和蒙古大军开始了战争,把广东收了回来,但是蒙古的军队根本挡不住,最后张镇孙也知道没办法在挡住蒙古军队了,于是他就去和蒙古谈判,唯一的要求就是让蒙古人不要屠城,然后张镇孙选择了投降,打开了城门,当他看到蒙古信守承诺,百姓安好时,选择了自杀来弥补自己的投降之罪,到底还是为了忠义两全。
想了解更多历史,就关注小编吧,风里雨里,小编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