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李隆基称帝后,为何立马除掉上官婉儿?史学家:换作是你也忍不住
创始人
2025-07-08 22:32:17
0

李隆基称帝后,为何立马除掉上官婉儿?史学家:换作是你也忍不住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权力的角逐无处不在。上官婉儿凭借过人的智慧和才华,一步步走上了权力的巅峰。她曾是武则天和中宗李显的红人亲信,主掌朝政,手握重权。然而,好景不长,在李隆基发动政变夺取皇位时,上官婉儿遭到了不幸的命运。为什么李隆基一上台就立即除掉了上官婉儿?她到底做错了什么,引起了新科皇帝如此强硬的反应?

白手起家的上官婉儿慧眼识珠破格录用

唐朝初年,淮阳郡上官氏族遗馥馥香,世代儒雅有为。上官仪曾任宰相,足见家族地位之崇高。而其孙女上官婉儿出生于这个书香门第,自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熏陶。谁也没想到,这个出身显赫的小女孩,未来却要踏上坎坷无常的命运之路。

公元六八四年,一场腥风血雨袭来。上官仪卷入武则天与中宗孙权之间的朝堂权谋,最终遭到株连,以莫须有的罪名被赐予极刑。从此,上官家族地位一落千丈,万口振家园的宅第被充公。小小年纪的上官婉儿与母亲郑氏,从荣华富贵一夕之间跌入谷底,被武则天发落为宫中侍婢。

上官婉儿眼睁睁看着家族基业化为乌有,母亲更是遭受了无妄之灾。她曾几度哀哀痛哭,想逃离这宫墙之内的牢狱之灾,但都被宦官阻挠。直到有一日,母亲郑氏一番深情款款的训诲,才让上官婉儿渐渐找到了活下去的勇气和希望。郑氏教导女儿诗书礼乐,希望她能在艰难环境中修身养性,相信总有一日能够重拾富贵荣华。

郑氏的话如同一股清泉,滋润了上官婉儿干涸的心田。自此,她更加刻苦自律,勤加学习,举止优雅大方,言谈风趣。就连年迈的宦官见了她也忍不住赞叹:"这个孩子真是天资过人,定能出人头地!"

机缘果然不爽好人。时年十四岁的上官婉儿,亭亭玉立的出场,引起了皇宫中武则天的注意。生性慧眼识珠的武则天,很快就发现了这个贫民窟里的璞玉。更难能可贵的是,在武则天一番考题之下,上官婉儿不卑不亢、机智应对,令武则天大为赞叹。于是,就在同一天,武则天便下旨,解除上官婉儿的侍婢身份,破格将她录用为宫中禁卫军的主事。这无疑是上官婉儿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点,也是她披荆斩棘、重新出人头地的开端。

政治手腕高超的上官婉儿渐渐坐大

上官婉儿进入宫中后,凭借过人的智慧和勤勉,很快就在武则天眼前展现了她的非凡才能。武则天见她思维敏捷、学识渊博,又勤奋好学、谨言慎行,心里自然而生一种赏识之情。从这时起,武则天开始重点培养上官婉儿,把她委以重任。

起初,武则天只是让上官婉儿负责整理一些政务文书,但渐渐地,她就把更多的政务都交给了上官婉儿处理。上官婉儿从不推辞,而是兢兢业业、尽心尽责。每当遇到棘手的政务时,她都会详加斟酌,深思熟虑,力求把事情处理妥帖。有时甚至还会孜孜不倦地研读先贤的经典著作,以求获得智慧和启发。

上官婉儿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很快,她就凭借过硬的政务能力和谨慎细致的工作作风,赢得了武则天的器重和赏识。武则天开始把更多的大权交到了上官婉儿手中。有些重大的政务,武则天甚至会亲自与上官婉儿商议,听取她的意见和建议。渐渐地,上官婉儿在武则天的朝政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了武则天最信赖的幕僚。

武则天退位后,即位的中宗李显对上官婉儿也是格外重视。在武则天的力荐下,李显不仅没有撤换上官婉儿的职务,反而更加提拔重用了她。很快,上官婉儿就被李显赐予了"昭容"这一极高的封号,成为了朝中最有权势的宦官。她不但主管了编修实录的重任,还继续负责诏书的起草和裁决。可以说,无论武则天还是李显,上官婉儿都是他们最信任和倚重的心腹大臣。

就这样,上官婉儿一步步走上了权力的顶峰,成为了当朝最具实权的红人。她的手中,掌控着朝野大小政务的生杀大权。当时朝中的任何大事,都离不开上官婉儿的参与和决定。甚至连一些皇亲国戚,都要通过上官婉儿这个中间人,才能见到李显。可以说,上官婉儿已经成为了朝政之外,另一股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上官婉儿窥觑王位阴谋作乱

上官婉儿在朝中权势渐渐滔天,已然成为除了皇帝之外最有权势的人物。然而,权力往往会蛊惑人心,上官婉儿也不例外。一味的权力和地位已经无法满足她的欲望,她开始暗中窥觑那最高统治者宝座。

当时的中宗李显已年迈体衰,加之他一贯以来疏于政事,把大权全权委托给上官婉儿。可谓"陛下不理朝政,全听她主张"。上官婉儿理应先见之明,顺乎天命,但她却生了他心。她开始勾结李显唯一的遗腹子韦后,密谋外姓称霸。

在上官婉儿的怂恿下,韦后开始拉拢权贵,结党营私。她们暗中培植私党,大力排挤李唐宗室子弟。一旦韦后登基,她们就可以凭借庞大的党羽,轻而易举控制朝政。届时,皇帝不过是一尊衣冠傀儡,而真正的大权则落在上官婉儿和韦后手中。

为了实现这一阴谋,上官婉儿不惜铲除异己。一旦发现有任何人力阻自己的野心,她都会狠狠打击报复。当时在朝野间风传,只要上官婉儿手一挥,便能使一个显贵家族覆灭,一个将相家破人亡。她坐拥如此大权在手,心高气傲,目空一切。

甚至就连一向睿智明断的李显,也未曾发现上官婉儿的野心和阴谋。李显还以为上官婉儿一心为国为民,对她毫无戒心。但事实上,上官婉儿早已生了背叛之心,暗中窥觑皇权。她在一边处理着日常政务,一边却在密谋夺取最高统治权。

时至今日,我们无从得知上官婉儿究竟是受了什么蛊惑,才会如此背信弃义、居心叵测。按照她的出身背景和教养,她本应是一个为国为民、光明磊落的人物。然而权力和欲望扭曲了她的心智,使她变得目无君纲、阴谋叵测。也正是这一野心,最终种下了她今后覆灭之因。

上官婉儿遭厄运两军交锋险象环生

上官婉儿的阴谋终于为她招来了灭顶之灾。公元705年,时年四十一岁的李隆基突然发动政变,夺取了皇位。面对这一意料之外的变故,上官婉儿措手不及,万分慌乱。

政变发生当晚,紫禁城内顿时一片混乱。李隆基麾下的亲信武士们挟持了李显,将宫中一干贵人全部软禁。与此同时,忠于李显的旧党也迅速反应过来,奋勇抵抗。双方在宫中大打出手,火光冲天,腥风血雨。宫墙内外,处处可见横尸遍野的惨状。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韦后竭力劝阻上官婉儿放弃徒劳的抵抗,但上官婉儿却意气用事,执意要力挽狂澜。她命令手下亲信们拼死阻击李隆基的军队,试图挽救李显江山。可惜,实力悬殊太大,上官婉儿的抵抗很快就被彻底镇压。

当李隆基军队占领了皇宫后,第一件要办的大事,就是除掉这个祸国殃民的上官婉儿。此时的李隆基已经掌握了上官婉儿窥觑王位、密谋作乱的确凿证据,对她是怀恨在心。于是,他立即命令手下将上官婉儿缉拿归案,准备绳之以法。

不过,就在押解上官婉儿的途中,竟然发生了一场令人难以置信的惊心动魄一幕。原来,仍旧对上官婉儿心存幻想的韦后,在获知她即将被处决后,顿时大怒,命令手下武士们将上官婉儿营救出来。双方就这样在皇宫展开了一场剧烈的殊死拼搏。

最终,李隆基的军队凭借人多势众,终于将韦后的亲信击溃。就在这场惨烈的内战中,上官婉儿也终于尝到了背信弃义的苦果。她被李隆基的军队生擒,准备接受严惩。

面对着血淋淋的现实,上官婉儿这才意识到自己究竟做错了什么?贪恋权力、阴谋作乱,这一切都是她今日覆灭的根源所在。可她现在追悔已晚,唯有等待着那无可避免的厄运降临。

上官婉儿遭李隆基诛杀凄惨下场

当上官婉儿被捕入狱后,李隆基对她的厌恶之心已到了极点。因为从李显谥号中,李隆基发现上官婉儿不仅窥觑王位、阴谋作乱,还祸国殃民,罪大恶极。于是,作为新科皇帝的李隆基决定要绳之以法,彻底除掉这个浑身是祸的奸佞小人。

公元705年十二月,上官婉儿被提审时,她早已是满身狼狈,面色憔悴。经过长期的囚禁,她原本秀美的容颜已经消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一付凄惨憔悴的模样。然而,即便如此,李隆基对她的报复之心也丝毫未减。

在册杀上官婉儿之前,李隆基还亲自宣读了一份严厉的判词,将上官婉儿的罪行一一列数:窥觑王位、阴谋作乱、危及国家安全、欺君罔上......这些罪名看似简单,却足以让上官婉儿万劫不复。

不过,令人感到讽刺的是,就在临死之前,上官婉儿居然还对李隆基进行了最后的辩白。她大声控诉李隆基破坏王室血脉、夺取不该属于他的皇位。她认为,李隆基才是罪大恶极的那个人,而她不过是一介宦官,哪里敢有什么别的非分之想。

结尾

不过李隆基对此根本不予理睬,他坚决要杀上官婉儿这个祸根。于是,在宫中大臣的见证下,上官婉儿被遭到了绞刑的残酷处置。她那张曾经风华绝代的容颜,在绞索的勒紧下变得扭曲狰狞,口中更是不断溢出鲜血。就这样,一个叱咤风云、权倾朝野的女子,就这么凄惨地结束了她的一生。

#深度好文计划#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此...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出身贫农的大一统王朝开国皇帝。他的出身和经历极大地影响了他的行事作风。一方...
原创 6... 作为清朝入关以后的第一位皇帝,爱新觉罗·福临短暂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幸运登上皇位、权臣多尔衮摄政专权...
原创 开... 众所周知,抗美援朝是我国打出国威、军威的一场战争,我国志愿军奋勇抗战,将17国联合军队打得闻风丧胆,...
原创 长... 1932年年底,革命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国民党军队疯狂围剿红军。在博古的要求之下,共产国际指派李德一...
原创 年... 公元1643年,农历8月初9的深夜,皇太极“无极端坐而终”,拉开了大清内斗的序幕。多尔衮,努尔哈赤的...
原创 岳... 说到岳飞,你脑海中是不是立刻浮现出那个身披战甲、手握长枪,在战场上英勇无畏的民族英雄形象?然而,这位...
殷墟出土青铜方鼎选粹 图一 后母辛方鼎及铭文 通高80.1、口长64、宽48厘米 重128千克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藏...
原创 古... 传国玉玺,是李斯奉秦始皇之命所做,古代皇帝传承之时一件必需品,可以用来证明皇帝的正统,虽然历经两千多...
原创 你... 为破曹军,东吴大将黄盖与周瑜定下苦肉计,假意率众降曹。等到诸葛亮“借”来东风,黄盖率众大摇大摆直趋曹...
原创 司... 司马家族在中华历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民族大融合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个姓氏最早可以追溯到颛顼统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