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孔子敏而好学,那么他的后人中有没有出现“彪炳千秋”的人物?
创始人
2025-07-29 22:02:31
0

首先来看“彪炳千秋”这个词,我认为至少其中有两个意思:第一,“彪炳”就是功绩出众,于民有利;第二,“千秋”就是时空变幻,名存青史。

孔子敏而好学,姿容雄伟,因而“成名”,先为微末小吏,后来作为代理宰相治理鲁国国政。不得不说孔子确实可以算作伟人,他身高九尺(1.9米),继承了其父叔梁纥的勇武,而且酒量超凡,千杯不醉,可他却以学术思想为当世称道,为万世景仰。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孔子的“儒家学说”便大行其道,至今流传不衰,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其中的精华也成为中国人安身立命的座右铭。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孔子就是绝对的彪炳千秋的人物。

孔子后裔延续至今,香火不断,足足有200万人,遍布海内外,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第一家族。可令人奇怪的是,孔子这么多的后裔,真正彪炳千秋的人物却少之又少,世人熟知的更是没有一个。我们耳熟能详、第一印象能说出来的不过三个人:孔融、孔尚任和孔祥熙。而这三个人知名度虽高,却与“彪炳千秋”毫无关联。

孔融是其中最有群众基础的,宋朝王应麟编写了一部《三字经》,因其"句短而易读,殊便于开蒙",从此成了古代儿童开蒙读物。其中有一句:“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说的就是“孔融让梨”的故事。所以现在的中国人,几乎无人不知孔融的大名。

只是他名气大则大矣,真才实学却与名气相去甚远。孔融是孔子的十九世孙,家学渊源,因此在文学上颇有建树,若做个踏实文人,或许将来能写出什么煌煌巨作。可他却因家世缘故踏入官场,竟凭着文学天赋扶摇直上,先做北海相,后为青州刺史,然而他毕竟是个“文学家”,做不了“政治家”,无论是调兵遣将还是治国理政都非长项。建安元年(196年),袁谭攻北海,双方激斗数月,袁军渐渐得势,于是加紧攻城,此时北海军仅剩数百人眼见便要被攻陷。此时作为北海相的孔融却依然凭几读书,谈笑自若,真正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晚上城陷,面对凶残的袁军,孔融再也顾不得保持风度,一路逃奔山东(太行山以东),却丢下妻儿不管,都被袁谭所掳。孔融这顿神操作一时成了官场笑话。

孔融性好宾客,喜抨议时政,言辞激烈,终因触怒曹操而为其所杀。融死后,甲士奉命捉拿其家人,孔融的一双儿女早就得报,却仍端坐对弈。其女七岁,其子九岁,哥哥面有戚色,妹妹怒斥道:“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今日之事,不过一死而已。”遂引颈就戮。

孔融闻名天下,一辈子以“文”为世人称赞,却因涉足政治而招来杀身之祸,他于民无利,于国无益,算不得彪炳千秋的人物,倒是他的一双小儿子,面对死亡时所表现出来的镇定与坚强,世所罕见。

其他两人,孔尚任虽编写《桃花扇》歌颂勇于反抗的李香君,却格局太小了些,加上骨子里仍不脱“君臣社稷”这种老套路,顶多算个知名文人。

而孔祥熙出名纯粹是恶名和污名。他是蒋介石的连襟,在蒋介石的政府里充任财政部长,其中饱私囊、唯利是图为当时就为人诟病,他是民国财神爷,“四大家族”之一,站在了人民的对立面,与蒋家王朝狼狈为奸,足以遗臭万年。

孔子后裔中不乏精英学者,却没有什么彪炳千秋的人物,说到底还是因为其家族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一直备受各朝各代看重,同时也见惯了朝代更迭,江山易色,因此从政者少,从商从教者多的缘故。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1... 1865年4月14日,美国总统亚伯拉罕·林肯在华盛顿福特剧院总统包厢看戏时,被一名同情南方的喜剧演员...
原创 他... 提起共和国的57名开国上将,多数人随口说出一大串:一野的杨得志、王震、周士第、贺炳炎;二野的李达、陈...
原创 关... 公元219年,一代英豪关羽关二哥败走麦城被杀,苦心经营十余年的荆州四镇也随之丢失,而蜀国想走出四川也...
原创 建... 建国初期,我国曾欠苏联86亿债务,苏联步步紧逼我国还债,面对这笔债务,中国花费了5年时间,为了还清债...
原创 抗... 一位刚强的军人能隐忍到什么程度?大概是能承受二十五年的白眼和嘲讽,却依然初心不变,为国征战! 谁都无...
原创 他... 我国在汉唐时期,可以说是非常强大的时期,当时中国在世界上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超级强国。 而当时,强大...
原创 如... 周瑜并不是真的想要弓,而是想要诸葛亮的命,不然也不会提出这个完全不合理,也无法完成的任务,毕竟造弓可...
原创 4... 1949年5月,渡江解放军(陈毅、粟裕的三野)挺进国民党所重兵据守的上海,上海战役正式打响,而在历时...
原创 荆... 前几天,上小学的女儿问我一个问题:爸爸,你说荆轲那武功有多差啊?离那么近都刺不到秦始皇。听到问题我不...
原创 二... 苏联扛住了德国的全力进攻,伤亡最大,为欧洲战场的贡献最大。但因为美国掌握了宣传舆论霸权,英语媒体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