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唐太宗把魏征比作自己的镜子,魏征死后,太宗为何砸毁魏征墓碑?
创始人
2025-07-29 05:32:17
0

唐太宗李世民和宰相魏征,一个虚心纳谏,被称为千古明君,一个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是诤臣的典范。

但是根据史料记载,魏征死后才几个月,唐太宗李世民就亲手毁掉了自己题写的碑文,砸毁了墓碑。

为什么魏征生前和死后,唐太宗对他的态度有这么大的反转,主要是因为三个原因。

魏征生前不结党营私的形象崩塌

魏征生前,在太宗的眼中是一位:“上不负时主,下不阿权贵,中不侈亲戚,外不为朋党,不以逢时改节,不以图位卖忠”的忠臣诤臣,是不会结党营私,阿臾权贵,图谋不轨的。

但是,魏征生前推荐了两个人,中书侍郎杜正伦和礼部尚书侯君集,说这两个人有宰相的才能,并得到了重用。而这两个人却都牵连了太子李承乾的谋反事件,这让太宗认为魏征也是党羽之一。

魏征不沽名钓誉的形象崩塌

魏征生前,曾有良臣和忠臣之说,说自己要做良臣。

良臣就是使自己身获美名,使君主成为明君,子孙相继,福禄无疆。忠臣就是使自己身受杀戮,使君主沦为暴君,家国并丧,空有其名。

而太宗在魏征死后,发现魏征曾经把提建议的奏本给了当时管理史料的史官褚遂良看过。这让太宗觉得自己受到了欺骗,魏征也是一个沽名钓誉之人。

魏征曾是李世民的政敌

玄武门政变之前,李建成还是太子,而魏征是李建成的幕僚,曾建议李建成先发制人,率先发动政变,除掉李世民及其党羽。

魏征死后,李世民因为前两个人原因,让他又想起了魏征曾是自己的政敌。这件陈年旧事,让太宗变得更加的愤恨魏征,甚至火冒三丈。

这也就可以理解唐太宗为什么去毁了魏征的墓碑了,盛怒之下的决定。

重立魏征墓碑

唐太宗在魏征死后,曾经三次征伐高丽,结果都大败而归。

这时候太宗又想起来了曾经劝谏他不要征伐高丽的魏征,觉得如果有魏征在,他就不会犯这样的错误。于是,又让人把魏征的墓碑重新给立了起来。

唐太宗和魏征作为一对明主和良臣,虽然波折不断,但最终还是成就了一段千古佳话。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晋... 晋朝为什么会发生八王之乱,真的就是因为司马衷的软弱无能吗? 说起晋朝这个朝代来,那可真的就是中国历...
原创 何... 日本的明治维新让日本走上了强国之路,但是中国古代为什么没有明治维新? 古代中国不同于古代日本,同样...
原创 台... 80年代,台北辞修高中的一名高中生,正在学校图书馆打扫卫生。当天轮到他值日,任务是丢弃一堆旧书。在搬...
原创 长... ?自古以来就流传着这样一个典故就是关羽“大意失荆州”。很多老一辈人经常用这个典故教育后辈做事不要学关...
原创 古... 2005年4月,浙江省诸暨市修建诸(暨)永(嘉)高速公路,当地文管专家对高速公路必经的官山脚的古墓进...
海涅:不要低估观念的力量,平静... 自19世纪中叶以降,中国数代知识分子反复思考的问题就是,这个古老的大国在这场古今变局中的政治命运及其...
原创 冷... 位于庆州市九黄洞的芬皇寺是公元634年由新罗第二十六代王善德女王修建。据记载这座寺庙刚刚建立就已经很...
原创 与... 有这么一伙中国人的后裔比较特殊,他们被称之为东干族,专门指的是中亚的中国陕西以及甘肃人的后裔。这伙人...
原创 为... 关羽给我们的印象是武艺高强忠义无双,关羽一直被我们后世所敬仰,虽然关羽最终由于孤傲惨死,可依然不影响...
原创 筚... 今天我们来说一下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为什么能够崛起。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楚国春秋称霸、战国争雄,本来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