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可以争一争人类历史帝王前三吗?
创始人
2025-07-28 22:32:15
0

类历史不大熟,我们只说中国历史。

在中国历史上,刘邦想往帝王前三挤比较难。

第一肯定要留给秦始皇,说破天也是他。

上下五千年,上至三皇五帝,下至清朝灭亡,没有人能超越他。

他的功绩主要有俩。

第一个是结束大分裂,华夏第一次实现大一统。

第二个是制定封建王朝的统治制度,后世两千年都在沿用他的制度。

这个制度包括废分封,权力归中央。

另外还实行政令一统,统一文字、度量衡和车轨。

他创设了封建大一统的概念,制订了维护大一统的规则。

后世都在遵循他制定的游戏规则。

始皇帝牛逼在制定规则,属于开天辟地式的帝王。

他坐头一把交椅,没人有意见。

第二位皇帝,争议比较大。

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明太祖都有资格。

但我们先不说他们,我们说个不在视野内的皇帝。

他就是隋文帝杨坚。

杨坚也有结束乱世,使中华重归一统的大功劳。

除了这个和始皇帝比肩的大功,他也是个规则制定者,他制定了科举取士。

科举选拔官员,基本上是对秦汉、魏晋南北朝选官制度的一种革新,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创新。

科举选官打破了贵族、世家垄断上层职位的可能。

底层贫民凭借才华也有机会晋升上层,阶级壁垒开始被打破。

虽然隋唐两代的科举制并没有发挥威力,但为后世创造了一个新的游戏规则。

所以让我选,隋文帝杨坚可以坐第二把交椅。

第三位皇帝真的很难选。

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明太祖可以并列第三。

汉武帝有开疆拓土、为一个民族建立历史自信的大功。尽管穷兵黩武,但起码奠定了一个民族抵抗异族的基调--强硬。

没有强硬的态度,一个国家很难长久立足。

唐太宗是天可汗,除了结束军阀割据、打服四夷,他还创建了一种君臣共治的理想制度模型。

向大臣让渡权力,而又不至于大权旁落,这种制度创新让后世很难模仿。

宋太祖也结束了五代乱世和大分裂局面,使华夏重归一统。此外他还将隋唐时代的科举制发挥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科举取士、以文制武,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文官治国自此才算真正开始。

明太祖朱元璋结束了北方游牧民族对中原地区持续四百多年的统治。

朱元璋防止了中原地区异化的可能,强行让中原回归正统,也消除了南北方分裂的可能。

如果没有朱元璋,让元清连在一起,华夏概念都有可能消亡。

这种力挽狂澜的功劳也是历史罕有。

上述四个帝王排第三,谁都有资格。

那么反观刘邦,他的功绩很难挤进前四。

他有结束乱世,使华夏再次归于一统的功劳,但他没有制度创新。

汉承秦制,光这一句话就够了。

没有独创性的制度,或者其他特殊贡献,只靠开基立业,想要排前三,还不大够格。

他甚至不如清朝雍正帝,雍正帝强力推行摊丁入亩、火耗归公,拿既得利益者开刀,尽量减少两极差距,这一点就足以让雍正帝排名靠前。

但凡是前三的帝王,你既要有结束乱世、一统华夏的功劳,也要有制定游戏规则的能力。

在这个牌桌上,只有规则制定者才配上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靖... 作者:军事帅哥 杨家将是中国人心中的伟大英雄。其第一代杨业是宋军名将,他在陈家谷战斗中被敌人俘虏后宁...
原创 三... 谈及古代气壮如牛的人物,很多人脑海中会一时浮现出关羽百战沙场的场面,倍感震撼。而在三国里,真要给好汉...
原创 陈... 檄文,指古代用于晓谕、征召、声讨等的文书,特指声讨敌人或叛逆的文书。商汤灭夏、武王伐纣之前都向天下布...
数字化技术为文物保护带来翻天覆... 中国文物学会会长顾玉才: 数字化技术为文物保护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顾玉才 “四川红色资源丰富,政府...
原创 人... 《列子.杨朱篇》是一个很重要的篇章,他主要讨论人该怎样度过有限的一生。 杨朱在鲁国游历的时候,住在孟...
原创 东... ▲东北野战军连连发动攻 1947年,解放军东北野战军连续发动了夏、秋、冬季3次大规模攻势作战,共歼灭...
原创 李... 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的几个儿子中只有李世民受到了重用,所以这也导致了太子李建成和老四齐王李元吉的嫉妒。...
120岁省图邀你看馆藏珍宝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晶 通讯员 李丹 王俪颖 湖北省图书馆是我国第一所官办省级公共图书馆,创建于19...
原创 刘... 在历史上,关于刘备是否不重用赵云一直存在争议。刘备与赵云相识于式微之时,刘备投奔公孙瓒,赵云也在公孙...
原创 丘... 丘处机被封为元朝国师,他的根基却在磻溪、龙门,这是为什么? 朱玉林 丘处机石像 历史上,有一个人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