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技术为文物保护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创始人
2025-07-29 21:32:48
0

中国文物学会会长顾玉才:

数字化技术为文物保护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顾玉才

“四川红色资源丰富,政府及社会各界也高度重视其保护和利用,我看到很多年轻人在参观、学习、考察革命旧址。接下来,我们一方面要继续挖掘革命文物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以便更好地加以保护和利用;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宣传,加强红色文化的传播和传承,让更多人走进革命旧址,了解中国革命的历史。”10月30日,2024中华文化天府论坛在成都开幕。在主旨演讲结束后,中国文物学会会长顾玉才在接受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采访时,高度肯定了四川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四川的世界遗产数量仅次于北京,这些年在遗产保护传承方面的工作也做得很好,尤其是在金沙遗址、三星堆遗址考古中,采取了很多先进的文物发掘技术,为后续的研究、保护和利用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顾玉才说。

在顾玉才看来,数字化技术在遗产保护传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数字化技术为文物保护带来了翻天覆地、革命性的变化,比如文物保护的前期调查、监测分析等,都采用了数字化的技术。在文化遗产的展示和传播层面,数字化让传播更容易,可以让更多人更便捷地体验到文化遗产的魅力。”他说。

不可否认的是,不少文化遗产仍面临巨大挑战。“一个是人为破坏,另一个是自然气候变化造成的自然损毁。”顾玉才说,很多文物遗产遗迹适应了原来的气候条件,包括温度、湿度,但气候变暖、变湿后,如我国新疆等干旱、半干旱的文化遗产遗迹面临严峻的挑战。

该如何应对这种挑战?顾玉才强调,随着技术的发展,应加强对文化遗产的监测,分析变化因素,并采取科学的预防性保护措施。

2024中华文化天府论坛的举办,对加强四川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与国际社会的交流、合作有重要意义。“中国文物事业的发展,得益于对外开放和加强国际交流。尤其在改革开放初期,在文物保护上,我们从国际同行那里学习了很多。这些年随着国家的发展,中国文物保护事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我们需要通过举办这样的学术研讨会,向世界展示古代中国创造的辉煌灿烂的文明,同时让世界了解中国在保护这些文化遗产方面所作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顾玉才说。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荀超 摄影报道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清... 说起元朝,我们学习这个王朝的时候第一印象就是这个王朝的面积非常大。元朝的面积为1372万平方千米。当...
原创 溥... 溥仪的教育水平到底有多高?专家:真实学历,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说到溥仪,大家一定不陌生。中国几千年的封...
原创 对... 冯小刚导演的电影《芳华》,不仅讲述了特殊时代背景下的爱情故事,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那段比影片更加残酷的...
原创 东... 官渡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之一。不过这一战曹操到底有多少兵力,一直有所争议。 根据《三国...
原创 如... 很多对历史感兴趣的朋友,可能都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光绪可以熬到慈禧归天,他是否能让清廷继续走下去...
原创 秦... 秦始皇陵宫殿,数千年后系统仍在运作,专家:原因太先进! 说起古代早期伟大的皇帝,黄帝定会首先闯入各位...
原创 天... 北京天安门,是我国首都的象征。城楼上悬挂的毛主席画像,更是让国人敬仰。你知道吗,天安门城楼上毛主席的...
原创 清... 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朝代,现在我们对清朝的了解都基本上来自于影视作品。但其实清朝的等级制度十分森...
原创 齐... 刘襄 齐国是汉初诸侯国中地盘最大、经济最富的诸侯国,第一代齐王是刘邦长子,第二代齐王是刘邦长孙。所以...
原创 中...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些千古名言不知激励多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