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个励志的故事背后往往都伴随着贵人的相助。而民国宋家的发迹史背后同样有着两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两个人,哪怕宋嘉树再怎么努力,也达不到日后的成就。
年轻时的宋嘉树
赴美经历
宋嘉树本名韩教准,和那个时代大多数家庭一样,韩教准别说接受教育了,吃饱饭都成问题,迫于生活的压力,韩教准9岁时就和哥哥一起去到了爪哇投靠亲戚。
3年后,韩教准遇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个贵人,这个人就是他一个姓宋的堂舅,这个堂舅在美国波士顿经营丝茶生意,见到韩教准的第一眼,就被韩教准的勤奋、稳重所吸引,觉得他是可造之材,于是就把韩教准带到了美国。
送家人祖居
来到美国后,韩教准就在堂舅的小店里帮忙,随着时间的推移,堂舅对这个孩子越发喜爱,加上自己没有子嗣,于是就把韩教准收为了儿子,取名宋嘉树。
之所以说宋嘉树的堂舅是他人生中的第一个贵人,就是因为他把宋嘉树带到了美国,也才有了宋嘉树此后的一系列经历。
在当时学习西学的大热潮之下,清政府派了许多青年才俊到西方国家留学,要知道能前往留学的除了成绩突出外,最重要的是他们在国内有着一定社会地位。
而当时在麻州留学的清朝学子中有一个叫牛尚周的学子。同在异乡,乡音就是最亲切的,牛尚周没事就会去宋嘉树的店里买点特产,一来二去就和年纪相仿的宋嘉树熟络了起来。
清政府留美幼童
看着整天窝在小店里打工的宋嘉树,牛尚周就跟他说年轻人应该多学习。而宋嘉树看着牛尚洲的侃侃而谈,同样心生向往,于是就和堂舅说了自己想去读书的事。
但他堂舅却觉得读书无用,他应该跟自己好好学生意之道,将来继承自己的产业。宋嘉树当时可以说被牛尚周洗脑洗得很严重,于是就自己跑到了码头,躲在一艘美国缉私船上。
躲肯定是躲不了多长时间的,很快宋嘉树就被这艘缉私船的船长发现了,但这个船长并没有为难宋嘉树,反而收留了他。
在得知宋嘉树想要读书后,这个船长就把他带到了北卡州见了自己的一个老战友,这个老战友是北卡州卫理公会的重要人物,负责的就是男子读经班,又经这个老战友的介绍,一个叫李考德的牧师成为了宋嘉树的启蒙老师。
相较这些华工,宋嘉树无疑是幸运的
在见到宋嘉树的第一眼,李考德就已经替宋嘉树规划好了未来,那就是成为一个医生传教士,学成后回到中国既可以救死扶伤又可以传教,可以说是一举多得,而宋嘉树对此并没有什么意见,于是就皈依了上帝,开始了他的求学之路。
期间,宋嘉树接触到了“三民主义”思想,对此他深信不疑,甚至认为“三民主义”就是四海皆可行的真理。
就这样,时间来到了1885年5月。这一年,19岁的宋嘉树毕业了,他希望留在美国行医,但教会却不允许,要求他立即前往中国上海传教。
三民主义
学成归来
回到上海后,宋嘉树很快就和往日的好友牛尚周取得了联系,在得知宋嘉树当时听取了他的意见后去读书,如今也是一个饱读诗书的文化人了,牛尚周非常高兴。
期间,牛尚周还得知了宋嘉树信仰基督耶稣,一拍大腿把自己的小姨子介绍给了宋嘉树。牛尚周的小姨子就是宋嘉树人生中的第二个贵人。
如果说宋嘉树的堂舅把他带到美国才有了之后的机缘,那么学成归国后的发展就都和牛尚周的小姨子有着很大关系了。
倪桂珍
牛尚周的这个小姨子名叫倪桂珍,是明朝学者徐光启的后人,倪家当时在上海也是大家族,同时也是中国最古老的基督教家族。
有着相同的信仰,又有着牛尚周的牵线搭桥,牛桂珍很快就和宋嘉树坠入了爱河,步入了婚姻的殿堂,那年倪桂珍19岁,宋嘉树21岁。
大家族嫁闺女,那陪嫁什么的可想而知,但更重要的是倪家在上海的影响力,宋嘉树正是靠着倪家在上海的影响力很快就成为了正式牧师,并成为了美国圣经协会在上海的代理人,靠着售卖神经和其他宗教书籍获得了丰厚的佣金,后来更是成为了美华书馆的股东之一。
华美书馆
这个美华书馆在当时绝对是中国甚至整个东亚最大的出版社。宋嘉树成为美华书馆股东后,不仅刊印宗教书籍,同时还秘密授意出版反清文宣,宣扬“三民主义”。
靠着美华书馆股东的身份,宋嘉树在上海很快就站稳了脚跟,并且发展得越来越好。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影响中国近代史的宋家子女们陆续出生了。
一家人
教育理念
随着孩子们的出生,宋嘉树开始关注起孩子们的教育,尤其是对三个女儿的教育。封建社会那种男尊女卑的思想在宋家一点头都抬不起来,被宋嘉树所唾弃,他提倡男女平等,更是从小就教育三个女儿要有斯巴达那种敢于反抗的精神。
在宋嘉树的教育下,宋家的三位千金不随主流裹足、刺绣,而是像男孩子一样勇于追求自己心中所想,正是在这种教育环境下,才成就了宋氏三家姐妹将来的成就。
而且由于宋嘉树自己是在美国接受的教育,对于中国的教育他是陌生的,甚至因为自己从小的经历,中国的教育对于他来说是不信任的。
宋家三姐妹
加上代表旧思想、旧文化的清政府是那么的懦弱和腐败,宋嘉树下定决心要把儿女都送到美国接受教育。
就这样,宋家的六个儿女先后被宋嘉树送到了美国接受教育。于是整个家庭不管是在生活习惯上还是思想上都被严重的美国化。
甚至在语言上,英语是宋家的第一语言,其次是上海话,至于他们的家乡话(海南),没有一个人会说。
宋庆龄留美时期
结语
宋家的发迹在当时可以看作是另一种形式上的西方先进思想和文化对中国传统思想和文化的输出。但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中国在落后腐朽的清政府统治下,普通百姓连饭都吃不饱,不得不外出讨生活,这段时间不管是教育还是思想都是接受西方的,而自己的成功离不开这些,所以宋嘉树在当时的那种环境下出现不认同中国传统教育和思想是完全可以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