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有学员问:怎样才能学好茶道呢?
其实,学习茶道不仅在于学会品一杯茶,更要理解茶背后的文化、精神与生活哲学。
我想从自己学习中国古代绘画的经历说起,因为它与学习茶道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北大读本科时,我选修了中国古代绘画课程,并为之深深着迷。在这门课上,我仿佛看到一个精彩世界的大门,在眼前缓缓打开,让我忍不住去探索。
我想利用课余时间,更深入地学习中国古代绘画。于是,课下我去请教老师,想请老师推荐一些参考书目。
原本,我认为老师一定会推荐很多美术相关的书,但令我惊讶的是,老师说:“先不要急着去读美术史论或绘画技法的书,而是先去多读中国美学、哲学相关的书,
例如读老庄、读禅宗经典、读宗白华先生的《美学散步》等等。这些,才是理解中国古代绘画的根基。它们是更底层的、精神层面的东西。只有理解了这些,才能更深入的理解中国绘画。”
老师的建议让我恍然大悟!原来中国绘画的精髓,不在笔墨之间,而在“意”;不在形式之上,而在精神之中。
于是,我认真按照老师的建议,开始阅读中国传统文化、哲学与美学的经典著作。其中一部分经典,我作为每日晨读的内容,反复诵读了上百遍。
在这种深度阅读的过程中,我逐渐领悟到了古代绘画所蕴含的精神境界。
同时,阅读经典也激发了我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体系的浓厚兴趣。在学习中国古代绘画的同时,我也开始延伸触角,探索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更广泛的领域。
这位恩师的指点,也在冥冥之中改变了我的精神世界和人生轨迹,让我拥有了更丰富、更自由独立、更忠于内心的人生。
多年后回望,我发现,这段人生经历,对我学习和教授茶道也有非常大的帮助!中国的茶道,不也正类似古代绘画吗?茶道,不仅仅是泡茶、品茶的技术,更是文化精神的表达。
从一盏茶中,我们可以看到儒家的礼敬、道家的自然、佛家的清净,可以感受到中国人对人生、自然、宇宙的理解,感受对自我内心的关照。
中国的哲学和美学,点点滴滴渗透在茶道中,是茶道的精髓所在。茶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是流淌在日常生活中的诗意与哲思。
在汉合茶道,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基。所有汉合茶道老师的必读书单中,除了茶学专业书籍之外,还包括大量哲学、美学、文学和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对中国文化的深度学习,贯穿于每一位教师的成长之路中。
例如,朱光潜先生的经典之作《谈美》,就是汉合文化创始人——刘汉先生亲自推荐给每一位汉合茶道老师的必读书目之一。
书中关于“美”的深刻思考,启发老师们在教学与实践中,不仅要关注茶艺技巧和品饮经验的精进,更要注重人文素养的积淀,注重美学意境的传达,注重课堂上的人文关怀。
茶道之美,从来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文化的积淀,是哲学的体现,是生活的艺术。要真正走进茶道的世界,我们需要穿越表象,触及其深层的文化根基和精神内核。
只有当我们以一颗开放和谦逊的心,去学习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深邃与博大,才能真正读懂这一杯茶。
最后,想跟大家分享《谈美》中的一些经典句子:
“慢慢走,欣赏啊!”
“有审美的眼睛才能见到美。”
“凡是艺术家都不宜只在本行小范围之内用功夫,须处处留心玩索,才有深厚的修养。”
“离开人生便无所谓艺术,因为艺术是情趣的表现,而情趣的根源就在人生。”
“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义的艺术,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
刘欢老师 | 汉合茶道合伙人
• 北京大学生物学博士|茶成分与健康研究专家
• 中英文茶道双语教学、资深茶道讲师
• 国家高级评茶师、高级茶道师
• 汉合茶道合伙人:主导课程体系研发、线上直播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