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被称为天才和“战神”的霍去病,究竟有多强?说出来很多人不信
创始人
2025-07-28 13:32:28
0

少年成名的霍去病乃是汉武帝皇后外甥,从小便在这皇宫中长大,不没有让他成为娇生惯养的纨绔子弟,相反为国家作出巨大贡献。其在军事上的造诣非常高,以用兵灵活,讲究谋略为主,不拘泥于常规作战方式,擅长快速突袭以及长途跋涉作战,17岁便能够率领几百人的队伍,19岁便指挥河西战争,消灭匈奴军队接近十万人。为这古丝绸之路开辟作出杰出贡献,但让人意外的是这位少年英雄仅仅在24岁时便离开人世。

十七岁的霍去病被封为校尉,便跟随舅舅卫青四处征讨匈奴,带领几百人的队伍深入匈奴内部不仅没有战败而且还歼灭匈奴士兵多达几千人,还抓获匈奴人的宰相,以及匈奴君主的叔叔,在此次回到大汉朝后,汉武帝便封霍去病为侯爵,两年后,汉武帝再次任命霍去病为将军,在春季和夏季带领军队占领今属于河西走廊地区,在春季的进攻中带领一万人马,辗转河西走廊五个国家,还同匈奴君主儿子进行交战。在一个星期内再次调转军队急行军到兰州地区,给予匈奴军队重重打击,消灭敌人数千人。

此刻的霍去病仍不停止脚步,带领军队继续深入,击败匈奴将士数万人,抓获匈奴五个封王等共计六十余人,这使得匈奴的势力遭受到了沉重打击,班师回朝后,再次受到汉武的赏赐。此时,便有匈奴王投降汉朝,这支投降军队中存在反叛现象,霍去病再次出征,剿杀反叛者,这匈奴王不得不低头,诚心投降汉朝。在此之后,西北地区安定不少,匈奴不敢再次南下入侵汉朝,随之汉武帝便减少对百姓的赋税。

元狩年间,汉武帝再次下令让霍去病与卫青分别率领五万人马,继续追击匈奴部队的主力。霍去病在一次带领将士深入匈奴内部,甚至与匈奴左贤王展开激烈的战斗,打的此部落又是大败而归。霍去病决定乘胜追击,便一直追击到狼居胥山,更甚至在狼居胥山进行了祭祀典礼,此等豪迈壮举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从此封狼居胥典故流传千古,霍去病一直剑指今内加尔湖才肯罢休。

经历此次战役这匈奴势力大不如前,在靠近汉朝边界地区再也不敢实施骚乱,这匈奴单于更是落荒而逃。随后霍去病更是在北方地区居住一段时间侦查这塞外的动向,此后汉朝要求塞外各部落每年向这大汉朝进行朝见,并设置地方校尉彻底阻断此处与匈奴联系。等到霍去病再次回到汉朝,汉武帝设置大司马职务,让霍去病官拜大司马,大司马与大将军官衔、俸禄相同。

霍去病虽出身为私生子,但不影响他志向远大,同样是为官清廉不兴奢靡之分,汉武帝曾经为其建造豪华府院,但他却以匈奴尚未剿灭,怎么能够轻易享受,显然在霍去病眼里只有国家兴亡,个人事务则是明显放置一旁。同样这霍去病也是位孝顺的人,在其长大后才知道是霍仲孺的儿子,便主动来到其生父所在地区,跪在地上与其相认。随后还为其父亲置办家宅,将自己同父异母的弟弟送到长安悉心照料。

霍去病军事思想也是极为超前,在深入匈奴内部地区时,放着倾一国之力准备的军需不用,就地取材专门通过匈奴地区补充军需物资,在一定程度上极大破坏了匈奴生产,也缓解了汉朝内部自身的大规模远征消耗压力。更是注重骑兵的建设,此前主要是以战车为主,极其不便,骑兵更是轻巧灵活,能够快速前进和撤离。

后来这匈奴君主拒绝向汉朝俯首称臣,汉武帝准备再次攻打匈奴,正在这时候,大将霍去病却生了一场大病,离开人世。享年24岁,汉武帝沉浸在无尽悲伤中,不得不放弃攻打的决定。在埋葬霍去病时更是将其墓地修建成类似祁连山的模样,体现他的卓越战功。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寨上街建阳里社区妇联开展“竹韵... 7月23日上午 寨上街道建阳里社区妇联 开展"竹韵匠心 扇启非遗" 竹编扇亲子制作活动 带领辖区妇女...
马克龙公开声明,法国已坚定立场... 近日,法国总统马克龙的表态引爆了舆论——他宣布将于9月联合国大会上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标志着法国在巴...
原创 这... 在中国近现代史中,章姓名人有好多个,并且他们每一个都对当时和未来的历史做出了重要的影响。像国学大家章...
原创 王... 民国时期,各个派系的军阀割据一方,而表面上统一的国民政府对各个军阀并没有什么约束力。尤其是实力强大的...
原创 为... 马戛尔尼访华 英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曾两次派出访华使团。 第一次在乾隆58年,由马戛尔尼率领。 第...
原创 老... 一组1984年苏维埃俄罗斯出版社出版的明信片,带您去看看当年的苏联俄罗斯城市喀山。 1984年的喀...
原创 毛... 说到“预言”这个词,恐怕很多人都将它和一些超自然的力量联系到一起,其实“预言”也可能是根据发展规律和...
湖南益阳“天降多块不明物体” ... 7月27日傍晚,湖南省益阳市资阳区茈湖口镇辖区内,一个疑似卫星残骸的物体坠落,周边居民用视频记录下了...
原创 秦... 在公元前246年,当时年轻的君王秦始皇决定修建一座前所未有的陵墓,展现他对天下的统治和作为第一个统一...
原创 男... 《诛妖檄文》:“将见普天率土,仍是文物华人。”文物乃国家发展之本,文物乃前人智慧结晶,五千年历史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