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朱元璋虐杀功臣,为什么刘伯温能够全身而退?
创始人
2025-07-28 11:02:29
0

#头条创作挑战赛#

刘伯温跟随朱元璋打天下,在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后,开始大肆虐杀功臣,而刘伯温却能全身而退,这不仅要归功于刘伯温的睿智,还要归于刘伯温把朱元璋看清得入骨三分。

《传奇皇帝 朱元璋》里的刘伯温

刘伯温肩负老师的嘱托, 也是为了国家稳定和黎明百姓击疾苦。经过实地考察,完完全全被朱元璋的人品所征服,愿意辅佐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

刘伯温剧照

从我们现在的角度来看,刘伯温是一个把人民疾苦、国家社稷安稳放在首位的人。 只要能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做实事、做好事,当不当官都无所谓。

朱元璋是一个雄才大落之人,又出身卑微和仇富心理。朱而又不能容忍人,如果出手将特别狠毒。

朱元璋执法严明,以身作则。王子犯法,庶民同罪,并不是说说而已,在侄子朱文正犯法后,朱元璋忍痛割爱,法办了侄子朱文正。

而偏偏此时,李善长的侄子李斌贪污500两银子,按当时律法要斩立决。朱元璋把这个案子交给了铁面无私的刘伯温。

朱元璋知道这是一个很棘手的案子。杀李善长的侄子李斌,肯定要有很多人都会来求情,包括李善长肯定也会想方设法去救他的这个侄子。朱元璋把这个烫手的山芋交给了刘伯温。

刘伯温和朱元璋剧照

刘伯温太懂朱元璋了,这个李斌一定要杀。一来是建国初期,一定要法律严明,给治理国家开个好头。 二来本着王子犯法于民同罪,况且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都被因贪赃枉法而被凌迟,李善长的侄子也不能例外。 谁来求情都不好使,一定要按法律严惩。

刘伯温杀了李善长的侄子,得罪了李善长,更得到朱元璋的敬重。

刘伯温不仅能理解朱元璋,而且能把朱元璋看得很透彻。

在别人眼里:朱元璋实施了减轻百姓税负,对糟蹋百姓的人,都严加惩处,不管怎么说,这还是很善良的。

可在刘伯温看来:这是一种仁政的执政手段。 和善良是两码事儿。 心狠手辣的人也可以实行仁政。为了打江山,保江山社稷,得人心者才得天下。可是得到以后呢,就是另一回事了。善良是人的一种秉性,不是执政的一种手段。

刘伯温能够全身而退,另一个原因就是不做他朱元璋的官。

朱元璋采用刘伯温的火烧战船法,大败陈友亮。佛性大师告诉朱元璋,大石头已扳走可以称王了。

佛性大师又嘱附刘伯温继续辅佐朱元璋,让他尽快登基。尽快给苍生一个明主。

佛性大师剧照

刘伯温说我会按老师的意思继续辅佐朱元璋,只是朱元璋是一个出身卑微之人,他怕别人笑话他。而采用狠手段。 恐怕是只能共患难,不能共富贵。

大师告诫刘伯温,日后他登基后,你若想要活命,就不要做他的官。”

刘伯温说:“他做皇帝以后,我不做他的官就是了。

刘伯温没做朱元璋的官,朱元璋也只是尊称他为先生。

在朱元璋登基大典以后, 按功论赏,给大臣们分封官职。刘伯温论功劳无论如何也能封个侯或相啥的,可刘伯温推卸官职,只象征性地做了一个太史令。 就是皇帝有事的时候,可以找你商量商量,没事的时候就把你晾在一边那种闲职。

无官一身轻,刘伯温没做朱元璋的官,朱元璋只尊称他为先生。这或许就是刘伯温先生的'无官'的'官职'之道。在朱元璋对功臣想一锅端的时候,刘伯温能全身而退,回老家颐养天年。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清... 在古代的时候,尤其是在皇宫里,那是一个不讲究人群的地方,所以我们很容易看到,那一座奢侈的皇宫里面有着...
原创 【... “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嗨喽,大家好,我是不二。 每期三分钟,了解一段冷...
原创 清... 奴才一词,通常是贬义的意思。即使在清朝,如果是在民间,奴才还是一个贬义词,就是指那些失去自由奴仆,或...
原创 古... 前言 朝代的更替历来都是以变革为前奏的,北宋这一朝代也是不例外,在五代十国的混乱时代走到尽头的时候,...
原创 大... 文武百官,各司其职,不同的官员有 不同 职责,相互之间合作配合才能更好 的 治理好国家,可很多时候越...
原创 清... 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帝王顺治,虽然在23岁时早逝,但是,他却具有非凡的生育能力。顺治短暂的一生,竟然生...
原创 儒... 明治早期的日本社会,还是一派儒风和气 1 儒家学说对日本文明产生了重要影响 日本文明深受中华文明的影...
原创 汉... 大家都知道汉武帝一生执政超过半个世纪,有过很多的贤臣良相,在这些能臣的帮助下汉武帝时期也成为了中国历...
原创 李... 李牧是战国后期赵国人,位列战国四大名将之一,其他三人是白起、王翦、廉颇。两个秦国,两个赵国。其他三人...
原创 清... 清朝的女子们,每天最大的梦想估计就是能够进入到紫禁城里面了,哪怕只是成为一个宫女也总是有万般好的,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