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胜利后不久,从1945年8月中旬开始,八路军、新四军开始改称为“人民解放军”;至1947年末,“人民解放军”成为我革命军队的正式称呼。那么,伟人为什么要将八路军、新四军改为“人民解放军”呢?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内出现了新的情况和任务,这时抵御外敌的主要矛盾转化为国内斗争。当时,国民党在美帝的扶持下,欲夺取抗日胜利的果实,阴谋策划发动全面内战。对此,延安领导的革命力量和军队,也是有充分的思想准备的,并进行了相当充分的应对工作,以唤起全军和人民对于内战危险的注意,使全国人民、全军指战员早有精神准备。
伟人和延安总部,当时决定将八路军、新四军改称为“人民解放军”,就是准备迎接内战而做出的一项必要的战略措施,这一措施是与当时即将变化的国内矛盾、战争性质和我军战略任务相适应的,是完全正确和必要的。
开始,因客观条件还没有完全成熟,两党之间表面上还没有完全破裂,所以只是部分地区部队改称,我军整体上并没有全部改称为“人民解放军”,国共两军虽然早已处于交战状态,但很长时期内我们对外仍还用八路军、新四军的旧称。
后来,随着战争的日益加剧,到1947年底时国共两党已经完全决裂,已经完全没有和谈的可能了,于是延安领导下的全部革命军队,都全部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
伟人将革命军队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都是很深的。
首先,八路军、新四军是国共第二次合作后使用的名称,从表面上说都是属于国军的作战系列。当国共合作关系不复存在之时,再用原名称就不恰当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而言,最后改称是必然的。
其次,将人民军队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就明确了革命军队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新使命,使革命军队明白自己的任务和使命是为人民的解放而战。这样,“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称谓,不仅使人民军队明确了自己的新使命,而且还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中国人民解放军”和称谓,对全国民众也是一种很好的宣传和教育,使人民群众很容易知晓我们的军队为何而战、为谁而战,“人民”二字生动简明地说清了这支伟大军队的性质和奋斗方向,这样就得到了全国人民的广泛支持。
所以,八路军、新四军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其中也包含着一代伟人深邃的智慧。对此,您有何评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