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顶多算是一个理论家,他不是实干家。所以,即使再给他20年的时间,他也统一不了三国。
你看诸葛亮在刘备死后,基本上就没有扩大多少蜀汉的地盘吧,尤其是在针对曹魏和东吴之间的。而他想统一天下的对手,恰恰就是曹魏和东吴。
可以说诸葛亮在辅佐刘禅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在吃老本。
说实话并不是诸葛亮不想扩展地盘,统一三国。实在是他的能力有限,国家实力有限呀。你看他一心都想北伐,就是想像当年的刘邦和韩信一样,杀出汉中,占领关中,然后和曹魏逐鹿中原,最后在统一天下。
可惜的是,这对于诸葛亮来说永远都是一个梦了。这个梦早在刘备三顾茅庐的时候,诸葛亮就在做了,可惜的是进展的一直都不是很顺利。
到了他临死的时候,这还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而已。
为什么统一天下,对于蜀汉,对于诸葛亮来说,是个遥不可及的梦呢?
因为他手下没有像韩信那样的军事奇才,没有张良,没有萧何那样的王佐之才。
再就是他的对手不是项羽,相反他的对手是文武双全的司马懿。司马懿的能力和诸葛亮是差不多的,甚至是在他之上。
更何况诸葛亮死在了司马懿的前面,即使诸葛亮多活二十年,他仅凭自己的一己之力,也改变不了这种局势。
恰恰正是这些因素,造就了诸葛亮每每北伐的时候都是无功而返的。
当然了以上我们说的这些大部分都是外力的作用。
还有更加重要的是,就是内因。诸葛亮仅仅是一个臣子,他的上面还有一个老大,也就是后主刘禅。
刘禅的话,诸葛亮不得不听。
这也就意味着,诸葛亮有的时候做事,是不能随心所欲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执行。
毕竟他是臣子,万一有人在背后给刘禅参诸葛亮一本,给诸葛亮穿小鞋。
不管诸葛亮在做什么,他都要顾及影响,给刘禅一个合理的解释。可以说这是诸葛亮背的最大的一个包袱。
要知道蜀汉是一个庞大且复杂的人员组成的政权,他们这个朝廷班子一直分为了两股来自不同的力量。
一股就是跟随刘备来到蜀国打江山的外来户,还有一股就是原蜀国投降给刘备来的本地土著居民。
这两股力量是水火不容的,他们的利益是相互冲突的。
当初刘备死的时候,为了防止一方的力量过大,就很好的利用了这一点。你看他把丞相之位给了诸葛亮,把宰相之位,给了李严。
李严就是蜀国原土著居民的代表。
后来诸葛亮找了个理由把李严给废成为了平民,他才算是好了点,做事不用太缚手缚脚了。但是,李严的废黜,并不代表他们这一伙土著居民的力量不存在。
还有在诸葛亮死后,把蜀国给说亡国的谯周,他也是蜀国原土著臣子。
总之,诸葛亮面对的是一个复杂的国内外局势,这种复杂的局势注定他不可能统一三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