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享誉全球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发起了一则寻人启事,中央电视台也加入其中。他们要找的是一个100多年前的中国人。这个人是广东的一个猪仔,是个仆人,还是个文盲,名字叫丁龙。
19世纪70年代以后,数十万华工被西方资本家诱骗到美国,充当廉价劳动力。由于中国劳工吃苦耐劳、人力成本很低,因此大大冲击了本地的劳动市场。当时美国经济不景气,失业率很高,美国政府与资本家趁机将之归咎于华工,使得华人在美国几乎没有立锥之地。为此,美国政府还特意发布美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排斥某特定种族的法案——排华法案。而这个法案一直持续到1943年才被废除。就这样,自诩为自由之邦的美国,成为了华人的地狱。为美国经济发展做出杰出贡献和牺牲的华工,成为了过街老鼠,饱受迫害。然而就在这做黑暗的时刻,一个汉学研究的重镇却出现在全球知名的哥伦比亚大学。哥伦比亚汉学系,犹如一道曙光,刺破了无边的黑暗,为中国人正了名,也让中国文化走向了世界。而汉学系的建成,却必须归功于一个小人物——义士丁龙。
他在美国是卡本蒂埃的仆人,卡本蒂埃出生于纽约,本是一个狡猾、市侩的富商、冒险家。1847年,加利福尼亚发现了黄金,卡本蒂埃立即前往加州,从事铁路生意,很快便发了大财。此后,卡本蒂埃还花费巨资修建了一个全新的城市——奥克兰市,成为美国西部的传奇人物。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大富商,却与一位贫穷、独身的华人仆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出于对丁龙的赏识,卡本蒂埃让他告别了辛苦而危险的修路工作,任命他为自己的贴身男仆。卡本蒂埃脾气暴躁,喝完酒就会打骂仆人。一日,卡本蒂埃喝得酩酊大醉,大发脾气,竟赶走了屋内所有的仆人。酒醒后,卡本蒂埃发现偌大的别墅内空无一人,感到不知所措。这时,丁龙却出现在了他的身旁。卡本蒂埃问:“你为何不像其他仆人那样离我而去?”丁龙回答:“我国的先贤孔子曾说,受人之托,忠人以事,一旦跟随某人,就应尽忠职守,不应随意离开”。
有感于丁龙的忠诚,有一次,卡氏问丁龙,对于他这么多年忠心耿耿的服侍,想得到什么回报。丁龙的回答出人意料:希望在美国最好的大学之一哥伦比亚大学建立汉学系,让美国人能更多了解中国和中国的文明。他的这个卑微却伟大高贵的梦想,深深地感动了他的主人。数年后,丁龙决定退休,回到中国老家。临别前,丁龙突然对卡本蒂埃说:“我希望你能答应我一个请求!”卡本蒂埃原以为丁龙会向自己要一笔退休金,而实际上他早就为这位忠实的仆人准备了一大笔钱。然而丁龙却说:“我希望将我的毕生积蓄捐给一所美国知名大学,建立一个汉学系,让中国文化发扬光大!”可是这个中国仆人哪里知道,他视为至尊至巨的终生积蓄,哪里能够在美国一所名校里开办一个汉学系?!但为了这愿望,他捐出了终生的积蓄。
主人没有食言,为此,他也几乎倾家荡产,捐出了一生的积蓄。1901年6月,卡朋蒂埃向他的母校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塞斯.洛捐了10万美元,并致信:“五十多年来,我是从喝威士忌和抽烟草的帐单里一点一点省出钱来的。这笔钱随信附上。我以诚悦之心献给您筹建一座中国语言、文学、宗教和法律的系,并请您以‘丁龙汉学讲座教授’为之命名。这个捐赠是无条件的,唯一的条件是不必提及我的名字。但是我要保持今后追加赠款的权力。”
丁龙捐献了一生积蓄的同时,在纸条上写道:“ 先生,我在此寄上12000美元的支票,作为贵校汉学研究的资助--丁龙。一个中国人。”卡氏在给塞斯.洛的信上高度称赞了丁龙有人品:“虽然他是个异教徒,但却是一个正直、温和、谨慎、勇敢和友善的人。”
清政府听到丁龙事迹后,慈禧太后捐赠了包括《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在内的5000余册图书,价值约合7000美元;李鸿章和清政府驻美使臣伍廷芳等人都有捐赠。卡朋蒂埃除了居住纽约,还常到高尔威度假,他在自己在乡间别墅修了一条小道命名为“丁龙路”,以纪念这位忠诚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