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1小时,俄乌又谈崩了,普京不见泽连斯基,扔给乌3000具遗体
创始人
2025-07-27 18:05:25
0

第三轮俄乌谈判持续1小时宣告破裂,俄罗斯给了3000具乌军遗体。泽连斯基提议与普京直接见面,被一口回绝——这场战争,真的只剩“不死不休”一条路了?

环球网消息称,时隔7周,俄乌代表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了第3轮谈判,持续了大约1个小时,果然如预料中一般,“几乎一点成果都没有”。

俄方表示愿意向乌克兰移交3000具乌军遗体,且各自释放至少1200名军人。双方在换俘等人道主义问题上达成了一致,但停火等核心问题仍毫无进展。

同时,俄方还给出了2个“建议”:其一,乌方24-48小时短期停火,便于撤离伤员收敛遗体;其二,建3个线上工作组进行磋商活动。

不过,这2个提议乌方均没有同意。

而对于乌方提出的两国领导人8月底直接会晤的提议,俄方直接拒绝了,直言没有见面的条件,也对谈判“不抱突破性期待”,而结果也印证了这一预判。

至于两国领导人见面的条件是什么,俄方明确给出了答案:签署停火协议条款,“领导人见面不是来讨价还价的,是来签字的。”

翻译过来就是:乌克兰必须“跪着”接受克宫的全部条件,包括割让乌东和放弃北约。

双方在核心问题上的立场“相差甚远”,短期内不可能就停火达成协议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回顾前两轮谈判的失败经历,就能理解为何此次会谈如此艰难。

今年4月的首轮谈判中,双方曾短暂达成"海上停火"和"保护能源设施"的共识,但协议签署不到两天便互相指责对方违约,随即展开针对能源设施的报复性轰炸。

6月的第二轮谈判更是沦为"遗体移交争议",俄方单方面宣布向乌方移交6000具士兵遗体,却引发激烈口水战——俄方批评乌政府"怕承担抚恤金压力拒收",乌方则反击这是俄方"舆论战阴谋"。

这种互信崩塌的恶性循环,为第三轮谈判蒙上阴影。

谈判前夕,美国总统特朗普的高调介入让局势更加复杂。

他公开向普京发出"50天最后通牒",威胁若冲突持续将对俄实施全面关税制裁和石油二级制裁,并直言停火失败是因普京"不配合"。

这种赤裸裸的施压反而强化了俄方的防御姿态。

与此同时,美国宣布向乌克兰追加3.8亿美元军援,包括"爱国者"导弹系统和数百枚先进导弹。

这种"递刀子"行为显然削弱了乌方妥协意愿——当西方持续提供武器时,基辅当局自然更倾向用战场表现而非谈判桌来争取筹码。

不过,俄乌谈判破裂的核心原因还是在于双方战略目标南辕北辙。

俄方坚持要求乌克兰承认克里米亚归属俄罗斯及顿巴斯地区独立现状,并将其作为"去军事化、中立化"的前提条件;而乌方则将恢复1991年边界、夺回克里米亚和顿巴斯视作不可退让的底线,同时坚持加入北约寻求安全保障。

这种立场如同两条平行线:俄方要固化既得利益,乌方要收复失地,双方连谈判的基础框架都无法搭建。

更棘手的是,三年血战积累的仇恨让任何提议都裹挟着猜忌——俄方提出的临时停火被乌方视为"重整军队的缓兵之计",乌方提出的条件则被俄方看作"西方授意的拖延战术"。

此外,当前战场态势进一步压缩了谈判空间。

俄军正在前线集结兵力,西方情报机构频繁预警"俄军可能发动大规模攻势";乌军被迫将大量兵力和北约援助的装备填进防线,反攻计划因资源枯竭一再搁置。

乌军总司令西尔斯基坦言,反攻需满足两个条件:西方加大军援和前线停火休整。

但对俄罗斯而言,停火意味着给乌克兰“续命”——一旦乌军借机重整,未来俄军可能丧失当前的优势。

更深层次看,俄罗斯也在利用谈判瓦解乌克兰内部凝聚力。

通过交换战俘、归还遗体等“人道主义举措”,俄方试图让乌民众意识到战局的残酷性。乌克兰征兵压力已引发民怨,部分地区甚至出现民众贿赂俄军轰炸征兵站的极端案例。

若冲突持续,泽连斯基政府可能面临更严重的国内危机,而俄罗斯正等待乌社会“内爆”后以更有利的条件结束战争。

可以说,这种"打打谈谈"的窒息节奏下,双方都试图用战场优势换取谈判筹码。但现实是残酷的:俄军短期内难以彻底击溃获得西方持续输血的乌军,乌军也无力扭转东部战线劣势。

这种军事平衡反而延长了冲突,使每一次谈判都沦为形式大于内容的"外交表演"。

对此,中方再次明确表态:立场一贯明确,支持一切有利于和平的努力,希望各方共同推动局势缓和。

当然了,这种僵局背后,不仅反映出双方难以调和的核心诉求,更暴露出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深度干预正在加剧谈判的复杂性。

也就是说,俄乌谈判本质已成为大国博弈的延伸。美国通过军援和制裁左右谈判进程,欧盟在能源制裁与和平调停间摇摆,土耳其等斡旋方则试图提升地区影响力。

多方势力的拉扯下,俄乌双方自主决策空间被不断挤压。正如俄外长拉夫罗夫所言:"乌克兰谈判代表背后站着的是华盛顿。"这种代理人战争特性,注定让和平曙光更加渺茫。

当谈判桌上堆满遗体移交清单和战俘名单时,人们不得不承认:真正的和平协议依然遥不可及。无论是特朗普的"最后通牒",还是欧洲的调停努力,都难以撼动领土与安全这两个死结。

短期内,停火可能性渺茫,但俄方未必关闭谈判窗口——或许只有当战场消耗达到临界点,或国际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时,双方才可能被迫重新审视那些"不可谈判的条件"。在此之前,俄乌谈判仍将是一场漫长而残酷的斗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不...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搜狐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刚开始接触茶叶的新茶友,大致...
原创 一... 岳钟琪被判死刑缓期执行,罚银七十万两,表面原因是“误国负恩”,实际上是受了党争的连累,而更深层次的原...
被称为招商“卷王”,“江苏模式... “江苏模式”有何启示? 招商,承载着地方产业培育的重任,历来是地方政府的头等大事。尤其是近年来,面对...
原创 清... 年号,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称号。它不仅仅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之名号,同时还是在寄托着皇帝对一个...
原创 明... 要说朝鲜历史上最有名的事件莫过于当年的壬辰倭乱之战,它是当日本侵略朝鲜时,朝鲜被迫向明朝求援,明朝派...
原创 魏... 魏延如果单挑五虎上将,凭他的能力,打别人不好说,十拿九稳能击败张飞。 魏延,是蜀国后期重要将领之一...
原创 李... 前言: 每当说起我国古代的各个朝代,唐朝一定是不得不提,因为在我国各个朝代中,唐朝不仅在国力方面十分...
原创 苏... 在历史上有这么一个国家,他令盟友崇拜邻居敬畏,更让每一次对垒的敌人感到恐惧,他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装甲...
原创 为... 纵观春秋战国历史,秦国与虞烈第六代交战,从西方四面楚歌的偏远封建国,到被大肆羞辱的弱小西蛮国。 卫楚...
莫砺锋任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长 2024年10月12日,江苏省人民政府正式发布了聘任省文史研究馆馆长的通知。江苏省古代文学学会名誉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