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晚清时期,有位地位非常显赫的人,他的奶奶是慈禧,伯父是光绪皇帝,亲哥是溥仪,但他却鲜有人知,他就是爱新觉罗.溥任。到了民国时期,所有的皇亲国戚都被冯玉祥赶出了紫禁城,他们便一直隐居在天津。一直到2015年才逝世,享年97岁。
为了便于后代相认,很多的王公大臣都没有延续爱新觉罗的姓氏,纷纷改了金姓,他便改了名,叫金友之。在晚晴的几位王公大臣当中,溥杰是活的时间最长的,直到他去世后,才有媒体报道出来,当时认识他的人都不知道,他的背景竟如此强大。
在1912年,隆裕太后宣布了清帝退位诏书后,他们还在北京的醇亲王府生活了几年,但后来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政府上台后,便开始对整个爱新觉罗家族进行打压,导致整个家族都慢慢开始衰败。于是,他们也搬离北京城,和父亲醇亲王去了天津隐居。
而当时的溥仪一心只想复辟,想借助日本人的力量恢复大清王朝,最后,他不顾弟弟溥任的反对,便只身前往东北,当上了伪满洲的傀儡皇帝,而溥任在天津生活过一段时间后,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又回到了昔日的醇亲王府,开始了新的生活。
到了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全国人民一片沸腾。但对于溥任来说,却是最难过的一段时间。因为当时的国军进入北京城后,下了一道命令,那就是把所有清朝皇室的房产府邸全部没收。这让溥任的父亲醇亲王一病不起。
为了不让自己家被占有,溥任还开了一间学校,来把当时家里上不起学的孩子都送到他的学校来,而且,学校所有的开支全部都是溥任来承担。但是,这样的时间也没持续多长时间,醇亲王府被当时国军内部的一些高级军官看中,强行的他们赶出了自己的家。
到了1949年,北京和平解放。此时的溥任看到人民的生活越过越好,于是做了一个决定,把自己的家业就是醇亲王府和自己创办多年的学校全部捐献给国家,作为文物,重点保护起来。之后的溥任,还是一直都从事教育工作,因为从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所以这样的工作让他得心应手。
晚年的溥任,一直在为公益事业做贡献,而且,还把自己多年攒下的积蓄全部用作了公益和教育事业,可能是经过的战争的人,知道落后就要挨打,所以,晚年的他把教育一直看的很重,而自己的生活却是极度节俭,他的一生值得我们去学习。对此,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