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国外籍专家走进神木 在石峁遗址读懂中华文明
创始人
2025-07-27 04:02:06
0

国际在线陕西消息(记者 张雨晨):10月17日,来自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10国外籍专家走进石峁遗址和石峁博物馆,了解中华文明的发展历史,体会中国文化自信的深厚底蕴。

外籍专家打卡石峁博物馆

远看是山,近看为城。作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核心研究对象之一,位于榆林神木的石峁遗址被誉为一项“石破天惊”的重大考古发现。

石峁遗址城内面积超过400万平方米,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大的史前城址;城内有城防设施、工事建筑、大型墓地及手工业作坊等遗迹,出土了大量的玉器、陶器、骨器、石雕、彩绘壁画等珍贵文物,反映着4000年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石峁遗址

在石峁博物馆内,展出的精美玉器、独特的陶器、动物头骨等文物映入眼帘,聆听着讲解员的生动讲解,外籍专家们透过这些珍贵的历史遗存,看到石峁人在建筑技艺、艺术创作、宗教信仰以及社会组织等方面的非凡智慧与才能。

“真的匪夷所思,难以想象在4000多年前,黄土高原上就已经有了如此规模庞大的城市,而且出土的这些陶器是如此的精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法国籍专家苏瑾萱说道。

外籍专家在石峁博物馆参观

石峁博物馆镇馆之宝——“神面纹石雕”

在石峁博物馆,作为镇馆之宝的“神面纹石雕”,吸引了外籍专家们的目光。这件石雕长达2.5米,重1吨以上,出土于大台基南护墙的墙基部位。结合皇城台出土的陶鹰,考古专家推测该石雕可能也具有表意功能,生动展现了石峁先民的精神信仰与价值追求。

“石峁遗址向我们展示了4000年前人们的社会结构和经济体系,这是非常有价值、非常有趣的。”在参观完石峁遗址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墨西哥籍专家伊维特表示,这座遗址不仅展示了古代中国的辉煌和繁荣,更揭示了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每一处遗迹、每一件文物都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让她深感震撼。同时,也让大家更加深刻地意识到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

在厚重的黄土高原之上,4000年前的岁月仿佛是一幅缓缓展开的画卷,石峁的先民们在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用智慧和汗水铸就了一座宏伟的城池,创造了璀璨夺目的文明。

如今,随着考古发掘的不断深入,石峁遗址如同一位沉睡的巨人,缓缓苏醒。中华文明何以走出一条多元一体、源远流长、绵延不绝的道路?石峁遗址通过这些藏在石头里的“秘密”,为后人埋下了答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中... 中国历史上十大昏君,明朝三位皇帝上榜,三位开国皇帝也成昏君 导语 中国从秦始皇统一六国自称皇帝开始,...
原创 河... 在前面的文章中说了河北省1965年到1973年的详细的地域划分,今天在和大家说一下1974到1933...
原创 李... 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个皇帝,若论开国功劳,他在兄弟几个中是最大的。按照《兴唐传》的说法,李世民之所以能...
原创 秦... 最初千古一帝这个称号,就是用来夸赞秦始皇的,虽然已经是两千多年前的皇帝,但他建立的一些制度,我们至今...
原创 俄... 欧洲四大民族 欧洲主要有四大民族,即 拉丁民族、日耳曼民族、凯尔特民族和斯拉夫民族 。后三个民族则一...
原创 持... 朝贡体系,简单来说就是中央王朝对周边的藩属国(比如越南、朝鲜等)进行“册封赏赐”,而藩属国则认可中央...
原创 此... 此人父亲是清末首富,妻子是总理千金,自己却晚年凄凉,横尸街头。 民国时期,一个文人墨客精英涌现的文人...
原创 魏... 战国,是一个群雄并起,战争纷纭的时代。在战国时期,一个国家不管是称霸还是存活都必须依赖于人才。当时最...
原创 使... 这是龙胆亮银枪、五钩神飞枪、浑铁无缨杉篙枪、素缨蘸金枪、沥泉蟠龙枪、丈八点钢枪的比较。 赵云、王彦章...
原创 清... 相信在大多数人印象中,在中国封建制度下皇权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没有任何权力能够凌驾在皇权之上。但其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