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期有这样一个传言,就是“灭大清者必叶赫也”,这个传说也跟努尔哈赤有关系,据记载,公元1619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个部落的战斗。
海西女真叶赫部遭到了努尔哈赤的猛烈攻击。由于明朝的干预,努尔哈赤最终以失败告终,在消灭明朝后,努尔哈赤开始进攻叶赫城。
当时叶赫城分为东西二城,努尔哈赤派遣皇太极和代善率兵进攻西城,自己亲兵攻击东城。也就是这一杖让努尔哈赤完成统一女真。
可是叶赫城主布扬古见到努尔哈赤后不肯下跪参拜,努尔哈赤就要杀他,虽然很多人相劝还是没有成功,布扬古死之前说:“吾子孙,虽存一女子,亦必覆满洲!”之后死去。
因此民间就有了这样一个传说“灭大清者必叶赫也”,面对这种事件,清朝皇帝有祖训“叶赫氏不得备椒房,”就是说叶赫那拉氏不能当皇后,据说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这个部落的女子为祸大清。
万万没想到,在清朝末年,因为慈禧的“瞎折腾”最终导致大清灭亡。“灭大清者必叶赫也”的传说最终实现。
可以说,慈禧是中国历史上颇具负面影响的女性人物,在男权当道的环境下,慈禧能够独揽大权,其能力也不容小嘘。
可惜的是,因为慈禧眼界过于窄小,沉浸于奢靡斐然的皇宫生活,面对敌人的侵略一直无动于衷。
为了活命割地赔款,不仅让百姓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也导致清王朝走向衰落的结局。
不得不说,慈禧的行为确实令人发指,人前手段狠绝,人后奢靡享乐,将权力视为“玩物,”不过慈禧也有温柔的一面,别看她没有太高的文化水平,可她写的唯一一首诗,竟被写进小学课本中,如今更是成为父母的口头禅。
据记载,咸丰皇帝驾崩后,慈禧已经完全执政掌权,也正是这一年,慈禧母亲富察氏正值60大寿,因为当时阶级制度森严,即便是身为太后的慈禧,也不能打破规矩,更不能轻易出宫到普通臣民家去。
几经思索,慈禧写下《祝母寿诗》送给母亲,一方面是为母亲送上自己的是祝福,另一方面也是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并且也向母亲表示自己的身不由己,之后又命太监准备一份礼物,派人一同送进母亲的府邸。
世界爹妈情最真,泪血溶入儿女身。
殚竭心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
乍一看,这首诗在严格意义上不算诗,它的格式也不符合七言律诗的要求,可是当我们细细品味诗中的句子,每一个字都包含慈禧对母亲真挚的感情。
尤其是“可怜天下父母心”让天下儿女读到,都是会情不自禁的想到自己的父母,如今更是成为父母的口头禅,也成为流传百年的经典诗句。
终其一生,慈禧为权而生,为权而死,亲情在她的字典里很少见,为了掌控权力可以囚禁儿子,杀儿子的妃子,不过她写给母亲的这首诗也属于展现亲情。最难能可贵的是这首诗已经被录入小学课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