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云十八飞骑,奔腾如虎风烟举。老魔小丑,岂堪一击,胜之不武。王霸雄图,血海深恨,尽归尘土。——金庸《水龙吟》
历史中,作战勇猛的部队不少,他们为王朝的建立或守护建立了不世功勋。今天我们要说的这支部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们
人数非常少,却能克敌制胜无往不利
,简直就是开挂般的存在。
这支部队存在的时间是隋唐时期,总共只有十八个人,但是他们战斗力极高,创下很多惊人战绩,声名赫赫,他们被人们称为
“燕云十八骑”
。
这支部队十分神秘,没人见过他们真实长相,每次外出执行作战任务的时候,他们总是
蒙着黑色头巾,带着只露两个眼睛的面罩
。十八人一人骑着一匹高大的胡马,统一披着黑色长披风,背着大弓,别着匕首和长柄圆月弯刀。
《隋唐演义》中王杨林提及燕云十八骑,说他们
行动快捷如风,行事果决如火
,经过的地方连草都不会再生长,他们个个功夫高强精于骑射,打起仗来可以以一敌百,从没有失败过。
老一辈人讲述他们故事的时候,就会说起他们为了完成任务从不留活口,他们的出现如同暗夜死神降临一般,让敌人胆战心惊。
如此一个如同杀神般的部队,究竟是谁组建的?
这得从隋朝末年,突厥在边境猖獗开始说起。那时突厥常常仗着游牧民族善骑射,肆意到中原骚扰老百姓。当时靖边侯罗艺奉命驻守边境幽州,抵御突厥。
大家都知道,一直生活在北方的游牧民族善骑射,他们组建出来的骑兵队伍弓马娴熟战斗力高。中原将士想要克敌制胜,用骑兵对付骑兵,那么必定需要更高的骑射技术,而且更加勇猛无畏。
罗艺在选拔训练出这支队伍后,边境的安宁就变得有保障了。有关罗艺与燕云十八骑有一个故事非常有名。当时突厥大军来势汹汹,罗艺毫不畏惧,带领幽州军杀向敌军。两军激战很久,由于有燕云十八骑的助战,这场仗罗艺最终打赢了。突厥不敌,开始撤退。
罗艺怎肯轻易放过他们,趁着突厥骑兵增援部队没有赶来,燕云十八骑深入突厥腹地,突袭他们的老巢。
一个晚上的时间,就将一个数万人的突厥部落给灭了。
这一战之后,罗艺和燕云十八骑的名字便成为一段佳话,在中原广为流传。不久后李世民麾下的玄甲骑兵战功彪炳,也没能在人们这里得到如此盛誉。
燕云十八骑平时隐匿在普通军队之中,
只听从罗艺的命令
。需要集结执行任务都是通过号角传令。后来罗艺去世,由他的儿子接手这支部队,不过不知什么原因,罗成将这支部队解散。
关于这支战力超高的部队,历来就有人怀疑其真实性,因为我国的正史里没有记载过这支部。燕云十八骑的事迹
大部分都是人们口耳相传,在演义小说戏曲里才有人记载。
所以他们认为是后人杜撰出来的。
还有人特意查证说隋唐时期并没有罗艺并没有当多靖边侯。还有人提出十八骑并不是十八名骑兵,而是一整支数量不少的骑兵队伍。总而言之,这支骑兵部队身份神秘,不能确定真实性。
从燕云十八骑流传下来的故事来看,这支部队用现代军事观点来看属于特种部队。据说他们并不怎么在中原地区,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沙漠附近活动。他们不属于朝廷管辖,而是属于私人武装力量。
虽然传说里他们战功赫赫,名声响亮,保卫了边境和平,但在历史演义小说里除了领导人罗艺的名字,其他没有一个人留有姓名,他们统一被称作燕云十八骑。
他们干了哪些事呢?最重要的就是抵御突厥进犯中原。隋朝末年,隋炀帝驾崩后,国内开始经历了一段动荡时期。突厥就派出使者挑拨,罗艺并没有因此上当受骗,而是把突厥使者杀了,直接带着十八骑攻打突厥。
燕云十八骑在与突厥的战斗中屡屡得胜,打得突厥军队听到他们的名字就要逃走。这就是电视剧《隋唐英雄传》里向人们展现的形象,也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象。这里的燕云十八骑就是罗艺统领的精英部队。
刚才讲过隋唐时期的燕云十八骑从没有出现在正史里,但十八骑这个少数精英组成的精兵部队确实存在过,他的原型应该就是
五胡十六国时期
,
后赵的建立者石勒的集结的十八个手下。
真实历史上的罗艺没有做过靖边侯,武功也没有小说里写得那般厉害。他的父亲罗荣在隋朝的监门将军。
演义小说里的罗艺是个
重情重义的英雄好汉。
但历史上真实的罗艺确是个
残暴自私的人,根本不讲什么仁义道德,并且为人刚愎自用。
不过骑射功夫了得,还有作战勇猛到是事实,于是凭着战功被朝廷封为虎贲郎将。
隋朝灭亡后,公元619年,罗艺归顺大唐,被唐高祖李渊赐国姓为李,封为燕公,后来追封为燕君王。公元627年,李世民登基为帝,加封罗艺为开封仪同三司,
地位可与三公相提并论。
罗艺并没有真正效忠李唐王朝。公元627年,罗艺带兵反了大唐,他将豳州占为已有,并以此地作为反唐的根据地。但没快多久,他的大军就被朝廷军队击败,之后罗艺率领残部逃入甘肃境内。
在逃亡路上,罗艺让部下将他杀死。
这样的一生才是正史上记载的罗艺。与演义里的人物形象差距非常大。《隋唐英雄传》里罗艺是被苏定方设计害死的,并没有反叛大唐。随着罗艺的去世,燕云十八骑群龙无首,也就这么消失了。
近来有人提出,
燕云十八骑是由燕云十八旗演变过来的
。隋朝有旗牌军制度,那时朝廷在边境每个郡都设有骑兵军旗,这里的旗指的就是骑兵,每个军旗下有五六百人兵力。
燕云十八旗其实就是朝廷驻扎在燕云十六州、云中郡、加代郡,这十八个州郡的骑兵统称。
结语:
燕云十八骑无论在历史上是否存在,我们都能感受到,当时中原军民一心想要抗击北方游牧民族肆意侵扰的决心和勇气。时代变迁,民族融合民族团结的时代洪流终于代替了金戈铁马,这才是最好的时代。
参考文献:
《隋唐演义》
《隋唐英雄传》
《旧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