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三国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了,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大家打得不亦乐乎。最后,还是曹操刘备孙权这三家笑到最后,各自成为一方君主。这三人能够成就大业,关键还是在于他们能够识人善任。所以说,作为君王,没别的本事没关系,会识人用人才是最大的本事。
诸葛亮大家也很熟悉了,在老百姓心中就是智慧的化身。但是,诸葛亮这么厉害,为什么一生六次北伐却不能成功呢?最大的原因,就在于诸葛亮厉害,只是他自己厉害,而他并不善于利用别人的力量,他一生最大的错误就在于识人有误,高估了一个人而低估了另一个人,从而导致整个战局发生了变化。
高估马谡:诸葛亮最大的错误之一在于高估了马谡的能力。马谡是一位出色的参谋,为诸葛亮出了不少好点子,比如诸葛亮“七擒孟获”就是采纳了马谡“攻心为上”的策略。但是,马谡再厉害也只是一个参谋,并没有实战经验,诸葛亮却过于相信他的能力,第一次用马谡作战就是让他去守街亭。最后街亭失守,导致战局发生反转,诸葛亮最有希望成功的一次北伐就这样玩完了。
低估魏延:诸葛亮的另一大错误就是低估魏延。魏延文武双全,但是诸葛亮第一次见到他就很不爽,认为他不是忠臣,要砍了他,虽然没能杀了他,但后来一直都不待见他。北伐中,诸葛亮一直不信任魏延,魏延提出的“子午谷奇谋”他不听,用兵打仗也只是让他押运粮草和做一些接应工作,很少把重要战事任务交到魏延手上。诸葛亮到死还算计了魏延一把,留下个锦囊妙计,让马岱把魏延砍了。蜀中本来就人才稀少,还放着一个大将当摆设,妙计置之不理,诸葛亮可谓暴殄天物。
再看刘备生前对这两个人的看法,对马谡,刘备认为“言过其实,不堪大用”;对魏延,刘备一直很喜爱也很重用。而诸葛亮不听刘备的劝告,把这两个人用反了,最终六次北伐也没有成功。从这里可以看出,诸葛亮所谓智慧的化身,不过是自己厉害,在识人用人方面,他比刘备差的不止一丢丢,更别说跟曹操比了。这也正说明为什么刘备能成一代雄主,而诸葛亮号称智冠天下,却只是别人手下的一个臣子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