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晚年曾考虑迁都,南京有什么不好,为什么最终没能成行?
创始人
2024-11-22 20:40:40
0

原标题:朱元璋晚年曾考虑迁都,南京有什么不好,为什么最终没能成行?

我们都知道大明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建立的王朝,朱元璋一生历经艰辛,最终击败了无数的对手,并在南京建都称帝,南京也算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城市,曾有很多朝代在此建都,比如三国时期的东吴就曾在此建都,此外南北朝时期,东晋以及其后的宋齐梁陈等等,也都是在此地建都。

之所以选择这里建都,一方面是因为这里位于长江下游,属于航运上的交通枢纽,无论南来北往,南京总是一个绕不开的地方,还丝绸之路开辟以后,南京存在的作用,丝毫不亚于罗马。朱元璋选择定都在南京,其实也有很深远的意义,虽然隋唐时期曾多次贬抑南京的价值,但两宋时期,由于经济中心南移,南京的经济十分发达。而当时大明王朝建立之初,当时北方尚未完全恢复。

直到第二年徐达北伐完成,大明王朝正式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不过这时候朱元璋很明显的发现,南京对于全国的治理其实有非常大的不利,南京作为大明王朝的都城,对于南方疆域的控制或许尚可,但是对北方的势力鞭长莫及,特别是南京的地理位置偏向于东,对于西部疆域的管辖也不到位。

朱元璋本身是一个锐意进取的君王,特别是当时蒙元势力仍然未能消除,因此如何才能消弭这个未来最大的祸患,才是当务之急。

历史上西安和洛阳都曾作为中国的首都,在汉代的时候就建立了两京制度,以长安和洛阳为北方的中心,此后历朝历代,基本上都没超脱这个圈子,南北朝时期,当时南朝基本上都建都在南京,而北朝都是以长安和洛阳作为首都,直到隋唐时期,全国再次一统,长安和洛阳也成为了隋唐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北宋时期虽然没有选择长安作为首都,但是却选择了开封为首都,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变化,是因为经历了五代十国战乱时期,当时中国的经济中心已经南移,而幽云十六州的陷落,使得当时北方大部分的疆域都是重要的防守要塞,因此长安和洛阳作为都城的作用被逐渐废弃,直到元朝以大都为中心建立了国家。

明朝建立以后,考虑到对全国的统治,其实迁都工作势在必行,洪武二十四年,朱标作为太子就曾考察西安和洛阳,并绘制了精确的图本,并准备为迁都西安做准备,朱元璋的打算也是,以西安为中心,大明王朝的疆域有极大的可能向北延展,为此在洪武年间还曾多次北伐,但第二年朱标去世以后,朱元璋心里备受打击,加上年老,迁都工作过于耗费精力,最终被搁置下来,直至朱棣晚年迁都北京,事实上大明王朝的都城选择,比计划中的更靠北了一点。

相关内容

“五一”假期将至 三亚推出...
来源:中国新闻网中新网三亚4月22日电 (张月和)三亚市人民政府副...
2025-04-22 22:36:30
荆州领跑桂林紧随:2025...
新京报讯(记者郑伟彬)4月22日,在新京报主办的“直面关税战,锻造...
2025-04-22 11:36:23
谷雨三朝看牡丹 岱岳区角峪...
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21日讯 谷雨时节,岱岳区角峪镇泰山牡丹园内4...
2025-04-21 17:35:10
原创 ...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最近做出了一项震惊四座的决策——他不仅首次公开指...
2025-04-21 17:07:39
原创 ...
时隔两年多,新一季“杜兰特去哪儿”的连续剧又要揭开帷幕了…… 两年...
2025-04-18 16:09:09

热门资讯

窦荣定曾孙窦孝谌有两女,嫡次女... 原标题:窦荣定曾孙窦孝谌有两女,嫡次女嫁给唐睿宗,一女李隆基养母 窦孝谌有墓志...
丰臣秀吉与明朝大战前,为何不先... 原标题:丰臣秀吉与明朝大战前,为何不先解决德川家康?结果被他反扑 提及万历年间...
1949年后,国军有哪些部队撤... 原标题:1949年后,国军有哪些部队撤到台湾,在台命运如何 大家都知道,自三大...
汉朝营救苏武时,顺带救回一个无... 原标题:汉朝营救苏武时,顺带救回一个无名小卒,多年后成为匈奴克星 题记 中原和...
戴琳剑评《两班》︱解读朝鲜王朝... 原标题:戴琳剑评《两班》︱解读朝鲜王朝的密码 《两班:朝鲜王朝的特权阶层》,...
秦始皇陵该不该发掘?专家为何主... 原标题:秦始皇陵该不该发掘?专家为何主张“不要动”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的...
从《太祖皇帝钦录》入手看朱元璋... 原标题:从《太祖皇帝钦录》入手看朱元璋屠戮功臣时,晋王朱棡所起的作用 前言:《...
1958年毛主席问:搞遗传学难... 原标题:1958年毛主席问:搞遗传学难在哪?谈家桢:有人认为这是统战需要 19...
西北野战军5名纵队司令员,哪个... 原标题:西北野战军5名纵队司令员,哪个人战绩最强 大家都知道,解放战争时期,我...
赵国和秦国打了数百年,两国王室... 原标题:赵国和秦国打了数百年,两国王室居然是兄弟,秦始皇应该叫赵政! 秦国和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