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晚年曾考虑迁都,南京有什么不好,为什么最终没能成行?
创始人
2024-11-22 20:40:40
0

原标题:朱元璋晚年曾考虑迁都,南京有什么不好,为什么最终没能成行?

我们都知道大明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建立的王朝,朱元璋一生历经艰辛,最终击败了无数的对手,并在南京建都称帝,南京也算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城市,曾有很多朝代在此建都,比如三国时期的东吴就曾在此建都,此外南北朝时期,东晋以及其后的宋齐梁陈等等,也都是在此地建都。

之所以选择这里建都,一方面是因为这里位于长江下游,属于航运上的交通枢纽,无论南来北往,南京总是一个绕不开的地方,还丝绸之路开辟以后,南京存在的作用,丝毫不亚于罗马。朱元璋选择定都在南京,其实也有很深远的意义,虽然隋唐时期曾多次贬抑南京的价值,但两宋时期,由于经济中心南移,南京的经济十分发达。而当时大明王朝建立之初,当时北方尚未完全恢复。

直到第二年徐达北伐完成,大明王朝正式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不过这时候朱元璋很明显的发现,南京对于全国的治理其实有非常大的不利,南京作为大明王朝的都城,对于南方疆域的控制或许尚可,但是对北方的势力鞭长莫及,特别是南京的地理位置偏向于东,对于西部疆域的管辖也不到位。

朱元璋本身是一个锐意进取的君王,特别是当时蒙元势力仍然未能消除,因此如何才能消弭这个未来最大的祸患,才是当务之急。

历史上西安和洛阳都曾作为中国的首都,在汉代的时候就建立了两京制度,以长安和洛阳为北方的中心,此后历朝历代,基本上都没超脱这个圈子,南北朝时期,当时南朝基本上都建都在南京,而北朝都是以长安和洛阳作为首都,直到隋唐时期,全国再次一统,长安和洛阳也成为了隋唐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北宋时期虽然没有选择长安作为首都,但是却选择了开封为首都,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变化,是因为经历了五代十国战乱时期,当时中国的经济中心已经南移,而幽云十六州的陷落,使得当时北方大部分的疆域都是重要的防守要塞,因此长安和洛阳作为都城的作用被逐渐废弃,直到元朝以大都为中心建立了国家。

明朝建立以后,考虑到对全国的统治,其实迁都工作势在必行,洪武二十四年,朱标作为太子就曾考察西安和洛阳,并绘制了精确的图本,并准备为迁都西安做准备,朱元璋的打算也是,以西安为中心,大明王朝的疆域有极大的可能向北延展,为此在洪武年间还曾多次北伐,但第二年朱标去世以后,朱元璋心里备受打击,加上年老,迁都工作过于耗费精力,最终被搁置下来,直至朱棣晚年迁都北京,事实上大明王朝的都城选择,比计划中的更靠北了一点。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湖北省2025年艺术本科统考批... 【注:可放大】 2025 湖北高校招生资讯“一码通查” (...
原创 薛... 如果您喜欢这篇作品,欢迎点击右上方 “关注” 。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
原创 康... 对于清王朝的历史有研究的人就知道,在清王朝的早期,其帝王的皇后几乎都是蒙古族的女子。而这也并不是历史...
原创 赵... 遍观历史,如果说历史上被黑的最惨,难以翻案的人或事,那就是赵括和他指挥的长平之战莫属了。托司马迁的《...
原创 德... 古代日本的国家体系结构非常之独特,至高无上的神权与象征世俗政治的皇权紧密的相结合起来,在日本历史上不...
原创 陈... 1955年9月,王必成双喜临门,被任命为上海警备区司令员,同时也被授予了开国中将军衔。 这天下午,...
原创 《... 阅读文章前麻烦您点下“关注”,方便及时看到每天的最新内容,并参与讨论和分享,在此十分感谢您的支持。 ...
原创 假... 今天老冯和您讨论一个有趣的问题:假如当年吴三桂不投降清军,不打开山海关,不引清兵入关,历史会如何? ...
原创 特... 本文来源公众号: 眼近史 1963年,一场大水灾袭击了河北石家庄赞皇县,李德银拼死跳进了泥水洪流中,...
原创 明... 说起三杨,大家都知道一个俗语,叫三杨(阳)开泰。那是一句吉祥话。在开国将军中,也有三杨,即杨得志、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