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秦始皇在泗水打捞九鼎被“龙”咬断绳索,那条“龙”到底是啥
创始人
2025-07-25 08:02:00
0

《汉书》记载,大禹治水成功之后,万民乐业,天下归心,大禹的威望空前高涨。舜帝的儿子商均不成器,于是舜帝决定把帝位禅让给大禹。舜帝去世后,大禹为他守孝三年,然后在诸侯拥戴下,举行登基大典,定都阳城,国号大夏。

为了彰显皇权的绝对权威,大禹做了一件前无古人的大事:“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他把天下诸侯进贡来的各种金属集中熔化,铸造了九个硕大无朋的青铜大鼎,陈列在阳城宫殿之外,以此暗喻九州都臣服于大禹。从此之后,九鼎就成为至高无上的皇权的象征,“问鼎中原”、“定鼎河山”等词语,就由此而来。

遗憾的是,九鼎铸成后,几度历经夏商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的天下动荡、战乱播迁,并未能完整保存下来,《史记》记载,“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沦没,伏而不见”,大约在战国后期,九鼎的下落已经成为一个永久的历史之谜,无人得知它们的下落。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自认为功德可以和三皇五帝比肩,很想效仿大禹“列鼎于阳城”,把九鼎陈列在咸阳宫外,为他的大秦朝增光添彩。但为了找到九鼎的下落,秦始皇大费周章,由于年代久远,一直未能得到确切消息。最终功夫不负苦心人,秦始皇最后还是打听到了九鼎的下落:“鼎没于泗水彭城下”,九鼎很可能就在泗水河彭城一带。

秦始皇是个敢想敢干的的人,他当即起身奔赴泗水,准备打捞九鼎。《史记》记载,始皇帝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抵达泗水彭城,“斋戒祷祠”,先举行盛大仪式祭祀河神,然后“使千人没水求之”,组织了几千个民夫、水手,使用潜水、下网打捞等手段,在泗水中上下搜求,结果令他非常失望,什么也没能找到。

古代地理学与水利学名著《水经注》中,也记载了这次泗水捞鼎事件,与《史记》记载略有不同,不过过程要更为详细一些,据说当时已经从水下找到了一个大鼎,人们把绳索系在大鼎上,准备把它拖曳出水面,“系而行之,未出,龙齿啮断其系”。结果不知从哪里跑出来一条“龙”,一口咬断绳索,打捞行动就此失败告终。

众所周知,龙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现实中是不可能存在的。那么,如果《水经注》记载属实的话,这次打捞行动失败的原因,应该是被一种看似像“龙”的水生动物给搅了局。这种动物到底是什么?根据各方面情况分析判断,这条被误认为“龙”的动物,很可能是一条类似于扬子鳄的淡水鳄鱼。

扬子鳄虽然现今只分布在长江中下游流域,但在遥远的古代,由于人口数量远远少于现代,自然生态环境良好,扬子鳄等淡水鳄鱼的种群数量和分布区域,都要远远大于现代,即使在远离长江流域的北方地区,也有淡水鳄鱼的存在。

比如在山西襄汾县陶寺遗址,就曾出土过一件距今4000年历史的珍贵文物“丁陶鼍鼓”,其组成构件中就出现了扬子鳄的骨板,充分证明北方地区也曾是扬子鳄的生活区,因此在古代的泗水河流域有淡水鳄鱼生存,可能性极大。

更何况,古代的泗水流向区域与今天大相径庭,受多种因素影响,唐朝之前泗水河曾经一度注入长江,白居易的词中就有“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的语句,证实了这一点,长江流域中的扬子鳄也完全可以顺河而上,到达北方。“泗水捞鼎”事件中出现的那条“龙”,应该就是一条淡水鳄鱼,被古人误认为“龙”了。

参考资料:《史记》《水经注》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新教育丨“陈嘉庚与厦门大学”... 中新网厦门10月18日电 (杨伏山 欧阳桂莲)“陈嘉庚与厦门大学”纪念展馆开馆仪式18日在厦门大学举...
原创 年... 现在最火热的电视剧当属的延禧攻略的大清宫戏,不过在前几年的时候,统治电视收视率的同样是一部清宫巨作,...
原创 侄... 洪武年间的一天,丞相李善长对御史台的御史咆哮道:“我中书省怎么可能有人贪污三千两白银,你们御史台欺人...
原创 历... 如果评选上千年来最著名的酒宴,排名第一的无疑是鸿门宴。那么,排名第二的是哪个?答案是:楚庄王的“绝缨...
原创 卧... 芬兰,唯一与俄罗斯接壤的非北约欧盟成员国。 1939年11月26日,苏联军队制造了“曼尼拉炮击事件...
原创 姨... 这个人非常的厉害,可以说是一位战神级人物,他的姨夫就是后周太祖郭威,此外他的四小子也是北宋的战神级人...
原创 此... 自1927年中国共产党建立工农红军以来,出现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军事人才,在我们的印象中,一位能驰骋沙...
原创 天... 从1868年起,日本开始进入“明治维新”时代,以睦仁天皇为首的明治新政府成立后,在向西方疯狂汲取技术...
原创 深... 煤炭部抽调技术业务干部和技术工人开发郎岱、水城煤田。 1958年2月,国家煤炭部与中共贵州省委商定开...
原创 在... 清代诗人曾写下这样一句话:“百无一用是书生”。这句话并不是说知识一无所用,而是指如果只有知识没有任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