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历史的另类脸谱:清廷重金培养的一群精英,最后却弃之不用
创始人
2025-07-25 08:02:02
0

北洋大时代的生存智慧(八十):眼界决定境界。

同治十一年的盛夏,渐露颓势的大清王朝,庙堂之上弥散着焦躁的气息。在紧锣密鼓的一番准备后,30名平均年龄只有12岁的孩子将乘坐轮船由上海出发,他们将横跨广袤的太平洋,在旧金山登陆。在原计划中,这30名孩童将在这个新兴的工业国家学习生活达15年之久,所耗用的重金将由清廷承担,但回国后要服从清廷统一安排工作,不得私自决定去留。这是清朝历史上第一次官派留学生,去向当时清廷达官显贵们一直所不齿的“蛮夷”学习。

早在咸丰十年,从耶鲁求学归国的容闳先是向洪仁提出组建新式军队、设立武备学堂以及海军学堂等建议,同时建立有效能的庙堂机制以及推行教育措施,并提出派遣留学生到西方学习新思想、新技术的设想。但在看到太平天国的一团乱象之后,转而到洋行工作的容闳因为机缘巧结识了中兴名臣曾国藩,开始和清廷合作,其中关于清廷斥资重金派遣留学生赴美求学的提议,被曾国藩敏锐地察觉到重要性,虽然花费重金但是可以给清廷培养一群自己的精英,相比于央求洋人交出他们的技术,自然属于上策。

曾国藩当即联合李鸿章等人上书表示:“仿效西方的成功之道,最紧迫的是应当选拔聪颖子弟到海外留学,以实现逐步自强的夙愿。此乃创世之举,古今未有之事。”清廷当即下旨访选各省聪颖幼童,以每年30名,四年共120名,分批搭船赴洋求学。其后每15年为一期,按期分批回国。之所以选择儿童,一方面考虑到他们学成之日,不过三十上下,年方力强,正可及时报效朝廷。而另一方面,小孩子学习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又要好得多。

然而却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几乎没有家长愿意把自己的孩子送到遥远的美洲学习,在当时人们的心中,科举考试仍然是学习的正途,所谓的西方科学,不过是蛮夷奇技。所以费力招到的30个孩子中没有一个是达官贵胄子弟,他们大多出身于贫苦之家,大胆地选择了这一困难重重之路。但回报总是和风险成正比的,一共120名儿童成才的比例也很高,至少有50名幼童其后进入美国的大学学习。其中耶鲁、哈佛之类的名校更是超过30人,这些孩子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中国人的学习力与创造力。可惜的是目光短浅的清朝保守派看到留学生越来越多地学习西方文化,害怕他们丧失了对清廷的忠诚,于是中途下令把他们召还回国。

当时很多人的学业才刚刚进行了一半,在回国之后,这群清廷耗费重金培养的精英,反而失去对清王朝的信任,他们被关押在学堂里限制出入,然后又被胡乱地分配走,或是任其自生自灭,弃之不用,曾经的一腔年少报国志,下场却颇为悲凉。但是在清朝倾覆后,这批曾经的留美幼童,在北洋王朝却涌现出近50位各行业的杰出人物。达官显贵如袁世凯的心腹唐绍仪,军阀骁将如蔡廷干,工程师如詹天佑,富贾巨商如唐荣俊等人,这群不被清廷所重视的人杰,最终被清朝弃之不用,本意为培养自己的守卫者,最终也成了掘墓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洪水涌入县城一金店首饰被冲走,... 极目新闻记者 舒隆焕 7月25日,陕西吴起县受洪灾影响,县城北洛河边部分商铺进水。网友发帖称,该县碧...
共和报:米兰将1800万欧报价... 直播吧07月26日讯 据意大利媒体《共和报》报道,AC米兰计划报价尤文中锋弗拉霍维奇,转会费1800...
原创 如... 笔者突然想到这个问题,还是从一篇讲“俄罗斯的GDP和中国一个省相当”的文章开始的。之前一直知道俄罗斯...
原创 蜀... 三国时期,自从昭烈帝刘备魂断白帝城之后,蜀国朝政就由诸葛亮一个人一力承担,刘禅和其他大臣都处于彻底摸...
原创 安... 虽然说,黄巢起义才是压垮唐朝的最后一根稻草。但是,唐朝真正由盛转衰的标志性却是“安史之乱”。基本上,...
原创 项... 犹记得当年秦始王游于会稽,驾大船渡浙江,阵容威武庞大,项羽脱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之”。同一时空下,刘...
原创 明... 在整个明朝二百七十六年里,明军一直没能征服蒙古,反而这些蒙古骑兵和后金联合,打败了强大的明军,葬送了...
原创 黄... 公元219年,黄忠在定军山斩杀夏侯渊,张颌同败军退守阳平关东。凯旋而归的黄忠兴奋地来到刘备面前,自信...
原创 战... 一座偶尔被发现的流沙墓埋葬了30多具盗墓贼的尸体,墓室内的陪葬品保存完好。墓主人以超人的聪慧得以珍贵...
原创 二... 战争是最残酷的一件事,因为它能使得一个国家面目全非,甚至是就此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而且无论是战胜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