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共和:辛丑条约签订后,慈禧对庆亲王的态度为何前后不一?
创始人
2024-11-01 08:44:49
0

原标题:走向共和:辛丑条约签订后,慈禧对庆亲王的态度为何前后不一?

提起《走向共和》,大家一定不陌生,这部最近几年才大火的历史正剧,可谓是满足了广大近代史爱好者的胃口。这部电视剧无论是道具服装还是台词,都高度还原了历史,尤其在台词方面,每一句都要仔细琢磨,细细品味,方能理解其中之道理。如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之后,慈禧对庆亲王奕劻的前后态度对比,我们便能琢磨出很多道理来。

在《走向共和》第26集中,慈禧指派庆亲王奕劻和李鸿章为全权代表,代表清政府和八国联军谈判,最终的主要谈判结果是列强在惩办“祸首”的名单上去掉了慈禧的名字,清政府答应了列强提出的大部分要求,正如慈禧所说“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但是,在条约签订后,慈禧对负责此事的庆亲王的态度却前后不一,在西安的时候是一个态度,到了北京的时候,却又是一个态度。

我们先来看慈禧在西安时对庆亲王奕劻的态度。

在剧中,当《辛丑条约》签订的最后结果传到西安时,慈禧,荣禄以及光绪皇帝正在讨论事情,慈禧看了上面的条款之后说道:“李鸿章和奕劻这差事啊,办得不错……”任谁都看得出来,这句话是对李鸿章和奕劻的褒奖。

那么,慈禧为何会说出这句话呢?其实,慈禧之所以会说出这句话,夸得不是李鸿章和奕劻在谈判的过程中维护了国家利益,而是保住了她的命。

众所周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过程中,清政府战败后,列强在与清政府谈判的时候,提出了他们的一系列要求,其中第一条就是“惩办各国公使提出的罪魁祸首”,这些所谓的“罪魁祸首”,八国联军给出的名单是包括慈禧在内的175名王公大臣。

当远在西安的慈禧得知八国联军要惩治的名单中有她时,在与荣禄谈话的过程中,第一时间便把责任推到了毅、徐桐、毓贤等人的身上,将自己撇得干干净净,又说出了“难道刚毅他们一百多人的命,都抵不上我的一条命吗?”最后更是哭了起来。可见在慈禧眼中,只要洋人不惩办自己,能让自己活着,洋人杀多少人都无所谓。

但此时远在西安的她,害怕归害怕,却没有一点儿办法,只能将希望寄托在前去与洋人谈判的奕劻和李鸿章的身上。最终,慈禧等来了她想要的结果,洋人在惩治的名单中去掉了她,所以,慈禧才会夸奕劻和李鸿章这趟差事办得不错。

也就是说,在慈禧看来,只要能保住她的命,我就可以“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来满足洋人的任何要求。

在剧中,慈禧与荣禄的又一次谈话中,荣禄给慈禧说了洋人的要求,虽然洋人答应不予惩办慈禧,但还是要惩办其他祸首,才能在条约上签字。而慈禧的做法是,既然洋人都不惩办她了,那剩下的这174名大臣的生死就不足轻重了。假惺惺地难过一番后,便让光绪拟旨,赐死了他们。

这就是慈禧,一个极为自私的统治者,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保证自己的权力稳固,至于国家丢了多大的尊严,在她看来,都是无关紧要的。

因此,慈禧夸奕劻和李鸿章的本质是他们保住了自己的命。

而在回到北京后,慈禧给满朝文武论功行赏时,轮到奕劻,慈禧却将奕劻训斥了一顿。从“夸”到“骂”,慈禧前后的转变为何会如此之大呢?其实,这正是慈禧所谓的“高明之处”。

在28集中,慈禧和奕劻的对话如下:

慈禧:奕劻奕劻:奴才在慈禧:名字可以改,可大清的尊严改不得,你可听明白了?奕劻:奴才明…明白了慈禧:你不明白,这次议和是你主持,你让洋人逼着朝廷,杀了多少官员,赔了多少银子,你说,你这差事办得怎么样!奕劻:奴才该死,奴才该死…慈禧:你早就该死

训斥完奕劻之后,慈禧却又对他说道:“虽说你没有功劳,可还是有点苦劳,这外务部,你就先管着吧。”

在西安时还夸奖奕劻议和的差事办得不错,回到北京却又说奕劻这事办得太差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慈禧还是为了推卸责任。注意慈禧说的这句话“这次议和是你主持,你让洋人逼着朝廷,杀了多少官员,赔了多少银子,你说,你这差事办得怎么样!”

这句话的言外之意就是,洋人之所以逼着朝廷杀了那么多官员,赔了那么多银子,这一切都是因为你主持下的议和所致。一句话,将原本属于自己的责任撇得干干净净。毕竟对于慈禧来说,让洋人在自家的土地上逼着自己杀了那么多的官员,这对好面子的慈禧来说是极为不光彩的,所以她必须找一个替罪羊,而奕劻就是最好的选择。

训斥完奕劻后,慈禧也并没有对奕劻大动干戈,而是让他继续管着外务部,可见慈禧心里跟明镜似的。也就是说,训斥奕劻是慈禧故意做给底下的大臣们看的,只是为了将杀大臣的责任推到奕劻身上,这就是为什么慈禧只是骂了奕劻,却并没有真正处置奕劻的原因。

总之,从前后对奕劻的态度对比来看,慈禧能够作为晚清的实际掌舵人,还是有一定的政治智慧的,虽然她所做的这些事情很不光彩!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帝王之术,唐太宗的用人智慧! 在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以其卓越的领导才能和开明的治国方略,开创了著名的“贞观之治”,使唐朝成为当时...
“卢沟桥事变”亲历者、“时代楷... 7月2日,“卢沟桥事变”亲历者、抗战史义务讲解员,“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获得者、“时代楷模”和“北...
非洲国宝级木头做出来的茶桌,你... 这里所说的非洲的“国宝”就是巴花木,是只有自然枯竭的原木才能进行买卖和二次加工,巴花还被列为国际二类...
侵华日军731部队老兵将赴哈尔... 据CCTV国际时讯微博消息,今天(7月5日),93岁的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简称“731部队”)老兵...
走进夏日良渚 夏日来临,众多游客来到位于杭州市余杭区的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参观宫殿、城墙、史前稻作农业等先民遗迹,感受...
原创 魅... 李夫人画像。资料图 李夫人为汉武帝宠妃,中山(今河北)人,体形窈窕,擅长音乐,能歌善舞,屈伸俯仰,...
原创 为... 首先笔者表态,对这种说法,我也是第一次听说并看到。当时的感觉就是,一股无法抵挡的“混搭感”,让我怀疑...
原创 清... 前言 清朝有一位穷书生,原本命运坎坷,科举落榜后流落街头,前途渺茫。然而,命运却频频向他伸出援手,总...
原创 巾... 前言 王聪儿,一个名字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的巾帼女英雄。 她是如何在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带领十万...
原创 司... 前言 司马懿,这位三国时代的智将,最终掌控了魏国大权,然而他的一生并非一帆风顺。 事实上,有三个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