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10月14日,东北野战军拿下锦州,使得长春成为一座孤城,城内守军有两支部队,一支是新7军,一支是第60军,面对解放军的强大攻势,时任60军军长的曾泽生决定率部起义,10月18日,曾泽生率领60军出长春城,正式通电起义。那么,曾泽生起义时,他下面的几位师长都是谁?后来在建国后这些人都有什么结局?
曾泽生第60军下属三个师,即暂编21师、暂编52师以及第182师,这三个师的师长分别是陇耀、李嵩以及白肇学。
咱们先说陇耀,他1908年出生于四川金阳,早年间就读于云南陆军军官候补生队,毕业后直接进入滇军98师担任见习军官,陇耀打仗很有一套,因此在部队之中升职很快,到抗战时期,他已经是马继武旅营长。在1937年,陇耀随队参加了台儿庄战役,在战斗中,他率领部队与敌军血战,立下了赫赫战功,战后被提拔为特务团团长。此后,陇耀一直活跃在抗战一线,1944年,他升任60军21师师长。
抗战胜利后,陇耀率部进驻长春,后随军长曾泽生起义,调任149师师长,此后他率部参加了解放重庆的战役,建国后担任重庆第二步兵学校物资保证部副部长,1955年转业到地方工作,1977年因病去世,享年69岁。
再说暂编52师师长李嵩,他的经历也比较曲折,他与陇耀是同年生,早年间跟随俞济时作战,从排长一直升到了团长,抗战时期在冯圣法手下做事,很受冯圣法重视,1944年升任副师长。抗战胜利后,李嵩被派到吉林工作,担任铁路交警总队队长,后来交警总队编入暂编52师,李嵩被提拔为师长。
1948年曾泽生起义,李嵩其实是不情愿的,当时曾泽生还下令扣押了李嵩,逼迫其起义,也正因为如此,李嵩的起义背景上也蒙上了一层阴影。此后,李嵩被送到了解放军官教导团中学习,原本他算是一名起义人员,但是在建国后,他还是在“镇反运动”中被判处死刑,后在行刑前病逝,后来直到1986年才予以平反。
最后说一下白肇学,与李嵩相比,他的结局就要好上不少。白肇学是云南榕峰人,早年间就读于云南陆军讲武堂,1926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五期,1931年担任第8师师部副官主任。抗战初期,白肇学调任新编第3师548团团长,后历任少将副旅长、暂编19师副师长等。抗战胜利后,白肇学升任60军182师师长,后参加起义,他也是三位师长之中最为拥护起义的人,当然,这也是后来他得以善终的重要原因。
建国后,白肇学担任50军148师师长,他率部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后来历任云南省交通厅副厅长、云南省政协常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