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介绍一张珍贵的合影。镜头前排站着三个人,他们都是谁?后来的成就如何呢?
先说第一点,他们都和一个人有关系,那就是疯子将军王近山,李云龙的主要人物原型。
左一身材最为高大的是尤太忠,他是王近山的爱将,刘邓大军第六纵队的主力旅长,右一是李德生,也是王近山的爱将,第六纵队的另一位主力旅长。
王近山非常熟悉他的这两位老部下,解放襄阳的战役中,王近山让勇猛无敌的李德生担任主攻,啃最硬的骨头,攻入城后,改由尤太忠负责指挥。因为尤太忠更机动灵活,擅长穿插迂回和巷战。
两位猛将配合得非常好。让王近山没有想到的是,他的这两位爱将后来成了儿女亲家。李德生的儿子娶了尤太忠的女儿。尤太忠、李德生再加上一个肖永银,这就是王近山手下赫赫有名的三剑客。
站在中间的那位叫杜义德,他是王近山的搭档,第六纵队的政委。无论是尤太忠,李德生,还是王近山,杜义德,都是红四方面军的将领,杜义德和王近山还是不打不相识呢。
当初红军要过河,不准马走桥上,王近山是个爱马之人,偏偏拉着爱马上了桥。杜义德看见,先是说理,理说不通,杜义德直接开枪打死了王近山的马。二人差点打了起来。
没想到许多年后,他们竟然成了一对铁搭档,创造了第六纵队的传奇。王近山负伤离开后,杜义德一人既政委,又代理司令员,参加千里跃进大别山。
杜义德是王近山的搭档,尤太忠和李德生是王近山的爱将,明白了吧,杜义德是尤太忠和李德生的首长,所以他站在了合影中的C位。
再说第二点,他们都是大军区司令员,为国镇守一方。
三人中,最早当上大军区司令员的是李德生,他在1971年担任了北京军区司令员,后来参加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改任了沈阳军区司令员,担任大军区司令员前后长达14年之久。
1980年,杜义德和尤太忠几乎同时担任了大军区司令员。杜义德由邓小平亲点,去兰州军区接替韩先楚上将。尤太忠是去成都军区,接替吴克华中将。
杜义德在兰州军区,尤太忠在成都军区,他们担任司令员的时间都很短,只有两三年。也就是说,在1980到1982年,三人同时都担任大军区司令员,李德生镇守大东北,杜义德镇守大西北,尤太忠镇守大西南。
他们在当时都是举足轻重的人物。光荣的六纵,英雄的六纵。如果王近山地下有知,一定会倍感欣慰吧。他一手带出来的第六纵队,几乎镇守着全国的半壁江山。
再说第三点,两位老部下后来居上。
杜义德是首长,站在C位,他最终的军衔却是三人中最低的。1982年,从兰州军区司令员的岗位上退下来之后,杜义德就退居二线了,很遗憾他错过了1988年授衔,军衔停留在开国中将上。拍摄这张合影的时候,他也没有穿军装。
李德生和尤太忠在军衔上都超过了老首长杜义德,可谓是后来居上。1982年,离开成都军区后,尤太忠又担任了广州军区司令员,为国看守南大门,任职一直到1987年。1988年,尤太忠授上将。
李德生的成就就更大了,他在70年代就当过总政治部主任,还是中央的副主席,官至正国级。李德生是第一位正国级开国将军,也在1988年授上将,他当时是国防大学政委。
最后再说一下这张合影拍摄的背景,那是1988年,红四方面军重新修改战史,召开战史讨论会,健在的与会的红四方面军将领们,和总指挥徐向前元帅留下了一张珍贵的大合影。
前面说了,杜义德,尤太忠和李德生都是红四方面军走出的将军,他们也都来了,大合影之外,三人又留下了这一张小合影。毕竟,他们都是第六纵队的战将,共同代表了英雄的第12军。
三人中,尤太忠最早离开,他在1998年病逝于广州,享年80岁。杜义德在2009年逝世,享年98岁。李德生在2011年逝世,享年96岁。杜义德的军衔最低,寿命却是最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