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古往今来的英雄,有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的乱世枭雄曹操,有
千里走单骑
的关羽,也有
平定一方叛乱
的左宗棠……一个个或坚毅或勇猛的形象穿越书中的文字来到了我们眼前。然而,最令人扼腕叹息的,还是那位
力拔山兮气盖世
的西楚霸王,那位宁可身死不肯过乌江的千古豪杰——项羽。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就十分欣赏项羽,将他编入了专门写帝王的十二本纪之中,可见其形象的感染力。后世民间也一直以说书、戏剧等方式传唱着项羽的英雄事迹,例如我们耳熟能详的京剧唱段《霸王别姬》就是其中之一。而种种故事传说中,尤以项羽之死最是引人遐想,然而,要了解真相,仅凭史书和戏文还是不够的,我们需要拨开历史的迷津,还原英雄末路的悲壮与感伤。
殊胜尊贵,少年宏图
项羽出身不凡,祖上是战国时期楚国的王室,身体里流淌的都是贵族的荣光。他自幼识文断字,武艺尤其出众,他也时时以贵族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言行,
他认为自己的出生就是为了给家族重振荣光的,理应承担起家族复兴的大任
,于是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增长自己的军事技能知识,强健身体。
他的叔叔项伯有时看不下去,劝他不要把自己逼的太紧,这样会适得其反。项羽明白叔叔对自己的一番苦心,但他依然坚持自己的做法,
毕竟凡事都是需要代价的,既然选择去成就他人无法成就的功业,就必须忍受他人忍受不了的痛苦。
这样近乎严苛的自我管理下,他一直在等一个机会。终于,机会来了。秦朝末年,局势动荡,民生凋敝,整个天下亟需一个崭新的君主。
项羽果断抓住了机会,率领周边的民众揭竿而起,并立国号为——楚。
他其实想的很清楚,
此事若是成了,千古一帝,家族得以复兴,若是败了,一命而已。
正是因为这样的想法,他作战勇猛,所向披靡。
在秦末农民起义的大浪潮中,项羽身先士卒,带领士兵勇猛作战,在一众起义军中脱颖而出,收获了百姓的拥戴和士兵的信任,最终入主秦皇宫,将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的阿房宫付之一炬,
眼看着彼时被宫人们的脂粉水染红的渭河现在被灰烬和火星填满,耳听着前代的宝藏在烈火中“毕毕剥剥”的呻吟,熊熊的火光照亮了一代枭雄的称霸之心,那一刻,是项羽此生荣耀的高光时刻。
那时的项羽自负而高傲,他能听见血脉里贵族的荣光在跳动,他无愧于楚国王室的出身,无愧于年复一年自律到不近人情的自己,无愧于追随自己的人民,无愧于这片生养他的沃土。但他不会想到,命运已然在不久的将来悄无声息地埋设好了他的结局。
剑舞鸿门,命绝乌江
就在项羽沉浸在阿房宫几天几夜燃烧的大火与身登至尊之位的美梦中时,另一股力量也在起义军中悄然壮大,那就是刘邦率领的军队。
刘邦此人出身贫寒,市井江湖气很重,也比较不讲道义,项羽可是一点都看不上自己这个对手,他从没把刘邦放在眼里,也从没想过刘邦竟然会发展到自己掌控不住的境地。
所以,当范增在鸿门宴上屡次示意项羽让他动手杀了刘邦的时候,他都犹豫了,
他认为刘邦不过是一介莽夫,能有什么大作为?为了夺权杀一个不足轻重的小人,也显得自己太小家子气了,况且刘邦表现得一副唯项王马首是瞻的样子,自己要是再动手,这不是失了“道义”吗?
项庄在空中上下翻飞的剑花终究还是没有舞到刘邦的脖子上,项羽得到了他认为的“道义”,却赢不了楚汉争霸这场局。
其实,项羽不仅自负而骄傲,还天真的让人唏嘘。
鸿门宴之后,项羽再也没找到机会杀死刘邦,等到他眼中的这个不足为道的小人真的发展壮大之后,他傻眼了,只能跟刘邦签订盟约,划定界限。
这时候,项羽和刘邦的不同再次显现,项羽好好遵守盟约,从未越线,可刘邦却完美地诠释了什么叫“小人得志”,没过多久就撕毁了和项羽的盟约,最后入主咸阳,成了天下的赢家。
成王败寇,落败的项羽已经成了刘邦必须解决的大问题,在刘邦精锐部队的追击下,项羽仓皇奔逃,最后来到了乌江边上,身边的美人骏马都已倒下,他怀抱着为他自刎的美人,仰天长啸: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身前是滔滔江水奔流不息,岸的那一边是心心念念自己称王的家乡百姓。身后是战甲追兵,这一岸已经再无自己的立足之地。
他深知,过江能活,不过就死,他不怕死,但是他害怕看到民众们失落的眼神,更害怕接受这个失败逃走的自己。
他拔出腰间血已干涸的宝剑,身边人劝他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他听见了,但他做不到。
他终于还是追随着自己的荣耀而去,既然复兴家族的宏图无法实现,那么死了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结语
至于他为什么这样选择的秘密,其实在他的诗句中我们就已知晓:
“时不利兮骓不逝”
,项羽在生命最后,依然将自己的失败归结于“时不利”,即命运不公。
他从未反思过自己的不足和缺点,只是将失败归因于命运,究其本质,还是太过自负,将自己看的太重。
项羽不会明白,家族的复兴不是一人一时之功,失败也是很正常的事,唯有将一切是非看淡,才能真的走出自己的藩篱。
他在临死前发现了自己的这个秘密,他不能接受将自己的一生都建立在一个无意义的前提上,他就算渡江,等待他的也绝对不会是重整旗鼓卷土重来,因为这一次失败,他早已用尽了自己的底牌,耗尽了自己的一生。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