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1块石头,他接连写出2张字帖,竟造就一代书法经典
创始人
2024-11-20 06:17:13
0

原标题:因为1块石头,他接连写出2张字帖,竟造就一代书法经典

建中靖国一年(1101年)八月的一天,一位中年男人正坐在书房中看书。一位仆人慌慌张张地跑进来,对他说:“老……老爷,出大事了。”中年男人不慌不忙地放下书,说道:“何事惊慌?”仆人喘了喘气,继续说道:“苏先生,几天前因病离世了。”中年人瞬间瞪大了眼睛。

“苏先生过世前,还让他的儿子将您给他的这块石头砚做陪葬。”“什么?”中年人随即拍案而起,随即又冷静下来,缓缓坐在椅子上。“我即刻修书给苏家。”他思索再三,提笔研墨,在宣纸上写下一行字:“苏子瞻携吾紫金研去,嘱其子入棺。”

米芾《紫金研帖》纸本行书纵28.2厘米横39.7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这位奋笔疾书的中年人正是北宋书法家米芾。此时他正心急如焚,恨不得写完这方字帖送到苏家,只为要回自己那方的砚台。这方砚台为何如此重要,竟能让米芾如此惦记?这件事还要从一个月前说起。

一个月前,刚刚从琼州(今天的海南岛)回到江南的苏轼,专程来真州拜访米芾。两人饮茶闲聊之时,米芾拿出了自己刚得到的《八月五日帖》,清苏轼为自己题跋,苏轼看了看这张字帖,说到:“贤弟请我为这张字帖,我自然不敢推辞。但我最近听闻,贤弟你得了一方紫金石砚,能否借愚兄赏玩几日啊?”米芾听完,竟愣在当场。

苏轼所说的紫金石砚,是用采自安徽八公山的紫金石制成的砚台,唐宋时期就已经是一代名砚。北宋时期的文人杜绾在《云林石谱》中记载过这种砚台:“紫金山石出土中,色紫,琢为砚,甚发墨,扣之有声。余家有风字样砚,甚发墨,特轻薄,皆远古之物也”。由此可见,紫金石砚的历史非常悠久。

北宋时期,文人酷爱各类文房清玩,砚台自然也成了他们的爱物。对他们而言,砚台不仅仅是文房中的实用器,更是崇高品格的象征,米芾本人更是爱砚如命。有一次宋徽宗让他写一幅书法,他写完后,竟然向皇上请求拿走砚台。好在宋徽宗也是个文人气十足的皇帝,可以理解米芾的爱砚之心,于是就应允了。于是米芾就把砚台抱在怀中,身上的朝服沾满墨迹也毫不在乎。

米芾自从得到了那方紫金石砚,一直对它十分珍爱,为此他还特意写下了《乡石帖》,以表达自己的兴奋之情。他虽然舍不得这方紫金石砚,但更舍不得苏轼这个十多年的老友。他思索再三,决定将紫金石砚借给苏轼赏玩。然而此时苏轼已经年老体衰,又疾病缠身,得到紫金石砚一个月后,他就因病去世了,临死前他让儿子用紫金石砚为自己陪葬。

北宋米芾行书《乡石帖》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传)宋米芾凤字紫金石砚1972年北京市元大都遗址出土北京首都博物馆藏

米芾听说此事,立即向苏东坡的家人要回这方紫金石砚,并为此写下了著名的《紫金研帖》。一千多年后,考古专家在元大都遗址中找到了米芾的这方紫金石砚。苏轼和米芾同样珍爱砚台,但苏轼的做法无疑会这方砚台失去流传后世的机会,这与唐太宗当年让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为自己陪葬的做法别无二致。如果你真的喜爱一件古董,就不要一心想着独占它,更要懂得分享,在彼此的分享探讨中,你能学到更多东西。

相关内容

打 “持久战”,直到打出一...
特朗普又又又变卦了。 当地时间4月17日,特朗普称,大概在接下来...
2025-04-21 17:08:19
原创 ...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最近做出了一项震惊四座的决策——他不仅首次公开指...
2025-04-21 17:07:39
原创 ...
时隔两年多,新一季“杜兰特去哪儿”的连续剧又要揭开帷幕了…… 两年...
2025-04-18 16:09:09
原创 ...
特朗普政府4月12日公布的37页豁免清单中,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
2025-04-17 12:11:28
原创 ...
###茶杯用久有茶垢不卫生,别用纸擦,教你3招,轻松清洁茶杯 在...
2025-04-17 09:13:45
茶杯×,茶托√,这件定瓷茶...
春光正好 嫩叶发芽 今年的春茶你喝上了吗? 来认识一件特殊的茶具 ...
2025-04-17 08:09:24

热门资讯

丰臣秀吉与明朝大战前,为何不先... 原标题:丰臣秀吉与明朝大战前,为何不先解决德川家康?结果被他反扑 提及万历年间...
窦荣定曾孙窦孝谌有两女,嫡次女... 原标题:窦荣定曾孙窦孝谌有两女,嫡次女嫁给唐睿宗,一女李隆基养母 窦孝谌有墓志...
从《太祖皇帝钦录》入手看朱元璋... 原标题:从《太祖皇帝钦录》入手看朱元璋屠戮功臣时,晋王朱棡所起的作用 前言:《...
1958年毛主席问:搞遗传学难... 原标题:1958年毛主席问:搞遗传学难在哪?谈家桢:有人认为这是统战需要 19...
1949年后,国军有哪些部队撤... 原标题:1949年后,国军有哪些部队撤到台湾,在台命运如何 大家都知道,自三大...
汉朝营救苏武时,顺带救回一个无... 原标题:汉朝营救苏武时,顺带救回一个无名小卒,多年后成为匈奴克星 题记 中原和...
戴琳剑评《两班》︱解读朝鲜王朝... 原标题:戴琳剑评《两班》︱解读朝鲜王朝的密码 《两班:朝鲜王朝的特权阶层》,...
秦始皇陵该不该发掘?专家为何主... 原标题:秦始皇陵该不该发掘?专家为何主张“不要动”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的...
美国的利益分配失衡,观念又无法... 原标题:美国的利益分配失衡,观念又无法统一,最终点燃了南北战争的战火 在美国尚...
郑维山的最后一战:古老潜伏战术... 原标题:郑维山的最后一战:古老潜伏战术的极致应用,180师一雪前耻 195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