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大清第一傲慢外交家,傲气曾使伊藤博文折服!
创始人
2024-11-01 08:09:05
0

原标题:他是大清第一傲慢外交家,傲气曾使伊藤博文折服!

在清朝的对外交往史上,出现过一个特别傲慢的人,他就是李鸿章。当然,对于李鸿章的“傲”,主要表现在对待外国人方面。而纵观整个大清朝,在对待外国人方面,态度是随着清朝武力的一败再败而逐渐发生改变的,大致的规律应该是“前倨后恭”。但李鸿章却变化不大,无论局势如何变化,他始终是“倨”着的。

在英国人濮兰德的《李鸿章传里》,对当时已经74岁高龄的李鸿章是这样记载的:“我从议院出来时,突然与李鸿章打了个照面,他正被人领入听取辩论。他像是来自另外一个世界的身材奇高、容貌仁慈的外乡人。他的蓝色长袍光彩夺目,步伐坚定举止端庄,当他看到的每个人投以感激优雅的微笑。

从容貌来看,这一代或上一代人都会认为李鸿章难以接近,这不是因为他给你巨大成就或人格力量的深刻印象,而是他的神采给人以威严的感觉,像是某种半神半人,自信超然,然而又文雅和对苦苦挣扎的芸芸众生的优越感。”

这位大清第一外交家,仪表堂堂,一米八三的个头,站到外国人面前,一点儿也不逊色。

比如1896年6月27日,李鸿章在德国考察,拜访德国素有“铁血宰相”之称的俾斯麦。两人刚一见面便相互客气了一番,可是当俾斯麦说出:“我闻有称阁下为东方俾斯麦者时”,李鸿章却当即脱口而出:“噫!我只听说有位西方李鸿章,可是阁下吗?”一出口,果然不凡!

当然,有关李鸿章倨傲的版本特别多,虽然有些待考证,但有些事情发生在李鸿章身上,也不是不可能。特别是他与日本人的较量,特别有意思。

1874年,日本觊觎台湾,清日战争一触即发。台湾的清军虽然超过日军三倍,但统帅沈葆桢却认为大清没有铁甲舰,恐怕不是日本的对手。而日本方面,因为侵台的士兵本来就少,又加上染上了疫病,所以日本也有些怯战。

双方既然都怯战,那只有在谈判桌上见分晓了。紧接着,便是李鸿章和日本谈判代表柳原前光坐到了谈判桌上。

在谈判桌上,倨傲的李鸿章吸着自己的水烟袋,对坐在自己对面的柳原前光视而不见。只是自顾自地吐着烟圈,把柳原前光呛得直咳嗽。但柳原还没咳嗽完,李鸿章又一口痰吐了出来,不偏不倚,正好落在了柳原前光的脚上。李鸿章的侍卫一看这情景,实在是憋不住了,竟然有笑出声儿的。

到了这种情况下,我想任何人也会气急败坏,柳原前光也不例外,只见他气急败坏地站了起来,大骂道:“八格牙路”!但话刚一出口,便被李鸿章的侍卫按了下去。

柳原前光还想再骂,但看到李鸿章的眼神,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当然,受过李鸿章气的日本人,不止柳原前光,还有日本首相伊藤博文。

据梁启超的《李鸿章》传记载:“中法战争之时,日本派伊藤博文就朝鲜的事情和清政府谈判。伊藤博文来了之后,看到傲然而立的李鸿章,心里不免打了退堂鼓。随后,在他和张邵议和时,对伍廷芳说道,谓钱在天津见李中堂之尊严,至今思之犹悸”。一句话,李鸿章的傲慢竟然使堂堂的伊藤博文心有余悸,可见这位大清第一外交家的傲慢。

然而,傲慢归傲慢,可当时势发生变化之时,甲午战争失败后,这位曾经傲慢的外交家却又不得不亲自跑到日本求和。最后,只听见梁启超一句动情之语——“为忍气吞声之言,旁观者尤为心酸。”

但李鸿章毕竟是大清的栋梁,无论局势如何变化,老先生的骨子里还是傲慢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top长沙米淇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推荐指数:★★★★★ 在科研与工业生产的精密领域中,研磨与混合技术是推动材料创新与工艺升级的核心环节...
新书速览(第四十三期) 新书推荐 NEW BOOKS 《十日终焉》 著者:杀虫队队员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
新书|卡住美国脖子的稀土,到底... 稀土,这组名字听起来并不起眼的元素,却在当今世界扮演着关键角色。从芯片、导弹到电动车、风电机组,几乎...
四大赛事吉祥物“同框”、粤港澳... 六运会、九运会、亚运会、十五运会吉祥物“同框”,粤港澳三地地标建筑“对话”,还有舞狮、龙舟等广府非遗...
北京丰宝斋:上门收字画,专业不... 藏家手里的名家字画、旧书籍,从来都不只是一纸墨痕、几页纸页,而是经年月沉淀的艺术瑰宝,是藏家耗费心血...
北京丰宝斋:字画旧书,上门回收 藏家变现名家字画、旧书籍,图的就是“专业、放心、不折腾”。但现实中,很多藏家都有过这样的困扰:想出手...
刘国中副总理将作为习近平主席特... 11月10日,外交部发言人宣布: 应几内亚、塞拉利昂政府邀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国中...
原创 李... 一、自从嬴政统一六国后,他自封为皇帝,并将这一尊贵称号确立为最高的权力象征,开启了中国历史上皇帝的时...
原创 唐...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强盛且自由的时期,这不仅表现在国家政权的强大上,还体现在皇族女性,尤其是公主们,...
原创 糜... 事实上,糜芳选择在刘备最强盛的时期投降东吴,并不是因为关羽的原因。实际情况非常简单,背后的原因与关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