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在太行,为何八路军总部被日军包围,刘伯承却从未被包围?
创始人
2024-11-19 13:45:07
0

原标题:同在太行,为何八路军总部被日军包围,刘伯承却从未被包围?

抗战时期,刘伯承率129师与彭老总率八路军总部同在太行山,为何八路军总部被日军包围,连左权参谋长都牺牲,而刘伯承率领的129师却从未被日军包围?

这与刘伯承善于用计有关。

那就来看看刘帅是如何用计的吧。

1941年秋,7000余日军对太行山“扫荡”,兵分三路直扑黎城县城,刘伯承率129师及时转移,日军扑了空。接着,日军占领了东阳关,然后改为夜间行动,向赤岸、王堡急进。可是,沿途不断遭到地方游击队的袭扰,走走停停,两夜只走了30多里。

11月1日深夜,刘伯承还在赤岸,问了日军的位置后说:

“我们在2日凌晨1时转移。”

晚上时间到了,参谋长李达请示:“是否立即出发?”

刘伯承看了看表,说:“鬼子还远着,我们就先不要动,免得他们发现我们的动向。”

又过了两小时,日军尖兵占领了赤岸村外的高地。刘伯承才下令:“转移吧,按原计划向北走,不准喧哗,静肃前进。”

结果,队伍刚出村口,后卫部队就和日军接上了火。大家跟在刘伯承后加快脚步,一口气走了10多里,背后的枪声一直未断。一会儿,侦察员从后面赶上来,向刘伯承报告:“日军已从河南店、涉县到了赤岸、王堡,一时摸不清我们的去向,正在分兵搜索。”

他还说:“据地方游击队通报,北面偏城方向没有日军,比较安全。”

于是,大家立即准备继续北进。可是,刘伯承突然下令:

“回头向南,朝西岗方向前进。”

不少人疑惑了:北面没敌人,南面是鬼子主力,怎么反往南走?刘师长也没有解释。大家上路了。快到西岗时,刘伯承又下令东折,向邯长路前进。

于是,队伍越过邯长公路,经北岗、更乐,转入涉县东部的大山谷,只见这里高山绵亘,峭壁错列,山间几乎无路可寻。这时大家才明白过来:“这里才是真正的安全地带啊。”

休息时,有人问起了刘伯承:“为什么不从赤岸东行直奔这里,怎么往北绕一个大圈呢?”

刘伯承说:“鬼子来‘扫荡’,掌握主动权。我们必须出其不意,才能摆脱被动。日军事先对我们的行动规律,作了研究,有了行动方案。因此,我们的行动,就不能让他们知道,也不能让敌人摸到规律,这样才能不入圈套、碰壁。”

接着,他继续解释说:“如果我们从赤岸直接东移,就可能被敌人在邯长路以东堵截。日军也知道涉县东部地势险峻,我方可能会利用。先北行一段,把敌人的注意力吸引过来,然后突然向南、向东,等他们发现我们时,就来不及了。”

这一番话说得大家恍然大悟,纷纷说:“刘师长的谋算和指挥确实高。”

这就是刘伯承之所以带兵不被日军包围的奥秘。陈冠任著、中共党史出版社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元帅:解放军十大统帅鲜为人知的历史》一书记述了此事,该书为该社的年度畅销书,曾经名列中国军事图书热卖榜第一名(如图)。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1... 1975年,蒋介石在弥留之际留下遗嘱,自己的棺材不落土,将来有机会葬回大陆,“落叶归根”四个字深深地...
原创 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创伤让全球背负着沉重的历史包袱,而在其中,日本作为法西斯同盟国,也经历了巨大的人口流...
良渚:五千年文明史实证 诞生于此的良渚文化从未中断,他们不断向华夏大地各处传播,最终融入了5000年文明的血脉。良渚这个名字...
四九年进城前夕,主席为何拒住故... 1949年,从西柏坡到北京,中共中央正式进城之前,主席他老人家考虑的是什么?为什么看到香山被解放军战...
原创 陈... 引言 元朝末期,蒙古族统治阶级政治腐败,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日益严重,导致了大范围的农民起义,史称“红...
原创 大...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带领联军在牧野战役中战胜了商朝的军队,成功夺取了胜利,周朝取代了商朝的统治。...
原创 故... 晚清历史中,慈禧这位咸丰皇帝的妃嫔,同治皇帝的生母,以及晚清实际统治者,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 她...
原创 作... 我也是汉人,如果我穿越到明朝末年,正好也遇到清军入关,明朝遗臣在南京组建南明政权。 我可能不会誓死保...
原创 一... 1949年毛主席进入北平之后,由于城里的情况比较复杂,所以党中央决定留在香山,而毛主席也在香山的双清...
原创 1... 1959年的“庐山会议”上,林彪回忆起了当年让自己一战成名的“平型关大战”,无奈叹息道:“这一战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