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陈友谅实力比朱元璋强数倍,为什么还打不过他?
创始人
2025-07-10 04:02:12
0

引言

元朝末期,蒙古族统治阶级政治腐败,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日益严重,导致了大范围的农民起义,史称“红巾军起义”。

自此,天下群雄并起,有韩山童、刘福通、郭子兴、徐寿辉等人揭竿而起,带领百姓对抗元朝的残暴统治。

随着时间的推进,起义军的势力越来越强、影响范围也不断扩大,但那些初始的领袖却慢慢退出历史舞台,将位置让给了新一代的后起之秀。

在这些新生代中,陈友谅、朱元璋、张士诚三人逐渐脱颖而出,成为农民起义军中最强大的三股势力。其中陈友谅最强,无论是势力范围还是兵力,朱元璋和张士诚加在一起都比不上陈友谅。

三人中,张士诚后期投降了元朝政府,失去与其他两人逐鹿天下的资格。

但让人不解的是,陈友谅表面上的实力是朱元璋的数倍之多,为什么最后反而是朱元璋笑到了最后呢?性格迥异

朱元璋和陈友谅虽然都是农民出身,但陈友谅家世略好一些,年少时“略通文艺、闲习武义”,参加起义之前担任县衙小吏。朱元璋则惨要很多,他的家乡连遭天灾,无奈之下去寺庙做了和尚;但是连年的天灾人祸,寺庙也养不活他,朱元璋只能外出游历,过了几年流浪乞讨的生活。

不同的遭遇和经历造就了两人不同的性格。朱元璋的性格较为沉稳、谨慎,因为长期的流浪生活,朱元璋时常需要看别人的脸色行事,所以他对人性有很深的洞察。

陈友谅的性格则比较有冲劲、果敢,他虽然只是一个县衙小吏,但其人志向远大,并不满足于此。

后来,朱元璋在濠州(今安徽凤阳县)加入了郭子兴的起义队伍,陈友谅在沔阳(今湖北仙桃市)加入了徐寿辉的起义队伍。

郭子兴的起义队伍以明王韩山童为尊,郭子兴自封为元帅。但是濠州城内有五股势力,每个势力的首领都是元帅,彼此相互独立。所以朱元璋前期的发展并不顺利。

眼看濠州城内的几股势力彼此勾心斗角,但偏偏又互相奈何不得,而且只是龟缩在濠州城里作威作福,不敢外出征战。于是朱元璋便回到自己的家乡,招了几百人马,开始一路南下,攻城略地。

一路南下十分顺利,朱元璋很快便打下了滁州(安徽省地级市),手下还聚拢了三万人马。待到郭子兴到达滁州后,朱元璋便立刻交上了兵权。

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朱元璋奉行朱升所提出“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不疾不徐地发展自己的势力。在攻占集庆(今南京辖区)、改集庆为应天府后,朱元璋以应天府为大本营,大力建设、发展自己的势力范围,即如今江苏、浙江两省的部分地区。

与之相比,陈友谅在初期的发展就要顺风顺水得多。徐寿辉的部队连战连胜,不到一年便建立了政权。之后徐寿辉提出了“摧富益贫”的口号,更是得到广大百姓的拥护,短时间内便聚起几十万的人马,攻下了如今湖南、湖北、江西三省地域以及福建和安徽的部分领土。陈友谅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开始建功立业,锋芒初露,渐渐成为了徐寿辉的左膀右臂。

但是势力大,纷争也多。徐寿辉麾下丞相倪文俊贪权恋势,想要谋害徐寿辉自立为皇,事败后投奔当时身处黄州(今湖北黄冈市辖区)的陈友谅。不料陈友谅没有救下倪文俊,反而趁机杀了他向徐寿辉邀功。

在倪文俊死后,徐寿辉的手下中,陈友谅就成为了势力最强的人,于是他也渐渐生出不臣之心。趁徐寿辉迁都时,陈友谅杀掉了徐寿辉带着的人马,架空徐寿辉。不久之后,陈友谅率兵打下了朱元璋所属的太平城(今安徽当涂县太平府),此后自信心爆满,于是杀掉了徐寿辉,自立为帝。

人心向背

此时,天下格局逐渐趋于稳定。北方的元朝仍然拥有大片疆域,但其内部权力争夺不断,皇室、大臣彼此之间攻伐不断,无暇南顾。

原属徐寿辉麾下的明玉珍固守如今的四川地区,明玉珍东边、北边的大片区域属于陈友谅的势力范围;陈友谅再往东属于朱元璋的地盘,张士诚则盘踞在两河入海的位置,处于最东边。

最南边的西南地区仍在元朝的控制之下,属于云南王把匝剌瓦尔密的势力范围。但其势弱,只能防守,无力进攻。

两河流域及其东南最肥沃、人口最多的地方此时都处在汉人的势力范围内,主要便是陈友谅、朱元璋、张士诚这三股势力。此时的陈友谅势力最大,实力最强,踌躇满志的他便开始了第一次东征朱元璋。

这次东征的序曲其实在陈友谅还没有杀掉徐寿辉的时候就已经奏响了。陈友谅打下太平城后,一路势如破竹,直奔朱元璋的老巢应天府(南京)而去,在南京城郊外的龙湾展开了后世著名的“龙湾之战“。

此战中,虽然双方的兵力相差不多,但是陈友谅部拥有精湛的造船工艺,他的战船比之朱元璋的战船要强大很多。这从陈友谅可以一路东征,直接打到朱元璋的老巢就可以看出来。

但是打仗并不只是打武器装备,更重要的还是人心。

朱元璋在未称帝前,他的人马可以称为“应天集团”,这个集团内部有三股势力。第一股是郭子兴的旧部,以邵荣、赵继祖为中心;第二股是朱元璋南下时投奔他的巢湖水军,以俞廷玉父子、廖永忠兄弟为主,这一股势力的水战能力最为强大;第三股则是朱元璋的嫡系,以徐达、常遇春、李文忠等为代表。

虽然是三股势力,但朱元璋的厉害之处就在于可以这三股势力凝成一股绳。首先,朱元璋在起势后并未抛弃他的岳父(朱元璋的妻子马皇后是郭子兴的义女)郭子兴,反而是将自己手中的军政交给了郭子兴;所以在郭子兴死后,朱元璋可以顺利接过郭子兴麾下的人马。

巢湖水军本身就是朱元璋收服的势力,虽然当时打的是郭子兴的名号,但实际上做事的人还是朱元璋。第三部分不必多说,本身就是朱元璋从自己家乡招募的人马。

陈友谅这边则不然。虽然看似他将徐寿辉除掉后,已经成为了“天完”(徐寿辉所建政权)政权的最高统治者,但是他的上位过程充满了背叛和杀戮,以至于麾下的部将并不忠心于他。

陈友谅的第一次背信弃义是杀掉了对他有知遇之恩的倪文俊。当初,徐寿辉派遣倪文俊去攻打沔阳,也就是陈友谅的家乡。陈友谅在此期间加入了红巾军,归倪文俊直接管理,后续也是在倪文俊的指挥下四处征战。

正因为有这层关系,当初倪文俊造反不成才会选择去投奔陈友谅,未曾想到陈友谅忘恩负义,直接将他杀掉了,还接收了他麾下的部队。

陈友谅杀了倪文俊,倪文俊麾下的部队自然不服陈友谅,虽然摄于形势归顺了他,但打起仗来出工不出力。

后来,陈友谅忌惮水军大将赵普胜的赫赫军功,于是造谣赵普胜意图归顺朱元璋,远赴安庆,将迎接他的赵普胜骗到船上杀掉。

他杀掉赵普胜的行为,间接导致了和赵普胜一起起义的俞廷玉父子和廖永忠兄弟投靠朱元璋,为陈友谅后来的失败埋下伏笔。

之后,陈友谅的野心日渐膨胀,想要自己上位做皇帝,于是便杀掉了天完政权的创建者徐寿辉,自立为帝。

和杀掉倪文俊时的情形类似,徐寿辉麾下的将领也不服气陈友谅,甚至有部分将领为了给徐寿辉报仇,带兵投奔了朱元璋部。此消彼长之下,陈友谅和朱元璋的实力又均衡了几分。

人心难测,天意如刀。陈友谅在失了人心的前提下,运气也是极差。

陈、朱双方在龙湾大战时,长江潮落,陈友谅的大船都搁浅了,无法行动。原本陈友谅哪怕打不过朱元璋,还可以且战且退,朱元璋也不敢深追。但这一搁浅,直接导致了陈友谅的溃败,且是一溃千里。

这次战役后,陈友谅不仅失去了大批主力部队,还被朱元璋乘胜追击,丢掉了大片疆域,可谓损失惨重。

最终之战

经过龙湾之败后,陈友谅痛定思痛,停下了征伐的脚步,开始沉淀前期因扩张过快而不稳的实力。

两年之后,中原红巾军发生叛乱,小明王韩林儿势危,向朱元璋求救。虽然韩林儿此时徒有虚名,已无往日威势,而朱元璋成为了霸主之一。但为了大局考虑,朱元璋还是决定去救韩林儿。

朱元璋率军离开后,陈友谅趁机反攻江西南昌。但是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镇守孤城,竟然抵挡了陈友谅几十万大军三个月之久!

朱文正具体是如何守下的这座城池,我们现今已经不得而知。哪怕陈友谅的队伍里有一部分是水军,但陆军人数也是南昌守军的几十倍之多。况且,朱文正守到后面,纵使将士们还能撑住,百姓怎么办?大家吃什么喝什么?

但是无论如何,朱文正拖到了朱元璋率大军返回。陈友谅部不得已,在鄱阳湖与朱元璋的水师大军展开战斗,结果被朱元璋以火攻破掉了他的铁锁链舟。

《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正是元末明初的人物,他在《三国》中所描绘的赤壁之战场面,其原型正是这场朱陈二部的“鄱阳湖之战”。作为头领的陈友谅在这场战斗中十分倒霉得被流矢射中,当场身亡。

自此,“天完”政权只剩余孽,而朱元璋大势已成。

结语

纵观陈友谅生平,他的发展一直都很顺利。无论是征战拓土还是杀人上位,没有遇到过什么大的挫折。

可能正是他这种过于顺利的经历给了他强大的自信,让他在面对实力虽然弱于他但并不容小觑的朱元璋时,失去了该有的谨慎心态。导致他明明比朱元璋拥有强大得多的实力,最终却功败垂成。

朱元璋则正好是他的反义词。在取得最终胜利前,一直都是小心翼翼、步步为营。哪怕是杀小明王韩林儿的时候已经是胜利前夕,也是在暗中悄悄进行,让韩林儿之死是因为溺水。

所谓“行百里者半九十”,在拿下最终胜利前一定不能松懈,陈友谅就是前车之鉴。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丈夫举报妻子出轨湖南湘潭县市场... 日前,湖南湘潭男子尹先生在网上反映称,今年5月,自己发现妻子与湘潭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大...
原创 苏... 俄罗斯作为一个非常强悍的战-斗民族,无论是经济文化方面等等,发展的还是很快的。尤其是他们的军事力量发...
原创 周... 1976年9月9零时10分,伟大的开国领袖毛主席,带着对国家和人民的不舍,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毛...
原创 古... 1938年3月10日下午,德国陆军的装甲兵总监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被德国陆军总参谋长贝克将军召见到...
原创 拿... 拿破仑,曾是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他被法国思想家与文学家罗曼·罗兰,称为是一个活在梦里的大梦想家。今天...
原创 他... “在那些长期的艰苦斗争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冬生同志对革命的忠诚和对人民的热爱,他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从...
原创 原... 如果要是说起明朝的燕王朱棣,估计没有小伙伴不认识吧?这一个皇帝可以说是虽然不被自己的父亲看好,但是他...
原创 上... 提到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很多人都会毫不犹豫脱口而出:彭德华,的确没错彭老总是我国赫赫有名的志愿军总...
原创 “... #深度好文计划#关羽曾言:“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小人之泽,五世而敛。”此言既揭示了忠义之间的深刻抉择...
藏式建筑里的文化密码 藏族世居青藏高原,自古以来,从居于岩洞、山洞,逐步住进了帐篷,渐随岁月斗转星移,慢慢居住夯土房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