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为大家盘点一下中国历史上十大民族英雄,能称得上英雄的,想必都是胸怀大义,心系人民的忠义之士,他们头可断血可流,抒写了一段段可歌可泣的故事。
第十位:中流击缶祖士稚
祖逖(266年-321年),字士稚,范阳遒县(今保定市涞水县)人,东晋军事家。
祖逖出身于范阳祖氏,曾任司州主簿、大司马掾、骠骑祭酒、太子中舍人等职,后率亲党避乱于江淮,被授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他在建武元年(317年)率部北伐,得到各地人民的响应,数年间收复黄河以南大片领土,使得石勒不敢南侵,进封镇西将军。但因势力强盛,受到东晋朝廷的忌惮。
太兴四年(321年),朝廷命戴渊出镇合肥,以牵制祖逖。祖逖见目睹朝内明争暗斗,国事日非,忧愤而死,追赠车骑将军,部众被弟弟祖约接掌。北伐大业也因此而功败垂成。
祖逖是两晋时期著名的镇西将军,西晋末年,中原混战,流亡在南方的祖逖渡江北伐,船到江心的时候,祖逖发誓说:“我祖逖如果不能扫平占领中原的敌人,决不再过这条大江。”祖逖挥师北伐,九年时间收复了黄河以南的大部土地。正当他们准备向北推进时,朝廷内部矛盾激化,祖逖看到北伐难成,忧愤死于雍丘,享年56岁。
第九位:何以家为霍去病
霍去病(前140年-前117年),汉族,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 ,西汉名将、杰出的军事家、爱国将领、民族英雄,官至大司马骠骑将军,封冠军侯。
霍去病是名将卫青的外甥,善骑射,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断,善于长途奔袭、快速突袭和大迂回、大穿插作战。初次征战即率领800骁骑深入敌境数百里,把匈奴兵杀得四散逃窜。在两次河西之战中,霍去病大破匈奴,俘获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连山。在漠北之战中,霍去病封狼居胥,大捷而归。
元狩六年,霍去病因病去世,年仅23岁。武帝很悲伤,调遣边境五郡的铁甲军,从长安到茂陵排列成阵,给霍去病修的坟墓外形像祁连山的样子,把勇武与扩地两个原则加以合并,追谥为景桓侯。
霍去病是一个私生子,但他勤奋好学,小小年纪就精通骑马、射箭、击刺等各种武艺。霍去病18岁就随卫青立下赫赫战功,封“冠军侯”。而后亲自带兵远征匈奴,连连告捷,令来犯者闻风丧胆。公元前119年,霍去病率5万骑深入大漠2千余里,进击匈奴。一直打到今俄罗斯贝尔加湖,方才回兵。他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一代天骄霍去病因病去世,年仅23岁。
第八位:精忠报国岳鹏举
岳飞(1103—1142),字鹏举,宋相州汤阴县(今河南安阳汤阴县)人,南宋抗金名将,中国历史上著名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一。
岳飞,南宋抗金名将,中国历史上著名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19岁时投军抗辽,因其母在背上刺“精忠报国”四个大字,成为岳飞终生遵奉的信条。岳飞挥师北伐,率领岳家军同金军进行了大小数百次战斗,所向披靡,战无不胜。
北宋末年投军,从1128年遇宗泽起到1141年为止的十余年间,率领岳家军同金军进行了大小数百次战斗,所向披靡,“位至将相”。1140年,完颜兀术毁盟攻宋,岳飞挥师北伐,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又于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宋高宗、秦桧却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下令退兵,岳飞在孤立无援之下被迫班师。在宋金议和过程中,岳飞遭受秦桧、张俊等人的诬陷,被捕入狱。
1142年1月,岳飞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与长子岳云和部将张宪同被杀害。宋孝宗时岳飞冤狱被平反,改葬于西湖畔栖霞岭。追谥武穆,后又追谥忠武,封鄂王。
岳飞,南宋抗金名将,中国历史上著名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19岁时投军抗辽,因其母在背上刺“精忠报国”四个大字,成为岳飞终生遵奉的信条。岳飞挥师北伐,率领岳家军同金军进行了大小数百次战斗,所向披靡,战无不胜。
第七位:将门虎子戚继光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山东蓬莱人。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
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后又在北方抗击蒙古部族内犯十余年,保卫了北部疆域的安全。
戚继光出身将门,抱定“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志向,刻苦学文习武。1561年,戚继光在浙江沿海九战九捷,擒斩倭寇4000余,史称“台州大捷”,次年夏,南下福建,荡平倭寇三大巢穴,斩倭2200余。从此解除了东南沿海的倭患。53岁时发明地雷,比欧洲人大约要早300年左右。1587年死于肺炎复发,享年61岁。
第六位:扬眉四海郑成功
郑成功是明末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郑成功原为中国南明政权的大将军,是南明后期主要军事力量之一。1661年郑成功率军横渡台湾海峡,击败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台湾大员的驻军,开启郑氏在台湾的统治。被侵占达38年之久的台湾终于重归祖国怀抱。同年5月郑成功病逝,享年39岁。
郑成功(1624年8月27日-1662年6月23日),名森,表字明俨、大木,幼名福松,为东宁王朝的开国君王。郑成功原为中国南明政权的大将军,因蒙南明绍宗赐明朝国姓朱,赐名成功,世称“国姓爷”、“郑赐姓”、“郑国姓”、“朱成功”,又因蒙南明昭宗封延平王,称“郑延平”。尊称“延平郡王”、“开台尊王”、“开台圣王”等。
1645年清军攻入江南,不久芝龙降清、田川氏在乱军中自尽;郑成功乃率领父亲旧部在中国东南沿海抗清,成为南明后期主要军事力量之一,一度由海路突袭、包围清江宁府,但终遭清军击退,只能凭借海战优势固守海岛厦门、金门。
1661年率军横渡台湾海峡,翌年击败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台湾大员的驻军,开启郑氏在台湾的统治,但不久即病死。郑成功死后,台湾民间陆续建立庙宇祭祀,其中以台南延平郡王祠最为重要。
本文为 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