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之际,皇太极通过蒙古草原越过长城也走过一次。要知道古代没有高速公路。战争机动讲的是速度,特别是后金和蒙古这种游牧渔猎为主的民族,数量不是优势。如果走山路固然可以,但是机动性体现不出来了。还有一个是后期补给,虽说满清入侵经常是劫掠当地取用补给,但是不是完全能够指望的。还有一点就是战争希望在一处集中优势兵力在局部战场。清军有几次是从北京密云的长城进的,但是密云山区山路崎岖,特别不好走,尤其是古北口一带,如果是几千到一万的小股军队劫掠还可以,但好几十万的大部队就不容易进了。其实也不是不行,只是有些麻烦,又有风险。
冷兵器时代,长途奔袭,行军不方便,满清八旗子弟面对地形复杂,道路交通运输,后勤补给都是问题。而且就军事而言,绕正面进攻,操侧路,是比较危险的事情,不只是简单一天或者几天的路程的问题了。
而山海关号称天下第一关,是通往关内、北京的重要通道。也是最短的路线。山海关也是控制海路的关卡,控制了山海关,也就相当控制了北大门。进,可一路无忧直通北京;退,可以守护东北的绝大部分资源。是重要的战略要地,也是最佳路线。其他路线比较绕远,毕竟明长城是很完整的,无论怎么走都要攻打关口,而山海关是大型关隘。
除非从嘉峪关以西从甘肃绕过来,这条路过于遥远基本不可能。当时清军选择山海关有多个原因,当时北京已经被李自成攻破,而且攻打吴三桂。吴三桂错误判断形势,希望利用清军来抵抗。
清军入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