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武杨家将二首其一》写道:世代戍边皆尽忠,千秋胜气荡穹隆。常存大节承先祖,不负遗风慰令公。古往今来,关于杨家将的传说和记录以及古诗词数之不尽。由此可见,杨家将在历史上的地位的确非常崇高,即便是到了现在,仍然有不少导演和编剧,以此为主题编写出了一部又一部优秀的电影和剧本,令后人回味无穷。可是值得一提的是知名的杨家将却并没有及时出现在令人心痛的靖康之耻当中。
靖康之耻堪称我国古代史上最为耻辱的一件事情,当外敌攻入的时候,身为统治者的皇帝居然无能为力,整个皇室都被人掳了去,成为了奴隶。皇帝和太上皇居然都被敌人扒光了上衣让他们披着羊皮在地上行走。如此耻辱之事,居然没有杨家将的出面,其实这主要是因为杨家将当时已经没落了,在经过了时间的梳理之后,杨家将在那个时候已经没有什么知名度,甚至已然被人遗忘,想出面也已经无能为力了。这样的原因实在是令人感到心酸。
一、真实存在的三代家族
相信大多数人都看过穆桂英挂帅这出戏,但事实上杨门女将是后人所杜撰出来的形象,但是杨家将却是真实存在于历史之中的。作为发生在同一时代的靖康之耻,杨家将应该在当时拼尽全力去保卫国家,可是他们却在事件发生的时候消失得无影无踪,难道是因为害怕吗?其实并非如此,只是到了那个时候,杨家将已经开始走下坡路,甚至无人对他们有印象了。杨家将的第一代家主是杨业,该家族诞生于北宋初年,是知名的军事家族,只延续了三代就已告终。
杨业的军事才能相当出色,作为杨家将的鼻祖,他自小就跟从北汉的世祖刘崇一起南北征战,被人们称为常胜将军。后来,北宋的势力越来越大,杨家将方面不再拥有竞争优势,最后杨家将的第1代家主只能选择向北宋投降,但是宋太宗爱才如命,想方设法的把杨业笼络过来,可是怎奈杨业过于受到皇帝的喜爱,而遭受了朝中其他大臣的嫉妒,所以被人设计吃了败仗。英勇的杨业因为下属的背叛打了败仗甚至还成为了俘虏,但是面对敌人的冷落,杨业以绝食来表达自己的反抗,三日之后活活饿死了。
二、子孙均为爱国之士
在杨业死后,其子杨延昭继承了父亲的志向,成为了杨家将的第2代家主。他从小对于父亲保家卫国的做法就相当崇拜。在母亲佘太君的养育之下,变成了一个和父亲一样极其出色的军人,大概是因为我父无犬子,所以杨延昭在部队当中的地位就如同他父亲一般,非常之高。他和父亲一样为朝廷和国家戍守边关长达20多年的时间当中,得到了国人的认可,也得到了敌人的敬畏,甚至有人将其称呼为杨六郎,六郎的意思就是北斗七星当中第6颗星,但怎奈杨延昭最终也在沙场,战死了。
杨家将的两代家主都死于战场当中,实在是令人感到可悲,不过好在杨家将的第三代家主也就是最后一代,是杨文广,也就是杨延昭的亲生儿子。虽然杨文广不像自己的祖父和父亲一样,在战场上有过数十年的战争经验,但是他本人有着非常出色的军事才能。由于杨文广已是名将之后,而且还有赫赫战功,所以宋英宗就让他担任了成州团练史,给予了他很多较高的职位。可惜有一次杨文广在等待攻取幽燕等回复之时,不幸得了疾病因病去世,杨家将自此便淡出了朝廷和政治舞台。
三、三代后再无音信
杨家将的存在仅有三代,但是这三代人最终都战死沙场或病死沙场,从上述事实来看,杨家将在靖康之耻的时候没有出面,并不是因为他们不愿意为国效力,而是根本没有办法出面了,当时杨家将已经走上了没落之路,第三代家族已经去世,整个家族都慢慢被人淡忘,令人无比失落。想必如果当时杨家将仍然存在的话,靖康之耻就不会那么耻辱,甚至可能不会发生了。很多人都期待杨家将能够再次出现在历史上,却并没有第二个杨家将了。
后来出现了一位名叫杨再兴的优秀将领,很多人都以为他是杨家将的后人,但事实上他只是与杨家将同姓而已,两者没有任何关系。面对国家的危难,杨家将屡次出征,站在了正确的立场上为国效力,可是终究是不敌凡胎肉身和时间的磨练,他们最终都战死沙场或者是因病去世,没有办法一直为国效力,一般来说一个家族的兴亡就看三代,如果第三代已经开始没落,那么想要继续传承下去恐怕是难上加难了,这也正是杨家将自此之后便悄无声息的缘故。
结语
总有人说假如杨家将当时没有没落,靖康之耻可能就不会出现,但历史是没有假如的,已经发生了的事情无法更改。对于我们来说杨家将的存在无疑是一个最为光辉的标志性事件,可是他们的没落也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一个家族曾经多么荣耀也抵不住时间的侵蚀,若是没有继续繁衍和培养后代,那么家族终将会走上没落,更何况杨家将们一直在沙场征战,几乎每一代都是独生子,想要在战场上打仗之时,又继续孕育后代,怕是不太现实。
不过笔者认为,杨家将给我们留下来的影响非常深刻,意义也十分深远,直到现在仍然有很多人对杨家将的事件赞不绝口!能够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对于杨家将来说已经是比较幸运的一件事情了,毕竟历史上能有多少个家族像他们一样名流青史且流芳千古呢?他们已经尽了自己最大的能力,做了保家卫国的事情,其余的事情只能听天由命,并无他法。作为后辈,我们能做的便是延续杨家将的爱国作风,尽自己的微薄之力效忠国家。
#图文万粉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