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紧紧扼住清朝文人的咽喉-“文字狱”介绍(上)
创始人
2025-07-18 01:02:26
0

?“文字狱”前言

清朝统治时期对待文人采取两种极端的态度。对于听从清廷安排、统治,并且服务于清廷的文人采取极好的政策来优待他们。而反观那些不服从统治的文人,清廷则进行严厉的镇压!

清街上流动的书摊

由于清廷推行严苛的“文字狱”限制书籍内容,尤其对于史书的严格控制(出于政治目的,如修改一部分明史,以控制反清复明的思潮)因此像这种流动书摊就变得多了起来,大部分售卖的都是清廷所禁的书籍,而大家所津津乐道的清野史可能也是以这样的方式流传至今。

康熙二年,发生了这样一起案件-《庄氏史案》。朝廷上有官员揭发浙江湖州一个叫庄廷珑的读书人竟暗地里组织攥写《明史》,其中不乏有影射清朝的言论,对清廷统治不利的思想。虽然这时的庄廷珑已死,但朝廷对他的“编史”行为是万不能恕!

《明史》

不仅开棺戮尸、他的子孙以及参与编写《明史》的一干人等也相继遭连坐!不光如此,此案件所牵连的官员,所读过书的人,刻字的,印刷的全部无一幸免。结案后,共株连七十多人。

在清朝时,对明朝的历史采取极端地处理方式。当时编纂《明史》是只能由朝廷重臣来编写,如大家熟知的张廷玉等。因此我们也可大胆地猜测,清廷为了维护自身统治,可能会在编写《明史》的时候抹黑一部分明朝的历史。

?“文字狱”的影响

类似此案件很多,大多主因还是写文章所引起的,所以人们称这一类的案件为“文字狱”。而“文字狱”的产生瞬间束缚住了当时的文章书写,更重要的是史书的编写和记录回到了官方的手中,清之前的历史变得疑云重重。

?文字狱的兴盛

雍正皇帝

“文字狱”在清朝雍正时期达到顶峰,其中最重要的、最出名的就是“吕留良、曾静”一案。吕留良曾是明末清初的一个读书人,正值明朝覆灭之际,这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竟然参加了反清斗争,尽管后来失败,他也没有放弃!

其实就吕留良的学识来看,他如果愿意侍奉清廷完全可以给自己谋得一个很好的职位,并且他也有很多支持、属意他的官员。然而这些都被他拒绝了,后来他索性出家做了僧人。在寺庙中著书立说,《严防华夷》等书籍就是那时所著!

“文字狱”

书中不乏有排满、反清复明等言论,反抗之情溢于言表。然而在吕留良生前,其所著的书都未洛阳纸贵!直到他去世很多年后,一位落榜书生-曾静偶然见到了吕留良的著作,他落榜的失意、不满清廷的情绪一下与吕留良的学说不谋而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浙江茶叶出口形势喜人 瞄准品牌... 浙江一处茶园。浙江省农业农村厅供图 中新网杭州7月17日电(记者 王逸飞)17日,浙江省农业农村厅...
原创 古... 古代边疆战事频繁,为守卫疆土,皇帝往往派遣经验丰富的老将镇守边关,对于皇帝来说,最怕的是莫过于将领叛...
原创 隋... 罗士信(600年-622年4月11日),隋唐军事人物。齐州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人。 613年,年仅...
原创 刘... 刘备南逃之时,百姓真的真心愿意追随?恐怕真是没那么简单 当初在曹操准备南下荆州时,当时驻扎在新野的刘...
原创 恩... 要说上海滩响当当的人物,杜月笙肯定能够占据一席之地。 从14岁在一家商店做学徒,再到成为叱咤上海的青...
原创 “...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籍贯是户口本、学籍等官方文件的必填项。但感觉籍贯跟祖辈关系更大,跟我们也没什么关系...
原创 十... 一张照片,一个人物,一段故事。 大家好,我是历史君,一个分享老照片的博主。今天,历史君要和大家分享一...
原创 宋... 公元前638年,宋襄公讨伐郑国,楚国受托出兵围宋救郑,两军展开泓水之战。虽知楚兵强大,然宋襄公坚持“...
原创 乔... 在山西省祁县乔家堡村,坐落着一处特殊的建筑,它的建筑面积多达4000多平方米,内有6个大院,20个小...
原创 此... 徐达,明朝开国第一名将,被朱元璋称为“万里长城”,他作为朱元璋手中的“利剑”,曾是明朝北伐军的主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