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紧紧扼住清朝文人的咽喉-“文字狱”介绍(上)
创始人
2025-07-18 01:02:26
0

?“文字狱”前言

清朝统治时期对待文人采取两种极端的态度。对于听从清廷安排、统治,并且服务于清廷的文人采取极好的政策来优待他们。而反观那些不服从统治的文人,清廷则进行严厉的镇压!

清街上流动的书摊

由于清廷推行严苛的“文字狱”限制书籍内容,尤其对于史书的严格控制(出于政治目的,如修改一部分明史,以控制反清复明的思潮)因此像这种流动书摊就变得多了起来,大部分售卖的都是清廷所禁的书籍,而大家所津津乐道的清野史可能也是以这样的方式流传至今。

康熙二年,发生了这样一起案件-《庄氏史案》。朝廷上有官员揭发浙江湖州一个叫庄廷珑的读书人竟暗地里组织攥写《明史》,其中不乏有影射清朝的言论,对清廷统治不利的思想。虽然这时的庄廷珑已死,但朝廷对他的“编史”行为是万不能恕!

《明史》

不仅开棺戮尸、他的子孙以及参与编写《明史》的一干人等也相继遭连坐!不光如此,此案件所牵连的官员,所读过书的人,刻字的,印刷的全部无一幸免。结案后,共株连七十多人。

在清朝时,对明朝的历史采取极端地处理方式。当时编纂《明史》是只能由朝廷重臣来编写,如大家熟知的张廷玉等。因此我们也可大胆地猜测,清廷为了维护自身统治,可能会在编写《明史》的时候抹黑一部分明朝的历史。

?“文字狱”的影响

类似此案件很多,大多主因还是写文章所引起的,所以人们称这一类的案件为“文字狱”。而“文字狱”的产生瞬间束缚住了当时的文章书写,更重要的是史书的编写和记录回到了官方的手中,清之前的历史变得疑云重重。

?文字狱的兴盛

雍正皇帝

“文字狱”在清朝雍正时期达到顶峰,其中最重要的、最出名的就是“吕留良、曾静”一案。吕留良曾是明末清初的一个读书人,正值明朝覆灭之际,这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竟然参加了反清斗争,尽管后来失败,他也没有放弃!

其实就吕留良的学识来看,他如果愿意侍奉清廷完全可以给自己谋得一个很好的职位,并且他也有很多支持、属意他的官员。然而这些都被他拒绝了,后来他索性出家做了僧人。在寺庙中著书立说,《严防华夷》等书籍就是那时所著!

“文字狱”

书中不乏有排满、反清复明等言论,反抗之情溢于言表。然而在吕留良生前,其所著的书都未洛阳纸贵!直到他去世很多年后,一位落榜书生-曾静偶然见到了吕留良的著作,他落榜的失意、不满清廷的情绪一下与吕留良的学说不谋而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他... 这位被曹操逼赐死的心腹谋士,正是为数不多的在曹操统治时期立下汗马功劳的谋士之一。曹操作为当时三国时代...
原创 孙... 大禹治水的传说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深深镶嵌在人们心中。大禹在治水的十三年间,兢兢业业,三...
原创 大... 很多人认为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吊死在煤山上,明朝就灭亡了,其实不是的,明朝在崇祯死后断断续续存在了二...
原创 靖... 《威武杨家将二首其一》写道:世代戍边皆尽忠,千秋胜气荡穹隆。常存大节承先祖,不负遗风慰令公。古往今来...
原创 朱... 大家好,我是尼摩船长,欢迎乘坐鹦鹉螺号,尼摩船长带你遨游知识的海洋。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明...
原创 刘... 现在不知道还有没有人在看三国演义时,还是很崇拜桃园三结义,很崇拜兄弟三人的深厚感情呢?应该是有的,三...
原创 为... 纵观上海城市发展史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近代之后上海异军突起,是全国最大的明星城市,1843年开埠...
原创 末... 末代皇帝溥仪无法主宰自己的人生,他虽然身在高位,可他却没有过上预期中的生活。在前半生,溥仪经历了登基...
原创 明... 科考一直是中国封建历史上选拨人才的重要依据手段,历朝历代的科举选仕规模和方式都不太相同,而且所牵涉的...
原创 熊... 熊孩子,搁谁家谁头疼,这可不是一个昵称…… 然而,具备一定条件的熊孩子,不仅能成才,还能成大才。 ...